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之上。
李祺望著京城華蓋殿中發生的這一幕,頗為感慨,永樂皇帝朱棣,實在是有明一朝最優秀的皇帝,甚至在許多方面超越了他的父親朱元璋。
這種優秀不是軍事和政治,而是眼界以及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
若是在洪武時期,絕不可能有鄭和下西洋這樣的盛事。
李顯穆說的海運這些事,也絕不可能實行。
明朝的海禁政策是一以貫之的。
市舶司,中華帝國通往海外貿易的機構,自唐朝末年就存在,宋、元二朝,為朝廷帶來了累累稅收。
洪武三年,朱元璋罷太倉黃渡市舶司。
洪武七年,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廣東廣州三地市舶司。
洪武十四年,因為倭寇猖獗,又下令禁止海民私通海外諸國。
洪武二十三年,再次發布“禁外藩交通令”。
洪武二十七年,為徹底取締海外貿易,又一律禁止民間使用及買賣舶來的番香、番貨等。
洪武三十年,再次發布命令,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大明就這樣走向了寸板不許下海的時代。
或許有人奇怪,那為什么朱棣敢違反祖制派遣鄭和下西洋呢?
因為朱元璋允許朝貢的對外交往存在,朱棣就是通過這點繞開了祖制。
暫且不說朱元璋禁海的原因。
可關鍵問題只在于,海禁禁的住嗎?
禁不住!
官方不讓搞,無非就是走私。
利益全讓走私的拿走了,朝廷不僅不得利,還讓老百姓怨恨朝廷不給他們活路。
朱元璋最大的問題有三個。
第一、他覺得所有人真的會聽他的。
第二、他覺得自己不會錯。
第三、錯了永遠不承認,一定要甩鍋。
于是他經常一拍腦袋,做這些一點用沒有,最后死鴨子嘴硬不認錯的事情。
比如出了名的大明寶鈔,再比如給官員的俸祿,再比如上邊的禁海,不勝枚舉。
他在建立大明后所實行的各種經濟政策,如果讓李祺給一個評價的話,就只有一句話“肯尼迪坐敞篷車——腦洞大開。”
如果要給一個建議的話,那只有——“建議去玩CK3明朝MOD,然后開掛把忠誠度拉滿,再加上一個尤里的心靈控制,就能100%成功按照所想去執行。”
李祺穿越后,從頭到尾見證了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但一句諫言都沒說過。
因為他穿越過來,能說得上話的時候,已經是洪武二十七年。
如果是洪武三年,李祺有信心讓朱元璋改變主意,洪武二十七年的朱元璋,反駁他已經實行了二十多年的政策?
找死呢?
真把駙馬身份當成免死金牌了?
李顯穆在永樂年間出仕,真是太幸運了。
朱棣不僅僅有雄壯的武功,有壓服四夷的大愿,還有超越時代的眼界,并且很愿意接受新的東西,對海洋沒有畏懼。
最重要的是!
現在大明還是剛剛建立的時候,沒有后世激烈到極致的黨爭,內部沒有漕運的利益集團,皇權強勢到足以開拓各種新政策。
而朱棣很愿意這樣做。
因為在他的心里,始終存有和太祖皇帝一較高下的心思。
這是改變大明最好的時代!
只可惜李祺他不能下場代打,很多東西也不能透露出去,否則不用多久,一百年他就能讓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
現在的話,李祺盤算了一下,“兩百五十年,到崇禎時代,讓大明揚威四海,應該差不多,三百年,讓大明成為日不落帝國,應該沒問題。
五百年,建立一個真正的全球大帝國,應該是可以的。
不過李氏要一直能攫取最高權力才行,希望后邊的明朝皇帝配合一下,要不然只能讓他們圣天子垂拱而治了。
但是我要怎么能不斷的影響家族,告訴家族一些關鍵的信息呢?
比如解決大明的錢荒問題,日本的石見銀山銀礦就在朝鮮對面,交通便利,儲藏量大,開采至1923年才結束,是日本最大的銀礦,鼎盛期產量占全球白銀總量的30%,這么多的白銀如果流入中原,通貨緊縮的狀況暫時就能緩解一點。”
大多數人都知道通貨膨脹,簡直來說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而通貨緊縮簡單理解就是錢越來越值錢。
可這絕不是一件好事,而是遠比通貨膨脹更可怕的事情。
因為輕度的通貨膨脹是有好處的,錢不值錢就會讓老百姓把錢花出去,投資、消費,這是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兩駕,繼而降低失業率,促進經濟循環,整個社會的財富會不斷增長。
中國因為缺少貴金屬,數千年來一直都困頓于通縮,直到明朝隆慶開海,大量的海外白銀流入,才大大紓解了錢荒難題,這也是張居正能夠實行“一條鞭法”,以白銀交稅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攻擊“一條鞭法”導致官逼民反。
這其實不是抹黑,而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因為后期由于外交關系惡化,導致再沒有大量白銀流入大明,于是白銀的價值立刻高漲,但是交稅還是按照原先的白銀數額來交,相當于老百姓要交過去兩倍以上的稅。
但那個時候的張居正早就死了許多年,無論如何都不能將這些事怪罪到他的頭上,只能說后來的大臣不懂得按照實際調整政策。
從后世而來的李祺,認為讓一個帝國繁榮的東西,只有三樣——“黃金、劍、經書。”
黃金便是金融系統。
劍便是軍事系統。
經書則是統治帝國的意識形態。
很可惜,大明的經書有問題,現在李氏已經著手改變,按照現在的速度來看,大約一百年就能出效果。
大明的劍也有問題,對軍事技術、裝備的投入和重視程度還不夠。
至于金融系統,那是完全沒有,也不可能有。
在君主**國家,皇權沒有約束,濫發的交子和大明寶鈔,就是紙幣這種信用貨幣的注定下場。
因為信用貨幣的基礎是中央政府的信用,古代官府有信用嗎?
它發行的國債你敢買嗎?
今天你買了國債,明天就抄了你的家,不用還了。
在李祺看來,想要在大明的基礎上,建立現代文明國家,只有兩種辦法,第一是君主立憲,第二就是李氏獨裁,畢竟哪個后世子孫要是敢搞事,他直接一道雷劈死他。
【李氏家族第一任家主,李祺,死亡結算獎勵,請查收。】
突然一道聲音在李祺的耳邊響起,“終于結算成功了,我都死四五年了,這系統效率也太慢了。”
他等待這個獎勵已經太久了。
作為李氏家族的第一代家主,系統真正的持有者,而且李祺自然他穿越的時間雖然只有十幾年,但還是頗為成功的,影響了大明的方方面面,應該給一個很不錯的獎勵。
【你是李氏家族真正的始祖,你的一生充滿著傳奇故事的跌宕,你是當世的圣人,亦深切影響未來的局勢,明王朝將因你而改變走向,在這場五百年世家的建立進程中,你為家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國為家亦或個人,你的表現無可挑剔,你的智慧和勇氣永昭史冊。】
【你獲得了地階道具:窺天寶鑒。
窺天寶鑒:(奪天地之造化,以照人世間)】
一枚由整塊靈玉琢磨而成的鏡子悄然出現在李祺掌中,入手溫潤如暖陽初融,內里卻又沁出絲絲縷縷的清涼之意,仿佛月魄凝脂。
在鏡子上附著著一支同質同源的玉簽,形如一片微縮的青霞,約莫一掌長短,二指并寬,通體瑩潤無瑕,與寶鏡渾然一體。
鏡面并非死物,其上如有薄霧般的光靄在無聲流淌,光暈流轉間,時明時滅,透著一股不染塵埃的空靈仙韻。
“這是?明朝的地圖?”
李祺伸手往鏡面點去,便見到其中竟然有一片光亮,恰好是明朝地圖的輪廓。
“能夠放大和縮小。”
李祺熟練的操縱著,放大后甚至能夠看到一座座城池,縮小后則是全世界,相當于一幅世界地圖。
李祺又取下那枚玉簽,恍然道:“原來這個寶鏡是這個效果。”
這件道具的效果相當的霸道。
李祺手中的玉簽是賞賜給子孫的。
在寶鏡上,會產生許多信息,這些信息五花八門,有礦產資源、有軍事情報等等。
每年正月初一,李氏子孫持這根玉簽,而后念誦一段祭詞,窺天寶鑒會浮現出一些信息,李祺可以從中挑選一個信息傳到玉簽上。
除了每年正月初一之外,李祺也可以自己花費一筆不斐的香火值,來傳遞一些情報,都限定在六個字,根本不同情報的重要程度,花費的香火值不同。
比如他如果只傳遞一個“甘肅大旱未報”的信息,大概有20、30點香火值就夠了,但如果想要傳遞“日本有白銀礦”的信息,可能把現在所有的50點香火值都填上去,都只夠一個零頭。
按照這個設計,這件道具基本上沒打算讓他用幾次自主傳遞,主要還是第一項能力。
每年一個超級情報!
在李祺看來,這也相當合理,若非限制這么大,地階道具的等級根本就配不上它,它應該是天階道具才對,甚至超天階道具!
實際上每年只有一項超級情報,這已經相當的不得了,他完全可以借此來影響未來的走勢和選擇。
最簡單的,“洪熙元年帝崩”,這六個字,就足以讓李顯穆提前準備很多事情了。
“有了這件道具,每一代李氏家主都是三分之一個穿越者,這要是三百年還建立不了日不落帝國,就該被罵廢物了。”
“去。”
李祺望了一眼人間,見到李顯穆已然出了皇宮,正坐在馬車上,立刻將玉簽丟了下去。
李顯穆正坐在馬車上,沉思著今日在宮中所說,這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次完美的御前對答,想要達成的所有目的,都達成了。
“接下來要做的就只有三件事,升官、搞掉政敵、壯大家族。”
“嗯?”
突然出現在手中的玉簽將李顯穆嚇了一跳,縱然以他的沉穩都差點把東西扔出去。
下一瞬,一道訊息傳到腦海中,他才安靜下來。
“父親!”
李顯穆摩挲著手中玉簽,沉聲道:“兒子會好好使用這件神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