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調取圖書館內所有生物學、材料學及環境適應性相關的知識,根據我接下來的實時實驗數據,進行交叉檢索與智能篩選,將關聯信息同步給我。”
得益于認真鉆研并融合了兩個世界的編程思想與算法邏輯,他對“小落”進行了一系列底層優化。
現在,它已能高效管理并檢索他“夢境圖書館”中的海量知識,至少在文本信息層面實現了自動化關聯。
小落越來越好用了,蘇落用了都說好。
一套由三號合金打造、閃爍著冷冽寒光的精密解剖工具自儲物架飛出,懸浮在他手邊。
蘇落信手取過一把形制奇異的手術刀,開始了細致的研究工作。
數小時后,實驗臺上整齊排列著最后幾只蟲族樣本的解剖結構。它們不是血肉模糊的,而是如同精心制作的生物標本,每一處肌肉紋理、神經節點和骨骼結構都被清晰地展示出來,呈現出一種奇異而嚴謹的美感。
沒有眼睛,主要觀察器官是感應魔力的。
蘇落精神力從一臺精密儀器上收回。
這是一臺冷凍電鏡,沒有牌子與任何指標,不知哪個地下研究院翻出來的。
除此之外,蘇落的實驗室中還有幾臺觀測微觀的儀器,不過都在先前的重力劇變中損壞了,只剩下這臺原本放在系統空間、現在被蘇落特殊保存的能用。
“連基礎的元素構成都存在差異…我甚至懷疑,這里的微觀作用力與基本物理常數都與常規宇宙不同。”
密碼的,物理常數都不一樣,那蘇落等求生者不應該一進區外就直接消失了嗎?
蘇落皺著眉頭思考片刻,突然聯想到了先前開發兇煞之氣猜想時,元素與世界底層規則的關系,直接釋懷了。
別想這么多。
蘇落將注意力轉回更具現實意義的研究上。
蟲族獨特的身體結構、高效的魔力傳導網絡固然值得記錄,但這些,還不足以完全解釋5級蟲子在百倍重力下健步如飛的現象。
那是一種復雜卻精妙至極,仿佛天然烙印在每一個血肉中的法術模型。它自行運轉,循環不息,與蟲族的生命活動完美融合,
蘇落看一眼就沉迷進去了,就像修仙者看見天地道紋一般。
大量記錄著各式數據,同時著手制作了好幾個樣本。
蘇落才勉強從對這些天然法術模型的研究中脫離出來,立刻將獲得的靈感應用于實踐。
“其中最有價值的,是這種法術模型的形成原因……回去再研究。這些模型中蘊含了大量抵抗壓力、分散沖擊、增強結構韌性的法術,正好可以用來升級實驗室的防御和適應性。”
蘇落如此說,也是如此做的。數小時后,經過大幅度強化的實驗室再次啟程,向著山脈更高、重力更強的深處進發。
隨著高度攀升數千米,環境重力也攀升到了兩百倍的水平。
“在這片山脈,高度越高,重力越強,天然就篩選了生存在這里的生靈,生存在越高位置的生靈實力越強,這是一種環境選擇。”
蘇落再次暫停,對實驗室進行新一輪的適應性調整。
實驗室缺乏生物體的自我調節與進化能力。其外部裝甲和主框架或許能依靠材料強度硬抗,但內部精密的能量回路、脆弱的觀測儀器和復雜的管道系統,卻難以承受全方位且持續變化的重壓。
就像你不能要求你的二弟去承受你腳部承受的壓力一樣。人家雖然叫第三條腿,但不能真把兄弟當腿用。
蘇落耐心地對每一個子系統進行針對性的強化,主要是將剛從蟲族身上解析出的那些天然抗壓法術模型,進行適應性修改后,恒定在實驗室的關鍵結構上。實驗室的整體環境耐受性,在這個過程中穩步提升。
這個過程,類似于高端戰斗機的發展離不開超音速風洞的驗證。
只有置身于真實的高重力環境中,才能最有效地發現薄弱環節,并驗證新技術的可行性。
當環境重力攀升至六百倍時,實驗室的核心——魔力池,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哀鳴。
池壁開始浮現細微的裂紋,內部高度壓縮的魔力也變得極不穩定。
魔力池承受不住如此恐怖的重力了,這一次重力山脈探索到此為止。
實驗室都扛不住了,再往上爬就是有病,蘇落也不會什么破而后立、極限鍛體的技能。
后面的區域,下次再來探索吧!
收獲頗豐,實驗室可承受加速度上限幾乎翻了十倍,以后可以零幀起手了。當然,最重要的收獲是這些蟲子的身體。
蘇落這時漲紅著臉,眼球有些紅,身體中心煞血氣與自然元素高速運轉,維持著身體的運轉。
在這種重力下,有些器官不是很想工作,但沒事,蘇落身體經過這么多改造,現在變成一攤泥其實都能活的。
……
當蘇落再次穿越那片廣袤的【危險地形】,回到原本標記的荒地時,他停下了實驗室。
眼前空無一物。
他預留的、作為路標的黑焰長道,消失了。
蘇落眉頭微蹙,立刻靜心凝神,嘗試感應留在76區內的定位法術。
一股微弱但清晰的聯系在意識中建立,指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他剛操控實驗室轉向,那股感應卻驟然一變,出現在了完全相反的方位。
緊接著,感應源如同閃爍的星光,在同一時間內,竟從數個不同的方向傳來。
“某種干擾?”
他調出之前記錄的環境地形圖進行比對,發現了更令人困惑的現象。
根據記錄,此地原本應是一個巨大的山谷,如今卻是一片平坦的荒地;
前方標注的一片死水區域,此刻被一道深不見底的大裂谷所取代。
地形在變動。而且是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變。
蘇落反復確認,自己并未被任何空間力量傳送,始終處于一片連貫的空間中——是這片大地本身,在以一種難以理解的方式重塑著自身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