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落水剎那,孟傳大喊道:
“下一次,敢不敢給我也來把槍!”
眼前的視線趨于模糊,瞪大眼睛亦是看不清戚帥的反應。
咕嚕咕嚕海水將視線徹底淹沒。
回來后,孟傳盤坐在院內。
一邊回憶剛才所經歷的一切,準備修行心法。
一口濁氣滾出,孟傳心思翻飛。
他于意象世界時,最后那句話。
表面上是最后去世前,對于每次進來花式挨打的發泄。
實則是孟傳在對【意象世界】進行“測試”。
在先前,他一直以為其是自己腦海,結合戚繼光長拳以及【逆溯觀紋】特質作用,構建出來的想象畫面。
因此在今日進入前,孟傳已然提前做過大量心理暗示。
給我把槍、換個場景之類的。
可惜最后都失敗了。
他便將目光錨定了場景當中的唯一之人,戚帥。
如若意象世界,不能以自己意志為轉移。
那么唯一能改變這一切者,很有可能便是對方。
經過先前的江邊戰倭場景轉換,孟傳一直認為:
意象世界并不是機械死物,而是“有生命的”,會自行演化的活物。
從江邊戰倭到礁石挨打,他可沒有一點主觀能動性參與進來。
唯一能推動這一切變化者,唯有在他看來,靈動與真人無異的戚帥!
與此同時。
孟傳還猜想,自己在意象世界演化時,他的一些表現行為,貌似亦會起到某些推動作用。
他不是第一次問對方要槍了,但對方一次都沒給。
因為自己之前在意象世界當中的“行為”,都是幾槍之內被撂倒。
孟傳猜想,此番表現不足以推動演化。
今日不同,自己連躲戚帥三十多槍,行為與先前變化甚大。
說不定,此世界真能再生出些變化來。
正如自己先前在江邊,長拳戰大刀。
領悟了拳腳抗擊長兵要領之后,整個場景便化為這方水中世界。
此番猜想,正是為了搞清楚其全貌,方才能做這方天地的真正【主人】。
正如先前的五蘊乾坤世界,化為五氣朝元種子一個道理。
孟傳冥冥之中有所想,這恐怕才是,戚繼光長拳的正確破限道路。
他因此猜測,這般高難度古武拳法,無論后續有人優化與否。
很可能都需要在意象世界,完成拳法的全部感悟,方才能破限。
單從修行難度上講,這門拳法作為從未有人改良過的一流古武拳,難度甚至比五蘊乾坤還要高。
混戰小日子.孤拳戰刀再到長槍練身法。
其究竟奧義,到底是什么.
孟傳一時有些想不明白,恐怕還有挨更多的打,才能漸漸參透。
他回神望向面板。
戚繼光長拳自陳倉回來,開始在意象內被大槍操練,進境速度猶如龜爬。
【戚繼光三十二式長拳:大成(36%)】
如此之久,僅僅增加了4%的熟練度。
若是沒有一證永證,孟傳估計不退步就不錯了.
他沉吟道:
“看來其破限的【戰魂】特質,不簡單啊”
正如一證永證之于國義拳,梅花香自——
苦寒來!
踏踏實實來即可,他不怕在意象世界內死亡,只要有進步,雖九死其尤未悔。
回過神,他再次內視識海,只剩一團淡淡火苗存在。
方才進入意象時就注意到,腦海中的【極寒世界】鑰匙已然不見。
孟傳心中暗自思忖:
“三天后,就徹底消失了嗎”
他之所以堅定認為戚帥是“活”的,原因便是自三天前,他的這一意象世界當中,鶴不見了.
先前被大槍打悶了,自精神再次養好之后,孟傳本意去極寒世界練練水行拳,順便散散心。
可進去之后,茫茫天地唯獨剩下一片冰川。
行運水行拳時,亦是得不到半分悟性加持。
今日查看,便是連鑰匙也沒了,徹底無法進去。
感知到外界,牢徐在喊他去吃飯。
一路上,孟傳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我的鶴和“鑰匙”到底去哪兒了.”
與此同時,龍虎山上,玄壇殿。
隨著紫陽真人突破第五大限,加冕為【紫陽真君】。
整座玄壇殿自然而然,成為了其專屬道場。
其端立于殿中央站樁,即便貴為真君,該站樁功還是得站,一秒鐘都少不了。
感知到側旁【守真殿】內,冰寒真意在肆無忌憚宣泄。
其微微張口,話語傳到偏殿當中,那道清冷人影的腦海。
洛欽收勢而立,望著墻上,師父借來的【鶴仙凌云】獸王圖。
閉關大半月,今日終破關!
其雙目忽地睜開,一對純粹由冰晶凝聚而成的“幻翅”浮于脊背。
極寒之勢鋪滿周身,墻角檐下水漬發出“咔嚓”脆響,驟然被急凍成道道冰棱。
這是他的氣場,亦是其百會異變后的升陽舉陷之勢!
他重新練習獸王圖浪費了小半個月,不過還好,總算是和鶴仙重新建立起聯系了
但洛欽亦是好奇一點,鶴仙之前去哪兒了,為什么會消失
踏出守真殿,見師父正立于玄壇中央。
洛欽上前請安,隨后將疑問提出。
老道微微一笑,開口道:
“鶴仙乃獸王圖中靈韻所化,亦真亦假非實非虛。
你于北聯大戰敗時心念駁雜,與鶴意斷了感應,它自然歸隱畫中。
如今你冰心澄澈,以獸王圖為引重連畫中真意。
鶴仙感應到契合的氣機,方再現形。
洛兒謹記,獸王圖乃是我象形派真正根基,其之玄妙,認氣不認主。
心不誠則靈散,神不專則形消。”
“好的師父.”
洛欽似懂非懂點頭。
其中武理,對于他這位一限武道家而言,太過龐大。
但無論如何,師父說的有道理。
自己當時戰敗后確實心境不佳,鶴仙出走合乎情理。
想至此,感受到第一大竅異變帶來的強大感。
洛欽胸口又涌現出,名為斗志的一團火。
他信心十足,欲再找孟傳切磋一下,不贏一把他實在不甘。
紫陽真君扶額道:
“洛兒,你閉關太久,先看看新聞,六月一號那天的”
“何事師父?”
洛欽摸不著頭腦,但還是開機后翻閱。
【十九歲武道家孟傳一戰封神!聯大武極真傳歸屬塵埃落定!】
他懂了,孟傳在自己閉關時,又干了一件大事。
不過,這有什么?
武極真傳與天師府【天樞魁首】地位相同,皆為同齡首席。
關于天師府首席一位,他早在半年之前就預訂了,無需與人爭奪。
待夏至那天,至陽之日,也就是6月21號時舉辦加冕之禮即可。
這些古老大派,與新時代四方聯大的相關規矩全然不同。
其每屆首席自舊時起,便一直走的內定路線。
拿天師府舉例。
便是由龍虎山眾位長老推舉給出意見,最終匯總于掌舵“天師”處。
經與上一代“祖天師”討論過后,最終定奪。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這亦是一種“陋習”。
無論天師府其他分校的學生,任其天資再高。
不能上達天聽,終究是徒勞無功
想至此,洛欽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優越感。
爾等百般爭搶,于自己而言,不過探囊取物!
他隨手點開新聞下方的錄像鏈接,準備品鑒一番。
短短三分多鐘,洛欽人傻了。
他的心神隨著武弘境遇起伏不定。
直至最后,孟傳變作“恐怖模樣”,三兩下秒掉對方。
洛欽不禁苦笑連連。
“看來那日對戰,我連讓對方全力出手的資格都沒有.”
又看了一遍視頻,洛欽有點道心破碎了。
對方那虎形高手,起碼是異變三竅以上之人。
最后那幾槍自己定然擋不住,更別說,吊打對方的怪物
念至此,他剛才出關,這會兒又想回去閉關了
洛欽想了想,定下決心。
這般仙氣飄飄形象不要也罷,“強猛大”才是真理!
“師父,我想練硬功!”
是夜,凌晨兩點半。
永安郊外。
驪山道上,掛杉老者身影迅捷如電。
一步跨越百十米,朝著北麓疾馳。
路上,孟傳耳鼻口五感皆通。
武道意志飄渺如細風,纏繞著沿途植被草木。
“一切無礙.”
穿過密林,腳下輕點巖壁,身形如鬼魅般掠下幽谷。
谷中不知為何霧氣氤氳。
孟傳抬頭望月,只有零星碎影,撒在谷底崎嶇亂石之上。
足底運氣兩個閃身,他再次繞著谷口巡視了一圈。
確認四下無人后,回到谷底。
陰鷙老者的冷笑在谷底回蕩:
“桀桀桀此地甚妙!”
“咳咳咳”
孟傳收回角色扮演的心思,盤膝深藏于谷底。
夜影斑駁,他的心思同樣明滅不定。
先前通過暗網,孟傳已了解到,關于魔功的基本常識。
大體分為三類,其一便是當今魔道主流,天魔所賜。
大楚最為虛無縹緲的概念類天魔,其會賜下所謂【神功】。
作為拉攏心志不堅定者的手段。
如此得來的力量浮于表面,魔功反噬更是家常便飯。
甚至,其還能像下蠱一樣層層剝削。
一本功法自上傳下來,下位者的生死,盡在對方一念之間。
唯有為上位者提供【情緒】養料,方能茍延殘喘。
拿大楚魔道勢力舉例,喚魔殿便是典型。
其內人員99%修行魔功都是此類,被其稱為【升華】晉升制度。
又因這種魔功的特性,好練見效快。
因此,喚魔殿的規模在三大魔道組織內最為龐大,魔焰猖獗。
第二類魔功的來歷,便是一些“誤入歧途”的武道天才,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結合天魔所賜功法,自行加以優化改良。
此類功法,在初期副作用沒什么影響,但仍有少許反噬風險。
且隨著修為高深,反噬風險逐步攀升,副作用愈發明顯。
如【以血練功】法,其在低級武者時,還能用牛羊豬等牲畜之血。
隨著修為提升,從普通人到武者,再到武道家,最終直至奉獻自己.
不光是血液練功。
所有此類魔功,最終將自身煉化獻于天魔,似乎是每個修行此道的魔道武者共同宿命。
這亦是氣血武道時代,魔道無頂端戰力的根本原因。
最后一種,便是所謂【魔道正統】。
如孟傳腦海中的,龜甲靈臺種魔這類,從舊時一直存在的古老魔功。
他亦是不知曉,為何其會流傳到島國
“徐福還是鑒真東渡?”
若真如此,其渡的還挺有水平,把魔功渡過去了.
此類魔功數量極為稀少,僅有極少數的積年“老魔頭”在練。
大楚官方最高規格打壓,全面封殺,根本沒人敢持有功法原本,去拓印流傳。
而此類魔功類比古武真功,其修行本就兇險,再無原本內蘊。
就算拿著拓印本去練,也與尋死無異。
大楚內,此類魔功基本都集中在,所謂的“魔道高層”手中。
其亦拜入一些強大天魔門下。
下面人經層層盤剝,心神歸于天魔。
**,便是化為他們這些【神】前紅人養料。
如他腦海中的這本,名為【靈臺種魔·恐懼篇】。
龜甲上僅記載有,此法的入門之法。
即如何凝聚【恐懼之種】。
值得注意的是,此法入門完全依靠自身精神力凝聚。
并不需要像常見魔功那樣,通過殺人,或掠奪他人來修煉。
單從這部分內容看,雖然功法名稱帶有“魔”字。
但其修煉方式,與傳統魔功存在本質區別。
關于后續修煉內容,龜甲并未記載。
孟傳推測,完整功法可能需要與雷種,即【道心】配合才能發揮真正威力。
而當前魔道中人使用的版本,很可能是后世的一些“大聰明,”自行“優化”出的產物——
通過將他人懼念轉化為資糧,并給下屬種下【魔種】,來實現掌控生死、掠奪養料的目的。
而先前師父的一番境遇讓他知曉,道心即雷種,亦能掌控這些修行魔種的上位者。
靈臺魔種本質上,可以成為【道心】的資糧。
由于靈臺與元神本為一體,又有道心坐鎮其中。
即便自己推測失誤,【恐懼篇】無法與道心種魔完全融合,也不會對他的身體造成任何風浪。
這便是他決定修行此法,有持無恐的真正原因。
他心中思付:
“無論如何,入門這一步與我而言,近乎都沒有風險。
若不能相融,讓道心吞了,或是在面板上當個擺設便是”
孟傳不會做無把握之事。
此番想清楚后,開始正式修煉,心中默念法決:
“以神為田,以念為種。觀想己身懼意,不假外求,不噬生靈,唯淬心念之煞”
他內視四肢百骸,武道意志如同利刃,分割出一段精神力,朝著胸口靈臺處涌去。
隨著修行愈發高深,孟傳已然發現,【精神分化】這一手段越來越重要。
其在修行這門功法時,亦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幸好他早先就掌握,便沒在此露了怯。
自進境武道家,精神力得到提升后他就明白。
無論喜怒哀樂等人類任何情感,都是精神力的具象化波動。
普通人精神有限,因此少到不能稱之為“精神力”。
只有在少數極端情況下,才會爆發出微弱的神。
當這極端情緒,被放大成為“神”后,這股精神力量,便成了天魔之資糧。
國家之所以強調普通人需保持心態平穩,避免情緒劇烈波動,正是如此原因。
就如孟傳當初在童家巷外,那只天魔沒有第一時間弄死他,反而是將他“反復拷打”,引去巷口的原因。
孟傳的情緒波動太少,對方因此想用童家巷之內慘象,來刺激他的精神力出現,從而吞噬滋養。
但當時他的神太弱了,天魔到最后都沒有得逞。
沒辦法,先天缺.
回過神來,孟傳繼續按照功法所說,在精神力當中探尋摸索。
其余步驟都很順利,因為其入門難度,遠遠趕不上武道真功。
但就是“觀想己身懼意”這一步陷入滯澀。
他回首往昔,憶起過去種種險境,想要從精神力當中,喚出一絲絲恐懼之意。
時間流逝,凝聚“恐懼之源”的懼意,怎么著都從神中無法汲取。
孟傳左思右想,甚至回憶起前世看過的恐怖片,皆是沒有感覺.
無論是有實體的喪尸,亦或是島國靈體鬼怪。
自己現在一拳下去能打爆一隊加強連,根本沒有“怕”這個字兒存在。
至于生死之前,孟傳亦是無甚感觸。
一方面性格如此,雖然現今他的行事趨于茍道。
但骨子里,仍然是不知懼怕為何物的“莽夫”。
另一方面,不提武道進境,身體異變帶來的壽命提升。
光憑【一證永證】的第一項作用,歲月不留痕。
孟傳感覺,自己活個三四百歲輕輕松松.
事已至此,他只好行大逆不道之舉了
他心中沉寂下來,默想著親人朋友一個接著一個嘎掉.
闔上雙目,心神沉入記憶長河。
恍惚間,一個個親切的面容和自己打招呼,浮現又淡去.
時光如刀,將生命逐一剜掉。
在思維之中,數百年后重返永安。
平安中學內的老師,正眉飛色舞講著“當年那位武道傳奇”。
臺下學生卻只當神話故事聽。
他站在人群最后,無人識得這張年輕面孔,竟是故事主角.
昔日把酒言歡的親友,墓碑上的名字已被風雨侵蝕大半。
曾并肩作戰的同袍,亦是早已化為黃土一捧。
熟悉的一切,都變成歷史書上冰冷的鉛字
最后,整個世界僅剩下自己一個人獨自長生。
后來的晚輩沒有人認識他,身邊的好友屆化為枯骨
長生成了最殘忍的詛咒。
這一刻,孟傳在孤獨中,感受到了真正的“懼意”。
意識在無盡孤獨中徘徊,胸口靈臺處忽地傳來刺痛。
一縷灰霧狀能量自精神深處抽離,如毒蛇般纏繞而上。
他清晰感知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血液因懼意而微微發冷。
那灰霧逐漸凝實,終化作一枚布滿詭異紋路的種子。
在道心雷光映照下不安顫動著,被強行錨定在靈臺角落。
這股灰霧逐漸逸散出體表,飄飄蕩蕩環繞周身,將周身環境蕩漾的陰氣森森。
嗡——!
隨著整個人氣勢外放,武道意志化為無形大手,如同掌中乾坤,將周身異象驟然收束。
腦海面板中,又有一段玄妙文字凝聚而出。
他望向面板,此番已然功成!
在核心法欄目,又多出來一門法決。
【道心種魔·恐懼篇:待融合】
孟傳心喜,看來自己所想完全沒錯。
所謂靈臺種魔九章篇,正是道心種魔·根本篇,所欠缺的九門法決。
冥冥之中,孟傳明悟融合方法。
勾動心神,拖動此法至【道心種魔·根本篇】上。
孟傳的腦海中涌現出大量相關感悟。
他就地盤坐。
手心、腳心乃至頭頂百會穴朝上,化作五心朝天狀。
氣息調節完畢,精神力高度集中,孟傳心神沉入靈臺。
只見道心雷種綻放出無形正氣,如蛛網般,將角落的灰霧種子層層包裹。
魔種紋路逐漸消融,被道心緩緩吞噬。
隨著最后一絲灰霧被轉化,道心虛無散發著淡藍色的氣團周身,浮現一道暗紫紋路。
【道心種魔·恐懼篇】面板文字劇烈震顫。
【是否融會貫通】六個大字,悄然浮現。
“勢必的,給我融!”
霎時,靈臺清光大作!
體內,道心表面浮現出細密魔紋。
恐懼之種在其內沖突脹大,陰陽交融間,竟隱隱傳出刺耳雷鳴之聲。
道心在裹挾孟傳的意志與堅守,與對方相互沖突融合。
孟傳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絲絲奇異力量自周身匯聚。
正是此法之精髓,在矛盾的碰撞中,捕捉潛藏在肌體、心神之中的強大力量!
體外,孟傳手底下也不閑著。
許久未現的種魔真氣肆意揮灑,在拳腳中連攜成一片,無法言喻的恐怖氣勢。
隨著融合接近尾聲,氣勢與意志逐步攀升,他略有所悟:
【恐懼】并非軟弱,而是直面孤獨與失去的勇氣。
真正的力量源于接納情感矛盾,以道心為根基,將懼意化為淬煉精神的薪火。
道心為陽,九種情緒力量為陰。
在陰陽碰撞中,催生超越極限的潛能。
此法的妙處,正是以煌煌大勢把握整體,統御九種情緒力量。
【以情為刃,斬己證道】!
寂靜無人的深夜里,孟傳的心智逐漸超脫。他在谷底肆意暢游,無形磁場把控住一切,所過之處,山風相隨草木相伴。
待情緒宣泄一空,腦海中湊巧傳來提示。
【道心種魔:第一層(90%)待破限】
【破限特質:?】
“功法完整度(5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