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言簡意賅的兩個字……
聽到這聲音。
傅友文一顆心宛如沉入海底冰淵,哇涼哇涼的。
「又不行?這又是因為什么幺蛾子!!?老子今年不會是犯太歲吧?回頭回去得找點道士和尚來我府上看看風水才好。」
此刻,傅友文內心已然是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至于詹徽、秦逵等其他六部堂首則是各自暗暗松了一口氣,慶幸自己剛剛忍了一手,沒有想著借機恭維拍馬。
秦逵更是如同見到了知音手足一般,在心里有些惡趣味地爽到了:「接連拍錯馬屁的痛,誰懂!」
傅友文恨不得自己啥都沒說過。
但話都已經說出來了。
他遲疑了片刻,也只能咽了口唾沫,硬著頭皮趕緊給自己找補了一波:“微臣……微臣愚鈍,此事,本也是一直以來的慣例,先帝在時亦是如此……況且微臣,也是考慮到陛下新朝改元……”
朱允熥沉吟思索了片刻。
而后才抬眸看向面前幾人,道:“通貨膨脹、信譽缺失。此事,便當做是第二道考題。”
大明寶鈔是洪武八年開始發行的紙鈔。
在這個年代算是一種進步,其中也有不少的優點和好處,但里面的弊病也是極大的,最大的弊病就是這亂發。
而且,洪武朝的大明寶鈔甚至不如宋朝的交子,宋朝的交子一開始還是有相應的金銀儲備作為準備金的,大明時期,金屬儲備緊缺,大明寶鈔是直接發行的。
所以大明寶鈔并不能隨意兌換金銀。
一開始朱元璋以皇權之壓,強行推行大明寶鈔,連一朝皇帝、諸多飽學之士的大臣都沒有意識到的事情,百姓民眾更加意識不到,所以一開始大家還是認的。
只是后來,缺錢了就印。
寶鈔也就在百姓實際使用之中,逐漸拾取信譽。
也好在現在還沒有發展到后期,對百姓雖然有些影響,但還沒有達到那么大的壞影響。
朱允熥想要在大明把整個經濟體系建立好,再隨便亂發大明寶鈔,自然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過建立完善的經紀體系。
非一朝一夕,也不是空口白牙一句話的事情,在白銀儲備不足的情況下,朱允熥也不好貿然動刀子。
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
最好的選擇是蕭規曹隨,先保持現狀不變,盡可能地減緩這種弊病的發展。
待準備充足之后,再動刀子。
“通貨膨脹……”
“信譽缺失?”
“第二道考題??”
“……”
當朱允熥饒有興趣地把這第二道考題放出來之后,下面頓時又是一陣陣低低的議論,眾人臉上的神情,也從嚴肅惶恐,再次變成了茫然懵逼。
這特么怎么又成考題了??
到底在考啥?
經濟學的領域,顯然觸及到了這群擅長舞文弄墨的文人們的,知識盲區。
在他們看來。
無論是前面的發行新幣,還是現在這個增發大明寶鈔,顧的……都是朱允熥這個新帝的面子和排場罷了。
“不錯,第二道考題!你們和第一道考題一起,廣而告之,無論是第一道考題還是第二道考題,只要誰能就其中任何一道考題,給朕一個滿意的答案,朕都有賞。”
“重賞!!!”
說完,朱允熥還強調了一句。
而后有些無奈地輕嘆了一口氣,在心中暗暗吐槽道:「經濟學人才的搜羅,任重而道遠啊。」
不過他也明白。
這是時代的差距造成的,他也只是曾經站在一個合適的時機,站在了許多人的肩膀上,回看過這些前人一步步踩過的坑而已。
或者說……大明現在的這種情況和現狀,本身就是后世那些理論的來時路。
「既然我坐在了這里,那就要做好白手起家的準備,想要成就萬世之大明,無論是哪一方面,都不可急功近利,沒有,我就慢慢來!」
朱允熥的目光越過面前這些位高權重的六部堂首。
透過半開的窗戶看向外面。
目光悠遠,且銳利。
也是因此,他心里雖然失望、雖然不滿意,卻也并沒有多說什么。
而龍書案面前。
雖然依舊是一頭霧水、滿臉茫然,不過傅友文一顆心好歹總算落到了地上:「呼……還好還好……雖然兩次上奏,都不符合陛下的心意,但好在陛下并未降罪。」
心中如此想著,他趕緊第一個附議:微臣遵旨,回去必定好好思量陛下的心意!”
被他的聲音這么一提醒,其他人自然也立刻回過神來,拱手應道:“微臣遵旨!”
朱允熥已然潛移默化地建立了一種不容拂逆的絕對權威,他們就是覺得離譜,也不敢多說太多。
朱允熥點了點頭,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百無聊賴地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道:“還有沒有其他事情要議一議的?”
原本傅友文留著這兩個議題,就是準備當個壓軸的喜事,想著在朱允熥處理了一天這些繁雜瑣事之后,聽到這兩件事肯定會格外歡喜。
所以這兩件事情議完之后。
眾人倒是還真沒有其他的什么事情要格外議論的了。
當即先后拱手應聲:
“回陛下的話,戶部這邊已無其他議題。”
“吏部這邊也沒有其他議題。”
“微臣,無其他事了。”
“……”
眾人稀稀拉拉地回應了一波,朱允熥這才如釋重負地暗暗舒了一口氣,擺了擺手道:“那就都下去吧。”
說話的同時。
也在心里暗暗吐槽了一句:「嘖,當皇帝真他娘的不是什么輕松活計啊。」
今天這一波「補作業」。
幾乎是從早上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接近傍晚,他就是鐵人也快有點頂不住了,好在現在也結束了。
“微臣告退。”
眾人齊齊躬身行了禮,齊齊后退著朝門口的方向而去,隨后轉身出了議事的大殿。
雖然今天吃癟最多的是傅友文。
可其他人也都是各自暗暗捏了一把冷汗,誰也沒想過,朱允熥臨了了,居然還能整出來這么檔幺蛾子。
“一個「劣幣驅逐良幣」……”
“一個「通貨膨脹」、「信譽缺失」,諸位同僚,心中可有什么主意?”
走出去好一段,傅友文這才長舒了一口氣,一邊擦著臉上的汗,一邊看向其他人,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