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與眾不同的賢貴妃
雍華宮。
一路來到雍華宮門外,皇帝的心情已經好了很多,伸手止住了要行禮的宮女,輕手輕腳的走了進去。
一進門,皇帝便看到了院中的賢貴妃那胖墩墩的背影,雖然衣著華貴,但是穿在她的身上卻怎么也看不出半點貴氣來,尤其是賢貴妃嘴里還哼著不入流的山野小調兒,胡亂的擺動著胖嘟嘟的身體,更是看得皇帝差點樂出聲來。
賢妃特意叫人在宮院之中搭了一個棚子,此時正在棚子里下廚,面前的那口鍋里有些許油煙冒出,不知又在烹飪著什么好東西。賢貴妃是出了名的好吃,不然也不會胖到如此地步,跟剛入宮時判若兩人。
皇帝不讓一旁侍候的宮女出聲,悄悄走到了賢妃身后,賢妃竟然依舊沒有發現,眼里只有面前鍋里的美食。
“愛妃這是又做了什么好東西啊?”皇帝伸長了脖子,想要看到被賢妃擋在身前的美味。
“哎呀!陛下您嚇了我一跳!”賢貴妃轉頭看是皇帝,嗔怪一句,毫不在意的繼續說道:“您快坐,好吃的馬上就出鍋了,您也嘗嘗妾身入宮之前最愛吃的小吃!”
“嗯。。。好香啊!”皇帝沒看到,只是深深地嗅了一下,果然香氣濃郁,皇帝回身坐在旁邊的小桌旁催促道:“愛妃快快將美食盛來,給朕嘗嘗!呵呵呵!”
“來了來了!”賢妃將鍋中的吃食盛在了盤子中,放到皇帝面前小桌子上,手里還拿著鏟子,站在一邊期待的看著皇帝。
“嗯。。。”皇帝夾起盤中的美食看了看,咬了一口,仔細的品味了一下道:“味道清甜,這東西。。。叫什么名字啊?”
賢妃拿著鏟子得意的笑道:“哈哈,好吃吧?這個呀,叫茯苓餅,村里的老人們過年的時候才做那么一回,妾身嘴饞,就偷偷學會了,這可是妾身進宮之前最愛吃的小吃食了。沒想到陛下也喜歡吃,那妾身再去多做一些來!嘿嘿!”胖墩墩的賢妃也不等皇帝回答,便再次轉過身去忙活起來。
皇帝笑道:“好好好,愛妃再多做一些來,朕喜歡!呵呵呵!”皇帝又咬了一口,滿意的點點頭,又問不遠處忙活起來的賢妃道:“愛妃啊,你下廚。。。為何不去內膳間,而非要在這宮院之中啊?”
賢妃擺弄著手里的吃食下鍋,頭也沒回的和皇帝閑聊道:“哎呀,陛下您不懂,這內膳間里做出來的東西啊,看著是像模像樣的,其實根本就沒有煙火氣。而且您也知道妾身出身低微,妾身在內膳間里還要守各種規矩,弄得妾身渾身都不自在,還哪能下廚啊?所以妾身才命人在院子里搭了這個棚子,嘿嘿!”
皇帝笑道:“呵呵呵,你呀!你這么沒規沒矩的在宮院之中搭個棚子,你就不怕。。。皇后怪罪下來嗎?”
賢妃回頭笑道:“沒事兒,皇后娘娘大度,一般不管妾身的!嘿嘿!”
“哦?哈哈哈!”皇帝稍一想就明白是皇后懶得管她,大笑起來。皇帝畢竟上了年紀,笑過之后也有同感,點了點頭道:“嗯。。。這宮里的規矩甚多,確實讓人不甚自在,還是愛妃你懂得生活啊!”
“是吧陛下?嘿嘿!”賢妃轉頭憨憨的一笑,繼續擺弄著鍋里的吃食。
趙成見皇帝和賢妃相談甚歡,氛圍融洽,便揮揮手吩咐伺候的宮女,自己也站在了遠處,將這里留給了皇帝和賢妃二人獨處。
19、六宮之主
正陽宮。
皇后李氏正襟危坐在殿內喝茶,身穿藍袍的掌事大宮女青芝低頭快步走了進來。
青芝施禮說道:“娘娘!陛下剛剛去了雍華宮,應該。。。不會來咱們正陽宮了。”
正陽宮掌事大宮女青芝是皇后娘家陪嫁過來的,比皇后小幾歲,從小便跟在皇后李氏身邊伺候,是李氏最信重的人。其人還算聰敏,卻因為長相平平,而沒有得到皇帝的青睞,所以一直跟在皇后李氏身邊做掌事宮女,哪怕如今四十多歲的年紀早已超過了宮里的規定,也沒人敢提起此事。
皇后說道:“知道了,賢妃應該是又在鼓搗什么民間小吃了吧?”
青芝答道:“娘娘猜的沒錯,聽雍華宮的宮女說,賢妃做的是個叫什么茯苓餅的小吃食。而且奴婢還聽說,賢妃為了不想守內膳間的規矩,特意命人在雍華宮的院子里搭了個下廚的棚子,陛下見了,也只是一笑了之,并未怪罪。”
“呵!”皇后輕笑一聲,有些感嘆的說道:“陛下這些年對賢妃可真是越發的好了!既然陛下見了都沒有怪罪,那本宮就更不好說什么了。”
青芝想了想,說道:“奴婢覺得,陛下應該是見多了大門大戶的門閥貴女和宮廷禮儀,可能是覺得這小門小戶出身的賢妃沒什么心眼兒,好相與罷了。”
皇后放下茶杯,說道:“嗯,你這話說的倒是沒錯。賢妃進宮這么多年了,也沒給陛下生個一兒半女的,又沒什么歪心思,就長了一個吃心眼兒。既然陛下看她順眼,本宮也懶得管教,就權當是本宮給陛下留個舒心的地方吧。”
青芝施禮說道:“娘娘真是胸懷寬廣!”
皇后想了想,問道:“嵐妃那個賤人,最近怎么這么安靜?就沒出什么幺蛾子么?”
青芝說道:“回娘娘,自從寧王出京以后,嵐妃就去過兩次雍華宮,和賢妃學了點廚藝,除此之外,嵐妃一直都待在自己的宮里,最近還真沒什么動靜。”
“哦?”皇后抬眼看了一眼青芝,想了想便明白了,不屑的說道:“哼!這個賤人想得倒是長遠!”
青芝不懂,微微抬頭看著皇后問道:“娘娘此話何意?”
皇后說道:“那個賤人這是想借賢妃那個沒心眼兒的討陛下歡心,日后老九回朝,還能替老二拉攏老九。只可惜打錯了算盤,她根本就不知道老九的性子,更不知道陛下為何會對賢妃如此寬容。”皇后又喝了一口茶,輕哼一聲,繼續說道:“哼,可惜嵐妃的這點小伎倆啊,注定是徒勞無功!”
青芝依舊不解的問道:“娘娘的意思是。。。陛下對賢妃格外寬容,并非只是因為她的出身不同嗎?”
皇后放下茶杯,說道:“你呀,和嵐妃一樣,對陛下的心思還是不夠了解。賢妃當年和惠妃兩人興趣相投,情同姐妹,最是交好,惠妃生老九難產死后,老六和老九就寄養在了賢妃的膝下。老九就不提了,難道你忘了當年陛下是如何對待老六的嗎?老六聰明絕頂,那可真稱得上是陛下的心頭肉啊!愛屋及烏,陛下如今對賢妃如此寬容,一小半是因為陛下上了年紀,也有一小半是因為惠妃,但多半還是因為老六少時曾寄養在賢妃膝下而已。那個時候的嵐妃,正一門心思的在和越嬪爭風吃醋呢,眼里只有越嬪,根本就看不到這些。”
“原來是這樣,娘娘真是慧眼!”青芝了然,想了想,又說道:“哎!說來也可惜,越嬪當年那般受寵,膝下又沒有皇子,要不是犯了錯事,嵐妃又豈能有今日這般囂張?娘娘也就不用這么費力的盯著她了。”
皇后說道:“哼!嵐妃進宮這么多年,除了賢妃那個蠢女人,這后宮里的嬪妃們誰不知道她嵐妃是個什么貨色?那個賤人當年那般嫉妒越嬪,想來越嬪之事,恐怕也和她脫不了干系。”皇后再次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繼續說道:“越嬪究竟是不是真的犯下了錯事,本宮可是不敢斷言。”
青芝聽皇后這么說,想了想說道:“聽娘娘這么一說,奴婢也覺得那件事有些蹊蹺了。奴婢記得,當時奴婢恰巧路過初云宮,遠遠的看到陛下進了初云宮,和陛下一起的。。。好像就是嵐妃。”
皇后說道:“都是些陳年舊事了,即使知道越嬪的事是那個賤人在使壞,如今也找不到什么證據了,于本宮沒有用處,不提也罷。”皇后頓了頓,問道:“對了,老二是不是已經回京了?”
青芝答道:“是的娘娘,寧王前幾日便已經回到京都了。”
“哼!這個沒規矩的東西,跟嵐妃那個賤人簡直是一個德行!”皇后罵了一句,倒不光是因為寧王與太子爭儲之事,也是因為皇家有規矩,皇子出門回京拜見皇帝之后,要到后宮拜見嫡母皇后。皇后很看重這些規矩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