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其人?難道是監(jiān)天司?”
陳年聞言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若是如此,監(jiān)天司的水可能比自己想的還要深。
“可知道是何人?”
蒯世荊搖了搖頭道:
“我們從未見過來人,也未曾聽上官提及過。”
陳年點(diǎn)了點(diǎn)頭,沒有再追問,轉(zhuǎn)而問出了下一個問題:
“你們軍糧從何而來?可見過輜重車隊(duì)?”
蒯世荊越聽越迷惑,不知道陳年為何會關(guān)心起軍糧來。
不過他還是老實(shí)搖頭回道:
“不知,朝廷軍糧運(yùn)送向來是機(jī)密,除了押糧官,誰也不知道軍糧的來源和路線。”
這句話讓陳年眉頭一皺,似乎有什么東西在他腦海中盤旋,但抓又抓不住。他不由追問道:
“可是有人劫糧?”
蒯世荊點(diǎn)頭回道:
“西南邊鎮(zhèn)多山,大軍出征多有不便,戍邊多以鎮(zhèn)守和圍山為主,基本全靠軍陣和陽氣震懾妖邪。”
“若只是跟夷族作戰(zhàn)也就罷了,就怕協(xié)助誅邪期間,有妖邪中道劫糧。”
“失了糧,軍中人心潰散,到時候亂了軍陣,出了逃兵,整個邊軍就完了。”
“所以軍糧輜重一向是重中之重,其路線一直都是秘而不宣。”
這句話徹底將陳年點(diǎn)醒了,一些此前一直想不明白的謎團(tuán),在這一刻全都明晰了起來。
答案一直都在他眼前,卻被他下意識的忽略了。
羅仙也好,鼠妖也罷,參與其中,都是因?yàn)殛枤猓?/p>
只要糧荒一生,饑餓便會催生出數(shù)不盡的流民出城逃荒。
無柴、無糧,二者占其一,百姓就要出城!
一旦城內(nèi)十室九空,滿城陽氣不攻自破!
饑民的四起,人心惶惶,甚至?xí)霈F(xiàn)易子而食的慘劇。
到時逃荒隊(duì)伍即便是成群結(jié)隊(duì),但人心渙散,如何聚得起陽氣。
這些妖魔邪祟在其中推波助瀾,為的就是逃荒的饑民!
這將是一場妖邪的血食狂歡!
那社伯既然對拓荒征糧知之甚詳,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diǎn)。
“妖邪之言,果然不可信!”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朝廷的目的到底為何,在其中充當(dāng)了一個什么角色。”
陳年思緒翻涌,不斷思考著其中關(guān)聯(lián)。
五府之地糧價瘋漲,不可能是僅靠一個疑似拓荒的消息造成的。
定州這兩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存糧不少。
要想將糧價拉上去,定然要有一個實(shí)力龐大的組織,一直在定州五府無限制的吃貨。
只有這樣,才能帶動大戶一起囤糧,把糧價徹底抬上去。
“要么是朝廷本身,要么是有人手中的權(quán)勢足以影響朝廷。”
連鼠妖都能得到消息,說明此事在某個圈子內(nèi)并不是什么秘密。
朝廷不可能不知情,但直到現(xiàn)在,朝廷一直都是放任的狀態(tài)。
“拓荒、拓荒,到底有多大的利益,能夠讓朝廷放任五府之地的數(shù)百萬黎民不管,任妖邪血食。”
“還是說,朝廷本身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拓荒,而是血祭煉法或者祭祀血食?!”
陳年驀然想起了魏昆的話,監(jiān)天司出面征糧,一向都是順帶練法。
“若真是如此,那就解釋的通了,以拓荒為餌,推漲糧價。引妖邪作亂,再趁機(jī)血食練法。”
“如此既不損朝廷名聲,又能達(dá)到目的。”
“好毒辣的心!”
“現(xiàn)在還只了是鼠妖和羅仙,再過些時日,消息流傳出去,定州五府,怕是要群魔亂舞。”
一個問題方才思定,新的問題接踵而來,疑點(diǎn)重重,矛盾甚多。
一時間,陳年心中千頭萬緒,陷入了沉默之中。
蒯世荊在一旁看著臉色逐漸冰冷的陳年,也不再多言,安靜的等著陳年問話。
良久,陳年才回過神來。
他長出了一口氣,對著蒯世荊說道:
“定州大亂將生,你修劍未成,最好盡早離開此地。”
語畢,陳年想了一下,拂塵一甩,三張黃紙橫空。
難得有個看的順眼的,路上死了怪可惜的。
朱筆凌空躍動,三個符篆瞬間成型,折成三角落入了蒯世荊懷中。
“這三道符篆無法助你斬鬼驅(qū)邪,若是遇到危險,卻也能護(hù)持一二,等閑妖邪留你不住。”
“吾尚有要事,就此告辭。”
“煞氣兇險,切不可急功近利,切記,切記。”
說著,陳年腳下一點(diǎn),身形猶如一只白鶴,連夜向著丹陽府方向急馳而去。
-----------------
遠(yuǎn)山之上,陳年俯瞰著遠(yuǎn)處平原上的那座大城。
夜空中陽氣,在法眼之下,猶如一個巨大的火炬。
火光籠罩四野,所照之處,妖邪匿跡,鬼神遁形。
畫卷就懸浮在陳年的面前。
畫卷之中,一座城池在黑夜中猶如巨獸匍匐,猙獰無比。
城池上空不見半分陽氣,反而籠罩著數(shù)不盡的陰云。
陰云之中,無數(shù)慘白身影飛舞穿行,在空中組成了數(shù)張巨大的面龐。
“人心好偽,鬼邪布兇,越是繁華之地,人心越是欲壑難平。”
“求神拜鬼蔚然成風(fēng),滋養(yǎng)了這滿城妖邪。”
“依此情形,那京都所謂的首善之地,怕不是真正的首惡之地!”
“不過這人間,終究是人的人間!欲要肆意而為,還得看貧道答不答應(yīng)!”
東方破曉,晨曦漸露。
陳年拂塵一甩,塵絲如水波拂過畫卷。
畫中陽氣隨著晨曦破開陰云,逐漸升騰而起。
待到陽氣如爐,陰云盡消,天光已悄然放亮。
陳年抖了抖肩膀,趕走一只站在自己肩膀上的松鼠,將畫卷收起。
畫軸附身,他從山巔一躍而下,身形隨風(fēng)飄飛,空中畫軸微啟。
一只白鶴緩緩飛出,將陳年身形托起,向著丹陽府飛去!
白鶴在眾目睽睽之下,翩然飛過城門,徑直飛向丹陽府府衙所在。
待到白鶴落地,陳年拂塵輕舞,將白鶴收進(jìn)畫卷,毫不客氣的對著院中之人說道:
“丹陽知府何在?”
府中差役哪里見過這陣仗,見狀也不敢胡亂回話,齊齊把眼睛盯向了班頭。
那班頭左看右看,發(fā)現(xiàn)一眾屬下都在盯著自己。
但他拿不準(zhǔn)陳年的身份,又不敢開口詢問,只能小心翼翼的回道:
“府尊大人尚在后衙,先生稍待片刻,小的這就去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