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賓館臨時辦公室,窗外雨絲微密。
馮琪峻坐在辦公桌前,手里拿著一份剛送來的報告,眉頭微皺。
“確定了?”他抬頭看向站在對面的劉建華。
劉建華點點頭:“執法隊那邊剛確認,抓到了在工地動手腳的人。三個陵城來的,供認不諱。說是受一個叫孔兵的人指使。”
馮琪峻放下報告,指尖輕輕敲擊桌面。
孔兵?
這個名字他從未聽過。
南城工作組進駐前,他詳細研讀了所有相關材料,包括南城的政商關系網,卻從未見過這個名字。
“陵城人?”馮琪峻皺眉,“他們的口供可靠嗎?”
劉建華拿出一份記錄:“其中一個人交代得很詳細。他們是專程過來搞破壞的,目的就是要給眾興公司制造麻煩。”
“為什么?”
“不清楚具體原因。但他說孔兵有個副手叫禿子,是這次行動的直接指揮。執法隊那邊已經申請了跨市協查。”
馮琪峻靠在椅背上,閉目思索。
事情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卻也越來越令人困惑。
來南城之前,省里交代的是調查陳慶和眾興公司在拆遷項目中的問題。
現在卻冒出個陵城的孔兵,專門跑來南城搗亂。
這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系?
“把我們收集的楊鳴資料拿來。”馮琪峻睜開眼,說道。
劉建華從旁邊的文件柜里抽出一個厚厚的檔案袋,放在桌上。
馮琪峻打開檔案,里面是工作組這幾天收集的全部資料。
從楊鳴早年在南城的經歷,到眾興公司的發展軌跡,再到各類財務報表和項目審批文件。
馮琪峻一頁頁翻看,臉上平靜無波,眼神卻越來越凝重。
表面上看,楊鳴是個標準的商業奇才。
從大都會建筑工程起家,憑借過人的商業頭腦和執行力,一步步擴大規模,最終成為南城建筑業的翹楚,并成功轉型房地產。
從資料上看不出任何污點,納稅記錄完善,項目審批程序規范,員工社保繳納率高于行業平均。
即使是在拆遷這樣敏感的領域,也沒有明顯的違規證據。
太干凈了!
干凈得不自然。
馮琪峻翻到一頁關于楊鳴人際關系的分析。
韓龍集團的名字躍入眼簾,他停下來,仔細閱讀。
片刻,他合上這部分資料,拿起另一份文件。
陳慶的名字多次出現。
南城副市長陳慶,負責城建口,與楊鳴有密切往來。
兩人不僅在公開場合多次同框,私下也有頻繁接觸。
馮琪峻的手指在陳慶的名字上停留了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曾經志同道合的摯友,如今卻站在了截然不同的立場上。
他想起幾天前在九龍山的對話,陳慶滿臉世故圓滑的模樣與記憶中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判若兩人。
陳慶變了,馮琪峻早就知道。
但他還是無法理解,為什么陳慶會與楊鳴這種人走到一起?
陳慶雖然已經融入了權力游戲,但以他的背景和地位,本不需要與楊鳴這種人如此親近。
除非……
馮琪峻放下文件,站起身走到窗前。
雨勢漸大,窗外的城市輪廓在雨幕中變得模糊。
他的思緒飄向更遠的地方,誰引薦了楊鳴給陳慶?
陳慶雖然變了,可是他骨子里還堅守著某些東西,他做事不可能毫無底線。
誰有這個能量?
這個人必定位高權重,或者有特殊背景。
而且,此人極可能是整個拼圖中的關鍵一塊!
馮琪峻轉身回到桌前,翻到楊鳴的社交關系那頁,仔細查看每一個名字。
名單很長,但沒有一個人有足夠份量牽線陳慶。
“小劉。”他叫住準備離開的下屬,“查一下楊鳴和陳慶是怎么認識的。具體時間,場合,尤其是中間人。”
劉建華點頭記下:“組長懷疑這里面有問題?”
馮琪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不覺得奇怪嗎?一個商人,哪怕再成功,與一個副市長之間的關系,通常也只是公事公辦。但陳慶與楊鳴,明顯超出了這個范疇。”
劉建華沉思片刻:“會不會是楊鳴私下許諾了陳慶什么,又或者他們有什么權錢交易?”
“很可能。”馮琪峻點頭,“還有,深入調查一下孔兵。為什么一個陵城的人,會對南城的眾興公司如此‘關心’?這兩個人之間,到底有什么我們不知道的聯系?”
劉建華離開后,馮琪峻重新坐下,目光落在桌上攤開的南城地圖上。
這座表面平靜的城市,似乎隱藏著比他想象中更加復雜的關系網。
腳手架事故、陵城的孔兵、南城的楊鳴、以及他的老同事陳慶……
這些看似分散的點,馮琪峻隱約感覺它們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只是他尚未找到那根連接的線。
他拿起楊鳴的照片,那是從某次商業論壇上截取的。
照片中的年輕人西裝革履,表情沉穩,眼神中透著一種超出年齡的老成。
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
馮琪峻放下照片,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中間人”三個字,畫了個問號。
他合上筆記本,感到一陣疲憊。
這個案子遠比他預期的復雜。
他原以為只是一個常規的**調查,沒想到牽扯出如此多的暗流。
而他,似乎才剛剛觸及這片深水的表面。
雨聲漸大,敲打著窗戶。
馮琪峻看著窗外的雨幕,思緒仍在奔涌。
南城的水,究竟有多深?
而陳慶,又已經走到了哪個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