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區分局,深夜十一點半。
刑偵大隊的大辦公室里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煙草味和熬夜的疲憊。
正中央的長條會議桌上雜亂地堆放著文件、泡面盒和好幾部電話機,墻壁上懸掛的老式鐘表發出規律的"滴答"聲,指針在寂靜中格外醒目。
胡志華端起桌上那杯早已涼透的濃茶,狠狠灌了一大口,茶水的苦澀讓他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他環視著在座的各位中隊長,目光最終落在姜俊身上。
"姜俊,你們三中隊主要負責摸排走訪,一天時間過去了,真的沒有任何發現嗎。"
姜俊的臉色在燈光下顯得有些不自然的潮紅,他硬著頭皮回答,"胡隊,暫時還沒有發現有效線索,我建議擴大摸排范圍,以梧桐山公園為中心,半徑一公里是不是太小了......"
胡志華沒有立即回應,只是將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在桌上,"嘭"的一聲在寂靜的會議室里顯得格外響亮。
"半徑一公里,范圍足夠大了。"他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氣,"你們要加大摸排力度,把這個范圍給我查個底朝天,市局可是在盯著這個案子!"
說完,他話鋒一轉,語氣稍緩,"不過要表揚一中隊,發現的那段監控很有價值,馬上追查那輛三輪車!"
"是,我們連夜調查。"一中隊長梁剛立即應道。
在這個監控攝像頭尚未普及的2002年,一中隊能在距離梧桐山公園不遠的一個路口監控中發現線索實屬不易。
視頻顯示,凌晨兩點多,一個穿著嚴實、戴著帽子的形似男子的人騎著一輛三輪車往梧桐山方向行駛,車斗里似乎躺著一個人,從服飾上看與死者相似。可惜畫面模糊,只能初步判斷。
就在胡志華準備繼續部署工作時,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看到是個陌生號碼,他皺了皺眉,但還是按下了接聽鍵。
"我是胡志華!"
電話那頭傳來章恒清晰的聲音:"胡隊,我是三中隊的章恒,現在在梧桐山公園,我發現了兇手使用的兇器,一把殺豬屠夫常用的剁骨刀。"
"什么!發現兇器!"
胡志華猛地站起身,這個消息讓他精神一振。
與一中隊發現的模糊監控相比,這無疑是個重大突破。
他腦海中立即浮現出那個年輕警員的身影——帥氣、能干,特別是在破案方面展現出的天賦,上次的滅門案他就是最大功臣。
"小章,我們馬上過來!"
掛斷電話,胡志華立即揮手,"立即出發去梧桐山公園,章恒可能發現了兇器!"
很快,數輛警車閃爍著警燈沖出分局,一路鳴笛疾馳,無視所有紅燈,以最快速度抵達梧桐山腳下。
車子還沒停穩,胡志華就第一個跳下車,一路小跑著上山,后面跟著的大隊人馬中,姜俊氣喘吁吁地跟在后面,他怎么也想不通,大半夜的章恒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還發現了兇器。
不行,絕對不能讓他繼續再參與這個案子,明天一定要給他安排更多雜務......
當眾人趕到時,數道手電筒的光柱齊刷刷地照射在枯樹葉中的那把剁骨刀上,只一眼,胡志華就基本斷定:這就是兇器!
"立即安排指紋和DNA檢測!"
"明白!"
一名戴著白手套的警員小心翼翼地將剁骨刀裝入物證袋,幾名警員立即帶著證物返回分局進行檢測。
目送他們離開后,胡志華將贊許的目光投向章恒,"小章,明天起你到專案組報到,歸我直接領導!"
如果說上次破獲滅門案是運氣,那么連續多次破案就不能再用運氣來解釋了。
這個年輕人在刑偵方面確實有著過人天賦,有時候,努力在天賦面前真的不值一提。全隊出動忙活一整天,最有價值的線索也不過是那段模糊的監控視頻,而章恒單槍匹馬就找到了關鍵證物——兇器。
章恒心中暗喜,能進入專案組并直接受胡志華領導,這無疑是最好的安排。
一旁的姜俊卻不樂意了,試探性地開口:"胡隊,我們三中隊人手本來就不足,您把章恒調走,我們......"
話未說完就被胡志華打斷,"少了章恒一個,你們三中隊就干不了活了嗎?"
"那倒不是......"姜俊訕訕地回答。
很快,胡志華帶人離開了,但留下部分警員繼續勘察現場,從山頂廣場到發現兇器的地點,沿著這條路線仔細搜尋,希望能發現腳印、頭發等其他證物。
章恒回到家稍作休息,養精蓄銳,第二天一早,他準時到專案組報到。
上午八點多,刑偵大隊再次召開案情分析會,仍由胡志華主持,除了專案組成員,各中隊骨干也列席會議,二三十人將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
"同志們,首先宣布一件事,三中隊的章恒同志暫時調入專案組,歸我直接領導。"
無數目光齊刷刷投向章恒,其中有驚訝,有羨慕,而姜俊的目光中則帶著明顯的不滿。
胡志華繼續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了,章恒同志發現了兇器,那是一把剁骨刀,物證組的同志忙了幾乎一個通宵,從這把刀上檢測出了死者的DNA,同時發現了三種不同的指紋,其中應該有屬于兇手的......"
介紹完案情進展后,胡志華環視全場,"大家都說一說,下一步我們該從哪些方面深入調查。"
姜俊第一個發言:"胡隊,既然已經確定這是兇器,而且這明顯是屠夫常用的那種剁骨刀,我建議在全市范圍內排查所有屠夫,特別是要核對每個人的指紋。"
章恒本來不打算發言,但覺得兇手指向屠夫的推斷可能有問題,于是站起身:"胡隊,我能說兩句嗎?"
胡志華點頭鼓勵:"當然,暢所欲言,不要有壓力,說錯了也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