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錢是你自己掙的,要是你做好打算了,都想好了,那就買。”劉春麗想了想鄭重說道。
“也不用跟你爹特意去說了,等他下次回來,咱再跟他說。快把這事兒給定下來,免得再出啥岔子。”
“好。”方澄點了點頭。
說干就干,他直接折返回去謝家,去跟謝知簡說了跟他一起買地,然后約好了明兒就去隔壁村,看了地,能定下來就快點定下來,直接買了去官府過契。
方桃拉住妹妹的手搖了搖,眼中滿是斗志:“不行,明天我要做更多的花出來,咱們也得快點掙錢,可不能被大哥給比下去了!”
方梨點頭:“好!”
她可還是穿越人士呢,可不能給穿越人士丟臉啊!
姐妹倆直接被方澄這一操作激發出了極大的斗志來,第二天一早起來得更早了。
但今天卻是個陰雨天,沒有大雨,蒙蒙細雨一直下,天陰沉沉的,哪怕支著窗戶,屋內都沒什么光線。
不過事情都說好了要做,方澄便不想一直拖著,免得拖著拖著又拖出什么變故來。
還好之前有買了雨具。
劉春麗要和方澄一起去,給喂了家里的牲畜,還把兩個女兒的飯菜也端到了屋里。
“好了,下雨天就別亂跑了,好好的在家里待著。我跟你們大哥這去一趟,要是順利的話,應該要很晚才能回來了,實在餓了就吃點糕點啥的。”
劉春麗交代完,就去把傘給找了出來,跟兒子一人一把出了門。
“這屋子里頭沒啥光,干活都不好干了。”方桃抱怨道。
吃完了飯,她把椅子拉到窗旁邊,但哪怕是這樣光線也不如之前出太陽的時候,只是比待在屋子里面要強上一些。
“等咱賺了錢,就去買些蠟燭回來吧,比油燈要亮堂。”方梨說道。
現在天一黑下來,一家人就只有上床睡覺了。
油燈的那點光照不了多少范圍,也干不了什么活,別把眼睛給熬壞了,還不如每天早點起來,等天亮了再干。
方桃認同的點了點頭。
雨絲隨著風飄進來,帶著絲絲水氣,潮濕的感覺讓人實在是不太舒服,今日兩人干活的效率都變低了許多。
中午的時候劉春麗和方澄沒有回來。
方梨從空間里拿出了之前攢下來的面包給兩人填飽肚子,湊合一頓。
沒吃過的東西方桃都新奇,不過她覺得這玩意兒還是沒有肉包子好吃,太干巴了。
一直到天色都快暗下來了,一天沒歸家的母子兩人這才回來。
“娘,你們買了嗎?”方梨連忙起身跑到門口問道。
“買下了,我換身衣服再跟你們說。”
這下了一天的雨了,在外頭跑了一天,兩人的衣服都濕了許多,怕著涼連忙去換衣服。
方桃則是跑到廚房去熬了兩碗濃濃的姜湯來,一人給灌了一碗,出了汗這才放心。
“買下了,八畝地,都很不錯。離咱村里也不遠,過去兩三里地的功夫就能到了,連成片的,跟謝家的一起。”劉春麗放下碗笑著說道。
“還好咱今兒去了,聽說昨兒就有人去看過了,但是沒定下來,因為人家要一起賣,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今兒下雨也沒見人。”
“要是再遲上些,怕是都買不到了。”方澄感嘆道。
雖然一下子花出去了差不多一半的錢了,但是地給買下來了,已經去了官府過契,這心里倒是定下來了。
有了房子有了地,他們家才算是真的在這開平縣安定了下來,有了立足之地。
“這事兒處理完了,明兒我就去把你們倆的那批簪子給收了,把這些事情都做完了,我也能安心下來看書了。”
明日就是約定好的去拿貨的日子了。
....................
第二天早上雨還是沒停,一直到了下午才停,雨轉晴。
方梨和方桃一刻都忍不了了,連忙把椅子給搬了出去,去了院子里做頭花。
方澄一大早就出去了。
出了太陽,劉春麗便把昨天換下來的臟衣服拿去河邊去洗了。
隔壁正在規整淋濕了的柴火的田大嫂見她出來,也拿上家里的臟衣服跟著去了河邊。
妞妞被她派了個挖蚯蚓喂雞的活干,這會兒不下雨了,自己能在院子旁邊挖很久,都不用她怎么看了。
“麗娘,我昨兒在家里看到謝家的騾車出門了,晚上你和阿澄也是從謝家回去的,是干啥去了啊?”田大嫂放下盆蹲下來,掃了一圈這會兒周邊都沒來人,便開門見山的問了。
“知簡去了隔壁村買地。”劉春麗答道,卻沒提她們家也買了。
“買地啊,這么大的事兒咋也不說一聲的,昨兒下雨,我家里人都沒出去,要是我家那口子跟著去說不定還能幫個忙啥的。”田大嫂眉心一跳,心里快速的開始盤算了起來。
等開了春,她們家是要去佃租地來種的,要是能佃謝家的地,說不定租子還能少上一些。
不過得打聽清楚有多少才行,要是不多的話,陳大金自己個也種得過來。
“這買了多少畝啊?這段時間悶不吭聲的,沒想到居然干了這么大一件事啊。”田大嫂感嘆道。
“那各家都有各家要忙的事情不是,田三哥最近去山里不是也打了不少好東西,掙了不少銀錢吧?說不定到了明年,你們家就能再起一間屋子了。”劉春麗沒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謝家買地的事情肯定是瞞不住的,就是她們家的也瞞不住,這事兒畢竟經過了村長那邊。
但是田大嫂這語氣實在是有點酸了,她也就懶得說了。
“這秋天嘛正是獵物肥好打獵的時候,老三也就是運氣還不錯,不過這活到了冬天也就干不了,那春日更是不能干的。”
“一年到頭也就指著這時候了,說到底還是要種地才行啊。”田大嫂聽她提起這事兒,語氣里的酸味兒倒是散了不少了。
田正最近打獵確實掙了一些錢,等到徹底冷到不能出門前,還是能掙不少的。
而且還給謝家和方家都送過獵物,她自覺自己的腰桿子都挺直了不少。
“這到了明年開春,我們家肯定是要去佃租些地來種的,不過這到底要去佃租誰家的,誰家又有地給咱佃租也還沒個章程,還得再合算合算的。”
她們家是外來的,跟人家這本地的可比不了。
那些大地主一般有用熟了的佃戶是不會換人佃租的,想要找到能佃租的地,都得費些功夫呢。
“麗娘,到時候你們家也得佃租上一些吧?老方和阿澄也能干的,總不能一大家子人都得靠你做繡活掙錢糊口吧?”
“這做繡活可費眼的很呢,你也得多為自己個打算打算。而且過兩年阿澄大了要娶媳婦兒,阿桃、阿梨姐妹倆嫁人也要嫁妝,那可都是錢呢。”
“咱做爹娘的,辛苦點累點沒啥,都是為孩子們打算了。”田大嫂一副過來人為她好的樣子,嘴里嘚吧嘚吧沒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