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氏被瞧的打了寒顫,轉(zhuǎn)頭看向二房和三房的人,連忙膝行過去,對著李老二和李老三磕頭。
“二弟、三弟,你們救救我們,求求你們了,救救我們吧!這可都是你們的親侄子親侄女啊!”
李老三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身后的侄子侄女,剛有些心軟就被自己媳婦扯了一把。
李趙氏也緊緊的看向李老二,對著他搖頭。
不是她心狠,這開口求了卻還是半個借字都沒說,這錢要是給出去了,那就是有去無回的。
誰家日子就好過了?
因為大房丟了十畝地,如今又鬧這么一出來,她女兒可是馬上要出嫁了的。
婆家聽了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知道她有這么個大伯父,日后的日子怕是都要難過起來了。
她對大房不恨就不錯了,還讓她出手幫,她又不是圣人。
李山看出了二叔、三叔的猶豫,上前一步跟親娘跪在了一起:“二叔、三叔,今日算侄兒借你們的,可以立借據(jù),我以后一定還!”
李陳氏聞言頭都不磕了,震驚的扯了兒子一把。
但是李山完全不為所動,只定定的看向李老二和李老三。
旁邊還這么多村里人看著,孩子都說了借還不愿意的話,確實就有點太心狠了。
李老二松了口:“你花兒妹妹馬上就要出嫁了,我也沒有多的給你,頂多只能借你五兩。”
“那我也借五兩吧。”李老三跟著說道,不打算多出。
“謝謝二叔三叔。”李山給他們兄弟倆磕了個頭。
“娘,您手里還有多少錢都拿出來吧。”李山看向李陳氏說道。
雖然錢都要交給爺奶在公中,但是誰家沒點小心思的,都會藏一點私房錢,李陳氏自然也是有的。
見實在沒了辦法,她只能哭哭啼啼的回了房,把所有的錢都翻了出來,再加上自己的銀鐲子和一對銀耳環(huán),也算是勉強湊了十兩出來。
“這里一共是四十兩,還差六十兩,我們可以再立個字據(jù),等我賺了錢了就馬上還給你們。”李山把湊來的四十兩交到了那獨眼男人手上。
“這里不還有嗎?不說多,賣個三十幾兩銀子應(yīng)該還是能賣到的。”獨眼男人抬起煙斗點了點他剛剛收進了懷里的地契。
那十畝地不全是上等地,但加一起賣了的話,三十幾兩銀子是肯定能賣到的,他也不算是故意壓他的價了。
“我要是把地都給你了,我就沒法子賺錢還債了,就算把這地給了你們,那也還差二十多兩的。”
“與其這樣,你還不如等我賺了錢再還你,反正我們一家人都住在這里,也不會跑,這樣不是更好嗎?”李山握緊了手,盡量平靜的跟他談判。
“你還沒資格跟我談條件,只差二十幾兩也不多的,我再把你那兩個妹妹賣了,應(yīng)該也就差不多了。”
獨眼男人陰森的目光投向了李陳氏身邊的兩個小姑娘。
李家大房一共二子四女,除了最小的那個女兒還在襁褓之中和已經(jīng)出嫁了的大閨女,另外兩個女兒一個四歲,一個十歲。
李家條件不錯,孩子在村里算是養(yǎng)的好的了,都長的算白凈有肉,不是瘦骨嶙峋的那種。
感受到他打量的目光,兩個小女孩抱在了一起,壓著聲音小聲哭泣。
“小山,把地賣了吧,還剩下的二十兩,你再找人湊湊,應(yīng)該也就差不多了。”村長拍了拍他的肩膀勸道。
他清楚這孩子心里的打算,有了地,他們一家人才有法子繼續(xù)賺錢,可跟賭坊的人那是講不了道理的,人家可不會管你有什么難處。
聽到要賣地,方梨連忙拉住劉春麗的手扯了扯。
她現(xiàn)在買得起啊!
剛好春耕了,這買來就能種,多好啊。
“小山,你要賣地的話我家可以買!”
還沒等劉春麗開口,人群里就有人出聲了。
開平縣這兩年風調(diào)雨順的,村里不少人家都攢了些錢的,李家的地都在村里,可是好位置,要賣的話,那有的是人搶著買。
“張老三,人家要賣十畝,你們家拿不出那么多的錢來吧?”村長看了過去皺了皺眉說道。
“我能買三畝,剩下的再找人湊湊,應(yīng)該還有其她人要的吧?”出聲的那個漢子回道。
“剩下的那七畝,我們家要了!”劉春麗連忙出聲,生怕又被人搶了先。
“那不正好,齊活了!”張老三笑道。
李山還有點猶豫,但是賭坊的人可沒給他猶豫的時間,見到有人要買地,沒等李山開口就替他答應(yīng)了下來。
“阿桃,去找你田大伯和田三伯過來撐撐場面。”劉春麗看著賭坊的那些人還是有點怵得慌的,連忙低聲吩咐女兒。
方式谷不在家,只能去田家找人了。
陳大金就算了,之前鬧成那樣,她怕他過來,會跟李家人再扯出什么紛爭來。
“好!”方桃點了點頭,泥鰍似的鉆出了人群,撒丫子往田家跑去。
方梨則是直接從空間里摸出了一個大銀錠,塞到了劉春麗的手上,劉春麗借著袖子的掩護捏在了手里,然后拉著女兒走進了院子里。
“方家的,你家男人不在,買地這樣的大事兒你能決定不?”村長看到她進來便問道。
“我家一向是我當家。”劉春麗皺了皺眉回道。
她不喜歡別人這么稱呼她。
“那就成。”村長點了點頭。
李家人看到是她進來,臉色都難看了不少。
方家跟謝家交好,在他們看來那就是一伙的,因為跟謝家的那些事兒,李家是連帶著對田方兩家都記恨上了的。
但是今日這急急忙忙的,想要一下子再找出能買下八畝地的人也不容易,只能這么眼睜睜的看著她過來了,也不敢多說什么。
張老三也跟著走了進來:“我讓我媳婦回去拿錢去了,稍微等一會兒。”
“村長不如先幫忙立個字據(jù)吧,今兒天色已晚,肯定是來不及去縣衙過契了,先立了字據(jù),明日再去縣衙過契如何?”劉春麗開口說道。
“對對對。”張老三連忙附和。
他險些都要把這最重要的事給忘了。
這賭坊的人就在這了,今日肯定是要給了錢的,但還沒過契呢,沒個字據(jù)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