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巖的嘶吼,狠狠砸在每個人的心口!
剛剛因為戰勝“喀秋莎”而帶來的喜悅和自豪,瞬間被前線傳來的噩耗沖刷得一干二凈。
勝利的喜悅是短暫的,戰爭的殘酷才是永恒的主題。
“走!回會議室!”
陸重第一個反應過來,臉色無比凝重。
他一把拉住幾乎要失控的陳巖,扭頭對王振華和909科的眾人吼道:“所有項目組負責人,立刻到會議室開會!”
……
五分鐘后,909科的辦公室里擠滿了人。
墻上巨大的半島作戰地圖前,陳巖用一根紅色鉛筆,在“597.9高地”的位置上畫了一個血淋淋的叉。
“同志們,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
陳巖的聲音沙啞。
“鷹醬的指揮官范弗里特,把這場戰爭打成了他一個人的炮兵表演賽!”
“他在我們小小的兩個山頭上,一天之內傾瀉了超過十九萬發炮彈!”
“這是什么概念?”
“我們從建軍到現在打過的所有炮彈加起來,都沒有他一天打得多!”
“龍國戰士不是輸在意志和戰術上,而是輸在了火力上!”
“坑道被一層層地炸塌,戰士們被活活震死在里面!”
“整編的連隊打光了再補上去,不到半天又被打光!”
“十五軍秦軍長已經把他的警衛連都填上去了!”
“他本人就在距離前沿陣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親自指揮!”
“彭總下了死命令,上甘嶺一步都不能退!”
“因為我們身后,就是無險可守的平原!”
“一旦被突破,鷹醬的坦克集群就能長驅直入,我們之前所有的勝利都將化為烏有!”
會議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這地獄般的景象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他們雖然在后方,但心卻早已飛到了那片血與火的陣地上。
“陸科長。”
負責發射架制造的錢振華第一個開口。
“您下命令吧!要我們干什么都行!”
“對!陸科長!您說吧!”
“我們二十四小時不休息,就是死在車床上也要把炮造出來!”
909科的老師傅們一個個群情激奮。
陸重深吸一口氣,他知道現在不是猶豫的時候。
他走到地圖前看著那個血紅的叉,聲音冰冷。
“‘青天劍’項目,立刻從試制階段轉入戰時生產階段!”
“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
“七十二小時之內,我們必須造出至少二十套‘青天劍’發射系統,以及五百發配套的107毫米火箭彈!”
“然后立刻送往前線!”
這個命令,讓在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七十二小時?
二十套發射系統和五百發火箭彈?
這怎么可能!
“陸重,這太冒險了!”
廠長王振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青天劍’現在還只是個試驗品啊!”
“它還有很多技術都還不成熟,彈簧底座的壽命、發射管的強度,我們都還沒有經過完整的測試!”
“還有那個雙基推進劑,我們現在純手工生產,一天能弄出來三五根就不錯了!”
“五百發就是不睡覺也做不完啊!”
“現在把它送到戰場上,萬一出了問題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老王說的對!”
李云虎也皺起了眉頭。
“兵工生產不能操之過急,質量是第一位的!”
他們說得都對。
但陸重只是搖了搖頭。
“現在時間就是第一位的!”
“前線的戰士等不了我們把一切都做到完美!”
“我們現在需要的不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武器,而是能立刻扭轉戰局的救命東西!”
“哪怕它只能打一輪,只要能打掉一個鷹醬的炮兵陣地,就能救下成百上千個戰士的命!”
他的話讓王振華和李云虎都沉默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
可……
就在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開口了。
“我同意陸重的看法。”
科斯季科夫開了口。
他不知道什么時候也跟著走進了會議室,此刻正站在門口,眼神里充滿了凝重。
“戰爭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數學計算。”
“有時一件六十分的武器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能比一百分的武器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他大步走到地圖前,看著簡陋的“青天劍”設計圖。
“我可以幫你們。”
這位“喀秋莎之父”指著火箭彈的尾部。
“你們的火箭彈沒有自旋穩定,精度太差。”
“我可以教你們一種最簡單的辦法,在火箭彈的尾噴口上開幾個傾斜的副噴口,利用一小部分燃氣讓它在飛行中自己旋轉起來。”
“這樣一來,它的精度至少能提高百分之三十!”
他又指向推進劑的配方。
“你們的推進劑配方里缺少一種關鍵的催化劑,所以燃燒效率太低。”
“我可以提供熊國正在使用的二苯胺作為穩定劑,這能讓你們的推進劑產量至少翻一倍!”
科斯季科夫的話讓在場所有的龍國技術人員都瞪大了眼睛!
這可都是“喀秋莎”身上最核心的技術機密啊!
他就這么輕描淡寫地送出來了?
伊萬諾夫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剛想阻止卻被科斯季科夫一個冰冷的眼神給瞪了回去。
“陸重同志。”
科斯季科夫看著陸重,眼神里滿是真誠。
“我不是在施舍,而是在為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提供我的一點小小的幫助。”
“因為我也想看一看,你的‘游擊炮’到底能在戰場上掀起多大的風浪!”
“謝謝你,科斯季科夫同志!”
陸重沒有客套,他知道這是扭轉戰局的關鍵!
“好!”
李云虎一拍大腿,徹底下定了決心。
“就這么干!”
“全廠總動員!所有車間工人全部停下手中的活,全力保障909科的生產!”
“人不夠就從行政科室里抽!”
“設備不夠,就把別的車間的機器拆了用!”
“從現在開始,501廠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造炮!造火箭彈!”
一聲令下,整個501廠再次忙碌了起來。
沖壓車間里,工人們用最原始的模具,一錘一錘地敲打著火箭彈的外殼。
焊工們戴著簡陋的護目鏡,不分晝夜地焊接發射管,眼睛被電弧光刺得又紅又腫,卻沒一個人叫苦。
炸藥車間里,趙衛國帶著他的徒弟們,在科斯季科夫的指導下瘋狂地生產著改進型的推進劑。
就連后勤部門的女工們也自發組織起來,用帆布和樹枝為即將出征的“青天劍”縫制偽裝網。
七十二小時,不眠不休!
三天后。
二十輛蓋著偽裝網的解放卡車,整整齊齊地停在了工廠的廣場上。
每輛卡車的后車斗上都架著一具嶄新的12管火箭炮發射器。
旁邊還堆放著五百多枚107毫米火箭彈。
出征的時刻到了!
沒有歡送儀式,沒有鑼鼓喧天。
工人們自發地從家里拿來了煮好的雞蛋、烙好的大餅,拼命地往駕駛室里塞。
“同志!到了前線好好打!”
“給咱們犧牲的弟兄們報仇!”
“一定要平安回來啊!”
車隊緩緩駛出工廠大門,向著那片炮火連天的土地星夜兼程而去。
兩天后。
上甘嶺,十五軍后方臨時指揮部。
軍長秦基偉站在坑道口,看著遠處被炮火映得忽明忽暗的天空,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就在這時,陳巖帶著一個車隊,冒著敵人的炮火封鎖趕到了指揮部。
“軍長!我們回來了!”
陳巖從第一輛卡車上跳下來,指著身后那二十輛蓋著帆布的卡車,大聲說道:“我們把家伙帶來了!”
秦基偉看著那些奇形怪狀的卡車,眉頭緊鎖。
他走到一輛車前,伸手掀開了偽裝網。
一具由十二根鐵管子組成的簡陋發射器出現在他眼前。
這位從尸山血海里爬出來的猛將,看著眼前這東西愣了半天。
他轉過頭,用一種極度懷疑的目光看著陳巖和跟在后面的陸重。
“老陳,你他娘的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就這幾個破鐵管子……”
“能干得過范弗里特的重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