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沫搗好之后,陸離循著記憶放置了一段時間,隨后將其一分為三,分別泡進酒精、蜂蜜和芝麻油里面,再讓人攪拌攪拌。
蜂蜜和芝麻油攪拌得差不多了就放一旁去陰涼的地方慢慢靜置。
那到底是會泡出大蒜素溶液還是大蒜風味溶液,那他就不知道了,而且這兩個方法的缺陷他是一眼可見的,雜質含量高的要命,只能說是閑著沒事看看有沒有奇效。
而酒精的低溫萃取……低溫這個詞,在普遍意義上是冷的,但是在陸離的記憶碎片當中,酒精提取大蒜素的那個燒杯是要加熱的?甚至那燒杯里面都燒開了。
應該是大蒜素受不了高溫……畢竟高溫對于很多生物質來說太具有殺傷力了。
酒精沸點是70多度吧?70度的溫度就足夠亂殺生物質了,所以酒精沸騰大蒜素那不廢了嗎?那為什么那個燒杯還要燒沸騰?
冥思苦想了好一會,陸離感覺有點頭疼,“小玉,給我揉揉腦袋。”
“好的郎君。”小玉立馬來到他背后伸出纖細的小手。
她心中比劃了一下高度,如果是文喻姐,這個姿勢距離可能會直接蓋郎君頭上吧?
而這時候,陸離突然想到了什么——低壓沸騰!
差點給忘了這回事了。
在高原地區(qū),海拔高氣壓低,水的沸點就低,把水煮沸騰也煮不熟米……如果降低氣壓,那么酒精沸騰的溫度絕對會下降到70度以下,甚至更低就開始沸騰。
相比于正常的酒精沸騰,低壓沸騰酒精絕對算得上低溫了!
他明白了關鍵步驟……可就他這條件,怎么降壓?他有些茫然。
那幫修仙者用的那套蒸餾器,改造一下蒸餾酒精還行,湊合湊合也能用,但面對現(xiàn)在的情況可就湊合不了了。
“做大蒜素,燒玻璃做橡膠,還得制定衡量標準。”
陸離嘆了一口氣,“忙啊,秦王殿下的美人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
小玉聽到這話沒敢吭聲,因為她就是秦王殿下賞賜的美人。
燒玻璃倒是簡單,畢竟是穿越者的發(fā)財利器,他反復觀摩視頻細節(jié),理論拉滿。
暫時帶著鐵匠用鐵坊做湊合湊合,先做出雛形來,再修改細節(jié)思考量化問題。
橡膠,也是穿越者面對的一大重點問題,他也學習過相關科普知識。
現(xiàn)在跑去美洲搞橡膠是來不及了,但是整點劣質代橡膠出來,只為自己的小實驗室搞需求還是可以的。
國內蒲公英、野萵苣、榕樹、杜仲都產膠。
未篩選株種的情況下杜仲膠品質最好,但低于40度是硬的,直接PASS,不過可以融合進別的軟膠之中增加硬度。
“小玉,去叫李家令過來讓他準備東西。”
“唯。”
李家令來了之后,他說到:“準備些草木灰、石灰還有河沙。收集蒲公英、野萵苣、榕樹受傷后流出的粘液,對了,杜仲的也要些,記得要純,能快則快。”
“唯。”
李家令立刻吩咐出去下面的人去找來所需的東西。
東西還沒湊齊,陸離目光放向了衡量標準上。
后世各種衡量標準很多都不是亂標的,而是直接與自然規(guī)律和自然穩(wěn)定物質掛鉤的。
比如理想情況下水的密度是1立方厘米=1毫升=1克,那么10立方厘米=1000毫升=1升=1千克,唐朝這環(huán)境下他難做準標,只能先額定一個……
陸離突然想到了什么,拿開了輕揉著他腦袋的小手站起來,摸了摸頭頂,看了看腳,釋然的笑了。
尋思的長度和重量呢,他突然想起來了劉文喻。昨晚他還琢磨著劉文喻的身高體重,在深入交流之后,他感覺自己猜的應該也大差不差。
那然后……自己呢?
自己手上沒有準標,但是自己的身高就是準標啊!雖然他對外號稱1米8,但他知道,自己其實只有178㎝,反正算上鞋墊也差不多的。
178,做出來可能會誤差一點點,但是也足夠標準的了。
一早上下來,他好似啥都沒做,而水車那邊,已經(jīng)把齒輪水車給搓出來了。
有清晰的圖紙和具體需求,做起來不摸瞎速度就很快。
陸離看著這個齒輪水車,感覺沒啥問題了,可以開始搞高溫熔爐了。
他看著這些工匠,笑呵呵的說到:“一個新時代,將在你們手中開始。”
制作水車的鐵匠和木匠面面相覷,不知道陸監(jiān)正說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們只是拿錢干活而已,我們真有那么厲害,不如監(jiān)正你賞點錢?
陸離有沒有花費太多口舌解釋,很快他們就會知道了。
水車整體放平進入水中之后,接觸面擴大會更加有力,穩(wěn)定有力旋轉的風箱可以提供充分氧氣,提升熔爐的最高爐溫,再加上高溫耐火磚、焦炭、預溫室……這都是為了熔爐的爐溫,而一旦設計好了高溫熔爐之后,收獲也是巨大的——別煉什么鐵了,煉鋼!而且是頂級好鋼!大量低成本生產!
不要小看了這個爐溫的提升,古人早年煉鋼千難萬險,鐵產量都少。西方人怎么都搞不出精美的釉質瓷器,幾百上千年以來一直被中華狠狠收割——就是因為爐溫不夠!
差一百度都是差了一個天地。
1200度可以煉鐵,1300度可以做高溫瓷器,1400度可以煉鋼,1500度量產好鋼,1600度高爐煉出來的鋼比別人好一大截的同時產量更大成本更低。
中華捂著焦炭這個升溫利器,預溫室又沒有概念的情況下,西方人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流入中華。
特別是西班牙日不落帝國時期,剛好遇上大明朝的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西班牙那從殖民地里弄到的,堪稱海量的白銀立刻一股腦涌入中華,一個有錢一個有貨,生生打造出了一個銀本位時代。
一直到18世紀初,西方有了高溫條件后又找出了瓷石材料的問題,這才能開始本土化生產中低端瓷器。
……
午覺中的陸離被人抓著肩膀搖醒了,“陸離,聽說新時代開啟了?怎么說?”
睜開眼睛看到李世民,還有他身后那些好奇的人,陸離懵了一下,主要是午覺睡懵了。
“我睡了多久?”
小玉聲音弱弱的說:“郎君,不到半個時辰。”
“哦哦……”陸離爬起來,晃了晃腦袋。
在一眾人的注視下,他神智緩緩恢復。
而長孫無忌注意到了掛在墻上的那張紙,上面寫著——氣候對于王朝的影響。
他頓時有些奇怪……氣候對于王朝肯定是有影響的啊!大災大旱大水大雪輪番來,再鼎盛的王朝都撐不住啊……所以這不廢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