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
5月9日、5月10日。
王盛一點點把廣告拍攝團隊搭建了出來,這個拍攝團隊后面還要遠赴鹿城,完成首單‘私人訂制’業務。
整個拍攝團隊共有13人組成。
導演組3人,攝影組4人,燈光組2人,錄音組2人,服化組1人,制片組1人。
整個團隊以制片人為中心,王盛擔任總制片人。
這是經過思考做出的決定,做導演,王盛自認天賦一般,他要是真天賦爆炸,就不會止步于網劇導演。
另外,走導演路線太占用時間,拍一部戲,輕則一兩個月,重則無上限,王盛日后哪有空搞這個。
他需要的是有能力的工兵型導演代為執導。
放眼圈內,最合適的無疑是拍大院子弟馬屁起家的馮曉剛,這家伙水平穩得很。
王蒴帶馮曉剛倒騰電影,也是拿馮曉剛當工兵型導演用,沒想到被反噬了。
但這事吧,也不能單方面怨馮曉剛。
真不是給褲子洗白。
是王蒴先被那幫人激起了火氣,展開對罵的,最終導致自己的電影在國內過不了審,走地下電影的路線都沒有用,最終被對方一掌拍下,只能遠遁美利堅避難,挨了幾年封殺。
也不能怪王蒴,利益之爭向來殘酷。
至于馮曉剛反噬這事,兩人也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馮曉剛在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中提到,王蒴明確表示:“你掛我名就麻煩,不掛我名就沒事”。
王蒴后來在訪談中也證實了這一說法,稱“不署名是為了讓電影順利上映”。
電影票房大賣3600萬后,馮曉剛送5萬元給王蒴作為補償,但被王蒴拒收并“連人帶錢轟出門”,據傳是王蒴認為此舉帶有侮辱性,且暴露了馮曉剛的功利心態。
后面,王蒴在不少公開場合炮轟批評馮曉剛“**膨脹”。
王盛以前看到這些八卦的時候,很懷疑王蒴是故意的,不想連累馮曉剛,因為兩人后來的關系又如膠似漆了。
至于其中是非曲折,天知道。
王盛現在也請不起馮曉剛。
那這個工兵型導演的角色,就只能自己培養了。
對著原作抄,一點不改,還怕導演出錯么。
北電學院派出身的導演百分百不會搭理王盛,這些人的目標,起碼是留名影史。
例如盧川、武二三、賈科長……
正好從攝影車間跳槽過來一個頗有資歷的‘一助’,距離正經電影攝影師只差‘半步’,已經在不少劇組擔任過副機位攝影師,名字頗為特別,叫吳一一。
電影行業改制期間,泥沙俱下,動蕩不堪,埋沒了太多太多人才,這個吳一一,或許就是其中之一。
王盛看了下對方的簡歷,覺得還行,非本科班出身,也就是沒背景,有多次擔任副機位攝影師的經歷,說明知道怎么配合劇組,了解劇組的運轉。
王盛找吳一一談了談轉型導演的想法,職級對標大師級攝影師,專門整大活兒。
上有老,下有小,今年已經三十歲出頭的吳一一,確實是為了多賺錢才跳槽過來的,于是欣然同意。
燈光組、錄音組人員,都是從北影廠挖來的。
服化組是許靈負責。
……
5月11日,上午。
‘百花皮鞋’的廣告正式進入拍攝。
5月12日,下午。
‘百花皮鞋’的廣告拍攝完畢,進入后期制作。
……
這兩天,除了跟組,趁著空閑,王盛淺淺抄了兩首婚禮神曲——《咱們結婚吧》、《給你們》,送去注冊了版權。
相比于電視節目版權,歌曲版權個人還是能爭取的。
……
接下來的幾天。
王盛一邊盯著廣告片的后期制作進度,一邊抽空寫著‘私人訂制’婚禮電影腳本和策劃案。
公司業務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猴子負責的‘金禧典藏’、‘鉑金映像’,也完成了幾單,并拿到了尾款,收獲了好評。
……
時間來到5月21日上午。
即將出發前往鹿城的當天。
首單‘私人定制’套餐的籌備工作已全部完成。
盛影傳媒辦公室。
王盛剛剛開完動員會,讓眾人回家收拾,坐下午的火車出發。
“王總,您看看這個。”
這時,助理李婷婷走過來,送上一張今日的《京城日報》。
王盛接過報紙,社會新聞版一個醒目標題映入眼簾:《“天價婚禮”引發跟風效應,各地婚慶錄像作坊如雨后春筍》
文章寫道:“自本月五日京城爆出‘電影廠團隊打造天價婚慶錄像’新聞后,記者調查發現,短短兩周內,全國各地尤其各大城市,迅速涌現出一批提供‘高端婚慶錄像’服務的個人或工作室。參與者多為各地電影制片廠、電視臺下崗或分流子弟、待業青年,甚至不乏國有文化單位職工私下接活……”
報道列舉了幾個例子:長影廠幾位子弟湊錢買了臺二手VHS攝像機,掛出“長影子弟專業婚拍”的牌子;羊城有廣告公司職員周末兼職,號稱“港式婚慶攝影”;滬上某區文化館職工更是直接仿照“盛影傳媒”的套餐模式,推出了價格略低的“經典珍藏”、“白玉蘭映像”等服務……
文章最后評論:“市場經濟大潮下,新興服務模式的模仿門檻極低。‘北影廠模式’能否憑借其專業壁壘在跟風者中保持領先?其引發的熱潮又能持續多久?遍地開花的‘婚慶錄像’服務是否會陷入低價惡性競爭?這一切尚需市場檢驗。”
實際情況要比報道的更嚴重。
基本上,全國各地的電影廠都辦了‘婚慶電影公司’。
各個電影廠都在艱難求生,手里有設備、有人,看到財路不跟上,那真是瓜皮。
更重要的是,‘婚慶電影’噱頭掀起的全國輿論,幫助他們大大節省了宣傳資源,有些恬不知恥的,甚至拍了和盛影傳媒一樣的‘頭紗吻’廣告,不過很多沒有模仿到精髓,但也在當地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沒辦法,這是個既保守又開放的年代,明明人口一路突飛猛進,但看到親嘴的畫面,還是不自覺的會被調動起**。
卷吧、卷吧,你們就卷吧!
反正盛影傳媒現在也沒有余力去開拓全國市場,他們的入場,正好用來培育市場了。
王盛把報紙還給李婷婷:“問題不大,你也回去收拾吧。”
“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