千教育,萬教育,還是死性難改。
叫她如何不生氣。
現在家里是不富裕,但是哪里短了他的了。
但她還是忍耐的下去,她倒要看看他接下來要干點什么?
少年得了錢袋子,再次回到了街上。
不一會的功夫,手上多了幾大包的吃食,里邊有燒雞,有饅頭,甚至還有8 1。
好好好。
有其姐,必有其弟是吧。
少年拎著吃食,進了一個弄堂里邊,里邊亂糟糟的,甚至還有難聞的尿騷味,里邊住這老的少的小乞丐。
“祠哥,你來了!”那滿臉臟污的小乞丐見著姜祠,立刻從蹲著的狀態,站了起來,還抹了一把臟污的臉,呲個大牙樂。
那小乞丐看起來比姜祠還要大一些,竟然叫姜祠哥。
“給,小六子他們呢?”姜祠把吃食送過去,瞧了瞧周圍。
小乞丐給姜祠擦了擦板凳,“祠哥,你先坐。小六子他們去乞討了,一會就回來了。”
姜祠就那么大咧咧的坐了下來,小乞丐給姜祠倒了酒,“祠哥,你喝。”
姜祠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喝了一口,入口辛辣無比,臉皺起來惹得小乞丐一頓嘲笑,“祠哥你這也太不行了。”
“我不行?”姜祠瞪他。
“行行行,自從你把我從那人手中救起來之后,你就是我親哥,你最行了!”小乞丐說完也喝了一口酒,“不過祠哥,你這一手可真是厲害,我要是有你這能力,我一定能飛黃騰達!”
“少放屁!”姜祠看起來兇巴巴的。
這小子倒是和往日在她身邊的乖巧形象,大相徑庭。
姜祠喝了幾口酒,已經有些暈乎乎的了,晃晃蕩蕩的站了起來,“不行了,我得走了,阿姐說不能太晚回去,她還要給我做肉餅呢。”
小乞丐也站了起來,“祠哥,別走啊,咱們一起去看小玉娘啊。”
姜祠想到小玉娘的樣子,尚未長開的俊臉染上三分紅,“成吧……”
小玉娘是誰?
姜祠何時又認識了這樣一個姑娘。
姜嫻帶著疑問跟著兩人就到了那‘香閨夢里人’的勾欄院子身后。
感情這小玉娘是個青樓女子。
兩個少年手腳靈巧,爬墻進了后院。
姜嫻就沒那么容易了,費了半天力氣才上了高墻,一入眼,那三人就在假山石下坐著,姜祠正從懷里掏出了用油紙包好的糕點給了那小玉娘。
“桂花糕,很好吃的,你不是經常吃不飽飯嗎,快吃吧。”
那小玉娘看起來年紀和姜祠相仿,長得水靈靈的惹人憐愛,臉上還帶著幾塊淤青,顯然在這青樓里過得并不好。
小玉娘接過來,只敢用小口,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著。
小乞丐憤怒,“那老鴇子逼你接客了?”
小玉娘搖了搖頭,眼淚啪嗒啪嗒的掉下來,“我不肯,傷了一個貴客,老鴇子罰我不許吃東西。”
小乞丐,“真該死!他們都該死!”
小玉娘,“我是這坊子里妓子生的,生下來就是要給坊子里賺錢的,也怪不得別人。”
小乞丐,“你再等等,等我有了錢,我一定贖你出去!”
“祠哥,你身手那么厲害,能不能幫幫她,只要你動動手指,玉娘的贖身錢就有了!”小乞丐說完,小玉娘希冀的看向姜祠,似乎在抓救命稻草一般。
“我……”姜祠猶豫了,他想起了姜嫻的告誡。
小玉娘睜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憐的開口,“能不能幫幫我?”
“什么人在哪里!”
一道聲音劃破天際。
“糟了,定是這坊子里的打手,若被他們抓住,少不得一頓好打!”
兩個少年瞬間慌了神,在院子里四處逃竄,想要爬墻出去,卻也需要墊腳之物,那短時間哪來的及。
那幾個小廝打手已經跑過來抓他們,眼瞧著一時半刻兩人就要被抓,院子里一時間雞飛狗跳亂糟糟的。
關鍵時刻,姜嫻忍不住出聲,“快,這里!”
“阿姐!”
姜祠瞬間看到了在墻上的姜嫻,整個人都愣住了。
“別發愣,快抓住我的手!”
姜祠立刻聽話的抓住姜嫻的手,借力上了高墻。
“祠哥,還有我,我我我!”
姜祠一伸手,借力帶了小乞丐,幾人慌忙跳下高墻,快速逃離現場。
“沒看錯的話,是她吧。”
看了一出鬧劇的男人分外覺得有趣。“沒想到在這里還能遇到她,她竟然憑借自己就從礦場逃出來了,還真是厲害的小娘子。”
余大也沒想到嫖個花,還能遇到有過節的,“小賤人,早晚狠狠教訓她。”
方子行笑了笑,“余大人想要教訓人,我倒有個好主意。”
“哦?愿聞其詳。”
余大湊過頭來,二人耳語了幾句。
小玉娘被老鴇子提領到了方子行跟前,陪著笑臉道,“還不快跟方公子賠禮!”
雖然方子行笑著溫和,但是小玉娘還是害怕的吞咽口水,“方……方公子,奴家之前冒犯了,給您……您賠不是……”
老鴇子,“方公子,這小的不懂事,回頭我調教好了,再叫她好好伺候您。”
方子行身手摸了摸脖子上的咬痕,笑意不達眼底,“免了吧……不過小玉娘可認識方才那姐弟兩?”
小玉娘眼底驚恐、透著不安。
……
幾人一口氣,轉了好幾個巷子,才氣喘吁吁的停了下來。
姜祠見了姜嫻大氣都不敢喘一下,“阿姐……”
姜嫻看都沒看他,而是看向那小乞丐,“你挺有本事的,沒必要認誰做大哥。”
那小乞丐笑嘻嘻的,“姐,祠哥救了我,就是我過命的大哥。”
姜嫻冷笑,“我方才看的清楚,你句句挑唆,若真把他當大哥豈能如此,這點計量,也就我這傻弟弟能上當!”
小乞丐笑容僵硬在臉上。
“走!”
姜嫻不由分說拽著姜祠走遠。
小乞丐臉上頓時布滿陰云。
日頭偏西,沒了牛車,二人只好徒步回小河村。
一直憋著沒說話的姜祠心虛的開口,“阿姐,你都瞧見了……”
“你答應過我什么?”
“不在偷竊。”
“既然答應,為何不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