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時節的京城已落過三場細雪,鉛灰色的云層如浸了水的棉絮,低低壓在靖安侯府巍峨的歇山頂飛檐上。后園西側的“聞梅閣“卻似一方被時光熨帖的暖玉,琉璃瓦縫里殘留的雪粒映著室內融融的火光,將窗欞上糊的云母紙烘得透亮,仿佛一塊溫潤的羊脂玉。閣內金磚下的地龍燒得正旺,銅鑄狻猊香爐里沉水香正吐著青灰色的煙縷,那煙縷并非筆直上升,而是如靈蛇般扭曲盤繞,絲絲縷縷纏上梁間懸掛的翡翠瓔珞,與窗外透過雕花槅扇飄來的臘梅冷香絞成纏綿的氣息,熏得滿室珠翠環繞的貴女們雙頰泛起薄酡,連眼角眉梢都似蒙了一層朦朧的暖霧。
林薇踏入聞梅閣時,袖中暖手爐的余溫正透過月白色云錦斗篷滲出來。她下意識地抬腕,指尖拂過鬢邊那支赤金點翠步搖——簪頭是一只振翅欲飛的鳳凰,用細如發絲的赤金線勾勒輪廓,翅膀上鑲嵌的點翠羽毛在燭火下流轉著湖藍色的光澤,尾羽處綴著三顆圓潤的東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搖曳,每一次晃動都折射出細碎的光芒。這具身體的原主蘇卿顏偏愛素雅,這件石青色蹙金雙繡纏枝蓮紋夾襖還是三日前秋菊從箱底翻出的舊物,衣料是江南織造進貢的云錦,面上用赤金和銀線繡著纏枝蓮紋樣,針腳細密得幾乎看不見線頭,蓮瓣邊緣還用珍珠粉勾勒,在光線不足處也隱隱發亮。腰間系著的藕荷色攢珠軟緞宮絳上,墜著那枚羊脂玉雙魚佩——玉質溫潤得如同浸在溫水中的月光,雙魚交頸處的紋路被歲月摩挲得異常光滑,那是原主生母留下的遺物,林薇第一次摸到它時,竟從冰涼的玉質中感受到一絲若有似無的暖意。
主位上的柳氏身著寶藍色緙絲團壽紋褙子,那褙子的面料在燈光下泛著深沉的光澤,上面用金線緙出細密的團壽紋樣,每個壽字中間還嵌著一顆小小的紅寶石,遠看如繁星點點。她頭上戴著赤金鑲紅寶石的抹額,抹額中央是一塊鴿血紅的寶石,呈橢圓形,切割得極為規整,在燭火下折射出深邃的紅光,仿佛一滴凝固的血。柳氏見林薇進來,嘴角揚起恰到好處的笑容,眼角的細紋卻因刻意繃緊而微微抽搐,那笑容像極了林薇前世在商場上見過的對手——表面溫和,眼底卻藏著審視的鋒芒。“卿顏可算來了,“柳氏的聲音帶著刻意的溫婉,手中捻著的紫檀木佛珠發出輕微的碰撞聲,“今日雪光正好,你妹妹婉柔特意備了詩會,說要請姐妹們賞梅品詩。“她口中的“妹妹“二字咬得格外親昵,目光卻如探照燈般掃過林薇腰間的雙魚玉佩,那眼神讓林薇想起前世職場上被同事覬覦項目獎金時的目光。
“讓母親和妹妹費心了。“林薇斂衽行禮,垂下的眼簾掩去眸底一閃而過的冷意。她注意到柳氏今日涂的口脂是時下流行的“石榴嬌“,顏色明艷卻略顯俗氣,與原主生母常用的“天水碧“螺子黛形成鮮明對比。這具身體的記憶告訴她,柳氏三年前嫁入靖安侯府后,便帶著庶女蘇婉柔步步為營,而眼前這場詩會的請柬用的是杭州細棉紙,邊緣描著銀線冰梅紋,封口蓋著一枚藕荷色“婉柔“小印——那印泥是用胭脂混合阿膠特制的,顏色柔和卻經久不褪,分明是在向京中貴女圈宣告庶女的崛起。作為頂著“蘇卿顏“身份的現代靈魂,她太清楚這場“雅集“背后的算計——無非是想在眾目睽睽下,用“才疏學淺“的罪名把原主這個嫡女拉下馬。
蘇婉柔適時從鋪著錦緞軟墊的梨花木椅上起身,她身上的藕荷色蹙金繡玉蘭氅衣是柳氏特意命人趕制的,衣料是從波斯商人那里買來的貢緞,手感絲滑如流水。氅衣上用同色的絲線繡著朵朵玉蘭,花瓣邊緣還用金線勾勒,顯得格外精致。她腰間系著的那枚羊脂玉佩成色極佳,玉質通透得幾乎能看見內部的云絮狀紋理,林薇甚至能從這具身體的記憶里檢索出,那是柳氏昨夜從自己陪嫁的妝奩里取出的壓箱底物件,據說曾是某位貴妃的賞物。“姐姐快坐,“蘇婉柔的聲線甜得像新熬的蜜糖,舌尖輕輕抵著上顎發出的尾音帶著刻意的嬌憨,指尖卻在扶林薇落座時暗中用力,那力道讓林薇肩骨微微一沉,“母親特意命人焚了江南貢來的龍涎香,說姐姐在江南時慣聞這個。“
龍涎香的甜膩氣息瞬間涌入鼻腔,那香味濃郁得仿佛要將人溺斃,林薇胃里一陣翻涌,幾乎要作嘔。作為一個聞慣了現代香水清淡氣息的職場人,這種過于馥郁的香味讓她極不適應。但她很快捕捉到柳氏眼底一閃而過的算計——原主生母生前最厭龍涎香的甜膩,偏愛的正是此刻香爐里沉水香的清苦。這對母女連這種細節都要拿來做文章,無非是想暗示她“數典忘祖“,暗示她這個嫡女不如庶女貼心。
“有勞母親記掛,“林薇不動聲色地拂開蘇婉柔的手,指尖無意間觸碰到對方手腕上的赤金鑲玉手鐲,那鐲子觸手冰涼,刻著繁復的纏枝蓮紋,明顯是新打制的。她順勢坐在窗邊正對老梅的酸枝木椅上,那椅子的扶手被歲月打磨得光滑溫潤,椅背上雕刻的梅蘭竹菊圖案清晰可見,甚至能看見竹節處的細微紋理。“只是近來總覺得龍涎香過于馥郁,倒是這沉水香的清苦,更合冬日意境。“她話音剛落,便見柳氏端著茶盞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那茶盞是定窯白瓷,外壁刻著纏枝蓮紋,釉色溫潤如玉,杯中茶湯晃出幾滴,落在月白色的桌圍上,洇出一小片深痕,如同宣紙上暈開的墨點。這細微的破綻落入林薇眼中,讓她想起前世談判桌上對手不自覺的摸鼻動作——都是心虛的信號。
座中吏部尚書之女李嫣然立刻接話,她身著一身粉色挑線紗裙,裙擺上用銀線繡著纏枝牡丹,頭上梳著雙環髻,插著幾支珠翠花朵,其中一支與蘇婉柔頭上的珍珠步搖款式相似。“林大小姐剛回京城,許是還不慣北方香料的厚重。“李嫣然的聲音尖尖細細,像指甲劃過玻璃,“倒是婉柔妹妹,這聞梅閣布置得雅致,可見一番心思。“這看似打圓場的話,實則暗戳戳將林薇歸為“水土不服“的異類。林薇抬眸掃過李嫣然胸前晃動的珊瑚瓔珞,那瓔珞由數十顆大小不一的珊瑚珠串成,顏色鮮紅如血,與她臉上過于殷勤的笑容形成詭異的搭配。
秋菊適時上前,她身著青綠色比甲,內搭白色素紗襦裙,頭上梳著雙丫髻,插著兩支銀質小梳。這個自小跟著原主的丫鬟此刻眼神里滿是擔憂,瞳孔微微收縮,手指緊緊攥著袖口的邊緣,指節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她先是為林薇鋪上雪白的狐裘坐墊,那狐裘毛色純凈如雪,觸感柔軟得如同云端,然后又將暖手爐換了新的炭,爐蓋是鏤空的纏枝蓮紋,新添的銀霜炭燒得通紅,透過爐蓋的縫隙散發出暖意。林薇指尖摩挲著暖手爐上的紋路,腦子里卻飛速運轉:柳氏母女想玩“才學碾壓“的戲碼,那她就用二十一世紀的知識儲備,給她們上一堂生動的“版權意識“課。她注意到秋菊在換暖手爐時,故意將爐蓋扣得格外緊實,那細微的“咔噠“聲像是在為即將開始的交鋒敲響前奏。
詩會在蘇婉柔的主持下按部就班展開。戶部侍郎家的三小姐身著杏黃色蹙金繡海棠紋襖裙,起身詠了首《雪后尋梅》:“昨夜瓊花降,今朝探梅蹤。疏枝映白雪,暗香入簾櫳。“詞句工整卻流于平淡,像極了職場中那些中規中矩卻毫無亮點的周報。左都御史家的千金穿著月白色挑線紗裙,裙擺上繡著淡青色的蘭草,她填了闋《如夢令》:“昨夜雪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梅花開否?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聲音清越,意境也佳,引得眾人微微頷首,如同會議室里響起的禮貌性掌聲。林薇一邊聽一邊在心里給這些作品打分——勉強達標,卻毫無亮點,難怪柳氏要祭出抄襲這步險棋,就像瀕臨破產的公司試圖用盜版產品挽回頹勢。
蘇婉柔顯然也察覺到氣氛平淡,她先是用帕子輕拭嘴角,然后向柳氏遞去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那眼神快速而隱秘,眼皮只微微一抬,嘴角勾起的弧度也只有一瞬,卻被林薇敏銳地捕捉到。她示意侍女呈上紫檀木托盤,那托盤四角包著黃銅,上面雕刻著纏枝蓮紋,盤內鋪著一層深紅色的絨布,顯得格外莊重。林薇注意到蘇婉柔接過灑金薛濤箋時,指尖因緊張而微微發白,指甲掐進了掌心,在皮膚上留下淡淡的月牙形痕跡,這細節讓她想起前世實習生交報告前反復摩挲文件邊緣的小動作——越是心虛,越愛做表面功夫。
“《詠梅》:瓊枝獨倚小庭東,冷蕊欺霜意自濃。“蘇婉柔刻意拔高的聲線帶著抑揚頓挫,舌尖抵著上顎發出的“濃“字尾音拖得過長,顯得有些刻意,“最是**清冷處,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最后一個“昏“字她學著戲文里的腔調,尾音帶著一絲顫抖,仿佛真的沉浸在詩中的意境里。林薇甚至能從這具身體的記憶里調出,柳氏上個月偷偷往翰林院送了五十兩銀子,想必是請了那里的老學究指點過發聲技巧。
“好!婉柔妹妹好才思!“李嫣然第一個拍手,她的手掌拍得又快又響,震得梁間懸掛的翡翠瓔珞發出清脆的碰撞聲,“尤其是'疏影橫斜'兩句,把梅花風骨寫得入木三分,我讀著都似聞到梅香呢!“她說話時身體前傾,脖子伸得長長的,像一只急于邀功的鵝。
“可不是嘛,“一位穿著寶藍色褙子的貴女附和道,她頭上戴著赤金鑲寶石的抹額,與柳氏的款式相似,“我瞧著比前幾日翰林院編修家公子作的詠梅詩還要好上三分,當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啊!“
柳氏臉上的笑容終于真切起來,她捻著佛珠的手指頓住,嘴角上揚的弧度恰到好處,露出一口整齊的白牙,那牙齒被常年飲用的茶水染得有些微黃。她輕輕拍了拍扶手,發出“篤篤“的聲響,像是在為女兒的表現打分。
林薇端起茶盞抿了口碧螺春,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讓她冷靜下來。作為前廣告公司創意總監,她對“抄襲“的敏感度堪比雷達。蘇婉柔詩里的“疏影橫斜水清淺“像根細刺扎在她現代職場人的神經上——這意象太經典了,經典到像極了前世大學選修課上背過的宋代詠梅名句。她記得那位詩人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終身不仕不娶,這兩句詩正是他詠梅的代表作。
“姐姐覺得妹妹這首詩如何?“蘇婉柔終于按捺不住,語氣里的挑釁像針尖一樣刺出來。她微微揚起下巴,眼睛看向林薇,睫毛上似乎還沾著剛才假裝動情時的水汽,那眼神讓林薇想起前世搶了她年度方案的同事,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眼底卻藏著得意。
“意境確有獨到之處,遣詞用句也算工整。“林薇故意頓了頓,看著蘇婉柔嘴角的笑意逐漸擴大,像一個即將吹爆的氣球,才緩緩拋出后半句,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整個聞梅閣,“只是蘇妹妹可曾聽過前朝林和靖先生的《山園小梅》?“
“林......林和靖?“蘇婉柔的聲線陡然變調,尾音向上揚起,帶著難以置信的驚恐,握著詩稿的手指瞬間攥緊,灑金箋在她掌心皺成一團,紙上的金粉簌簌落下,像下雪一樣。這反應印證了林薇的猜測——這對母女怕是只知佳句驚艷,卻沒查過出處,就像職場上那些只會抄襲照搬卻不知原作者是誰的抄襲者。
“正是那位以'梅妻鶴子'聞名的林逋林和靖先生。“林薇的聲音不大,卻像職場會議上直擊痛點的文書,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他有首《山園小梅》,其中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與妹妹詩中詞句何其相似。“
滿室嘩然。貴女們交頭接耳的聲浪像潮水般涌起,嗡嗡的聲音充斥著整個聞梅閣,如同蜂巢被捅破。李嫣然的笑容僵在臉上,嘴巴微張,露出半截牙齒,活像被按了暫停鍵的表情包。林薇注意到柳氏臉上的得意瞬間凝固,如同被突然降溫的糖水,指尖的佛珠“啪嗒“掉了一顆,那佛珠是紫檀木制成,滾落在金磚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又骨碌碌地滾了幾圈,最后停在一位貴女的繡鞋邊。
“你胡說!“蘇婉柔尖叫出聲,聲音尖銳得像指甲劃過金屬,臉頰因激動漲得通紅,從顴骨一直紅到耳根,像熟透的番茄,“天下詩詞偶有雷同,怎能憑兩句相似就污蔑我!“她說話時身體微微顫抖,胸前的珍珠瓔珞跟著晃動,發出細碎的聲響。
“污蔑?“林薇微微挑眉,這個表情她在無數次商務談判中用過,帶著三分輕蔑七分篤定,眉尾上揚的角度恰到好處,“秋菊。“
“小姐。“秋菊應聲上前,她的腳步沉穩,雙手捧著一本藍布封皮的線裝詩集,那書的封面邊角有些磨損,露出里面泛黃的紙頁,顯然是時常翻閱之物。這是林薇今早特意讓她從原主生母的陪嫁書箱里翻出的前朝文集,她甚至記得昨夜在現代記憶庫里檢索到,這版本的《山園小梅》收錄于北宋嘉祐年間刻本,字體古樸,紙質堅韌。
“前日整理母親遺物,在陪嫁書箱里發現了這個。“林薇刻意加重“母親“二字,目光如利劍般射向柳氏,看著她的臉色由紅轉白,再由白轉青,如同調色盤上的顏料被胡亂混合,“蘇妹妹不妨看看,這'疏影橫斜'究竟是哪家手筆。“
蘇婉柔顫抖著伸出手,她的手指細長,指甲上涂著鳳仙花染成的紅色,此刻卻因為緊張而微微蜷曲。她翻開詩集,泛黃的紙頁上赫然印著:“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字體是標準的宋刻本風格,橫平豎直,撇捺舒展,紙色陳舊,邊緣有些許蟲蛀的痕跡,分明是歷經歲月的孤本。她“啊“地一聲驚呼,像是被燙到一樣松開手,詩集“啪“地一聲合上,震起一陣微塵,在光束中飛舞。她踉蹌著后退,裙擺被椅子腿勾住,發出“刺啦“一聲輕響,撞得椅子發出“吱呀“聲響,在寂靜的聞梅閣里顯得格外刺耳。
“這定是巧合!“柳氏猛地起身,寶藍色的褙子下擺掃過桌面,將一個茶盞帶得傾斜,里面的茶湯潑灑出來,在桌圍上形成一片深色的水漬。她試圖挽尊的樣子像極了前世被抓包的抄襲者強行解釋“靈感碰撞“,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尖銳,“許是婉柔讀書時見過,無意間記下罷了!卿顏你身為姐姐,何苦如此咄咄逼人!“她說話時手指指著林薇,指尖因為用力而微微發顫。
林薇看著她,眼神像看一份漏洞百出的商業計劃書,冷靜而銳利:“母親此言差矣。林和靖先生的《山園小梅》乃詠梅絕唱,《全唐詩》《千家詩》等啟蒙讀本皆有收錄。“她頓了頓,目光掃過滿室貴女,那些貴女有的低頭假裝整理衣飾,有的交頭接耳,眼神卻時不時瞟向蘇婉柔,“蘇妹妹身為侯府小姐,啟蒙先生豈會不教?如今將古人佳句充作己作,被指出后卻以'巧合'搪塞——“她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莫非母親教導妹妹時,竟連'引經據典需注出處'的基本道理都未曾提及?“
“引經據典需注出處“——這八個字帶著濃濃的學術規范味道,卻被林薇用古雅的措辭說出,竟讓眾人覺得無比在理。柳氏被噎得說不出話,張了張嘴,卻只發出“嗬嗬“的聲響,像一條離水的魚。她只能眼睜睜看著周圍貴女們的眼神從懷疑變成鄙夷,有位貴女甚至忍不住用帕子掩住嘴,肩膀微微聳動,顯然是在偷笑。李嫣然更是恨不得把頭埋進衣襟里,她現在才明白,自己剛才的吹捧有多可笑,就像在給一個盜版產品瘋狂打call。
林薇不再看這對母女,轉而對滿室福禮,她的動作優雅而莊重,裙擺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展開又收攏:“今日之事純屬誤會。只是詩詞一道,貴在獨創。若人人皆以抄襲為能事,這詩會倒不如改叫'抄詩會'來得貼切。“這句帶著現代職場毒舌風格的吐槽,竟讓幾位貴女忍不住笑出聲,清脆的笑聲像珠子一樣散落在聞梅閣里,蘇婉柔的臉瞬間血色盡失,變得像窗外的雪一樣蒼白。
“林大小姐好口才!“李嫣然突然起身,她的粉色紗裙在起身時揚起一陣微風,裙擺上的銀線牡丹閃爍著刺眼的光芒。她臉上帶著破罐破摔的執拗,像是輸紅了眼的賭徒,“就算婉柔偶有疏失,你又能強到哪里去?有本事便當場作一首,讓我等瞧瞧嫡女真才!“
這正中柳氏下懷。她眼中重燃希望,身體微微前傾,寶藍色褙子上的團壽紋在燭光下晃動,像是一個個嘲諷的笑臉——就算能揭穿抄襲,難道還能當場作出驚世之作?要知道蘇婉柔那首詩可是請了翰林老學究潤色的!蘇婉柔也從柳氏身后探出頭,淚痕未干的臉上竟有了絲希翼,她用帕子擦了擦眼睛,指尖緊緊攥著帕子的一角,那帕子是湖藍色的,上面繡著白色的玉蘭,已經被她攥得皺巴巴的。
林薇卻在心里冷笑。作為前公司年會的即興演講冠軍,這種場合的“即興考核“她見多了。她起身走到窗邊,推開半扇雕花槅扇。槅扇上雕刻著梅蘭竹菊四君子,梅枝的紋理清晰可見,甚至能看見花瓣上的細微紋路。凜冽的寒氣夾雜著雪沫瞬間涌入,讓她瞬間清醒——眼前這鵝毛大雪、紅梅覆雪的景象,多像前世在紀錄片里見過的北國風光。雪沫落在她的發鬢上,立刻融化成細小的水珠,冰涼的觸感讓她打了個輕顫。
記憶庫里的信息突然高速運轉,那些被職場壓榨到深夜時背過的詩詞名篇翻涌上來。當目光落在遠處隱約可見的宮墻飛檐時,毛**的《沁園春·雪》突然跳出腦海。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磅礴,正適合此刻擊碎這些深閨女子的小情小調。她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涌入肺中,帶著雪的清冽和梅的暗香,讓她精神一振。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開口的瞬間,林薇刻意壓低了聲線,讓現代普通話的字正腔圓帶上幾分古雅的韻味,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大提琴的最低音。這突如其來的宏大開篇讓滿室寂靜,貴女們的茶杯停在半空,柳氏掉落的佛珠也忘了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像無數束探照燈。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她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超越深閨女子的縱覽氣勢,仿佛站在高山之巔,俯瞰著萬里江山。作為從未見過長城黃河的古代貴女,這“望“字里的磅礴視野讓眾人震驚——仿佛眼前真的展開了一幅冰雪覆蓋的萬里江山圖,長城如銀蛇蜿蜒,黃河似玉帶凝固。她說話時手臂微微抬起,指尖指向窗外,雖然窗外只有紛紛揚揚的雪花,卻讓眾人產生了錯覺,仿佛真的能看到那片蒼茫大地。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林薇放緩語速,語氣中帶著一絲豪邁,指尖無意識地在空中勾勒著山勢起伏。她想起前世在黃山見過的云海,此刻用來形容“山舞銀蛇“竟如此貼切。這新奇的比喻讓貴女們瞪大了眼睛,有人忍不住輕呼出聲,有人則喃喃重復:“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仿佛要將這驚人的意象刻進腦子里。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收尾的句子陡然轉柔,像職場提案最后畫龍點睛的升華。林薇望著窗外漸漸停歇的雪,眸光里帶著一絲屬于現代靈魂的溫柔期待——那是對光明的向往,對新生的憧憬。她說“紅裝素裹“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那笑意如同雪后初晴的陽光,瞬間照亮了整個聞梅閣。
整個聞梅閣靜得能聽見雪落的聲音,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不知過了多久,才有人發出一聲破碎的驚嘆,那聲音微弱得像蚊蚋:“這......這等大作,當真是......當真是林大小姐所作?“說話的是一位穿著綠色褙子的貴女,她雙手捧著胸口,眼睛瞪得溜圓,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議的事情。
林薇轉身關上槅扇,隔絕了窗外的風雪,也隔絕了那些震驚的目光。槅扇關上時發出“吱呀“一聲輕響,像是為這場驚世駭俗的吟誦畫上句點。秋菊立刻上前為她披上斗篷,指尖觸到她微涼的手臂時,才發現她內里的夾襖已被冷汗浸濕——剛才那番即興“創作“,比前世拿下千萬級項目還讓她緊張。斗篷是月白色的云錦,上面用銀線繡著暗紋海水江崖,披在身上如同披上了一片月光。
“非也。“林薇定了定神,開始啟動早已編好的應對之詞,聲音恢復了平日的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此乃家母當年隨外祖父鎮守北疆時,從一位戍邊老將處求得的詞作。“她巧妙地將“外祖父“設定為原主那位鎮守北疆的武將外公,語氣中帶著一絲懷念,“老將言此乃'塞外無名氏'所作,寫的是北地雪景。家母深愛其氣象雄渾,便一直珍藏。今日見景生情,斗膽吟誦罷了。“
這解釋滴水不漏。靖安侯府與軍方的淵源人盡皆知,戍邊老將流傳出邊塞詞作合情合理。“塞外無名氏“的設定既解釋了風格迥異,又留出了想象空間,仿佛在遙遠的塞外,真的有一位不知名的英雄,用筆墨描繪著那片蒼茫大地。貴女們雖覺震撼,卻紛紛點頭——畢竟天下之大,奇人異士輩出,有此等驚世之作流傳在外,也不足為奇。
“林大小姐......不,林姑娘!“李嫣然第一個上前,她的粉色紗裙在行走時發出沙沙的聲響,臉上是前所未有的敬佩與羞愧,眼睛里甚至泛起了淚光,“方才是我眼拙!姑娘此等才華胸襟,我等望塵莫及!“她說著,竟向林薇福了一禮,那禮行得異常恭敬,身體彎得很低,幾乎要碰到地面。
“是啊!這'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單是八字便勝過千言!“
“我從未聽過如此氣勢磅礴的詞,當真是驚世駭俗!“
“林姑娘才是真正的'京城第一才女'啊!“
贊譽聲如潮水般涌來,將林薇團團圍住。貴女們爭先恐后地向她表達敬意,有的詢問“塞外無名氏“是否還有其他作品,有的請教詩詞創作的心得,還有的直接表達了結交的意愿。林薇看著這些方才還對自己充滿敵意的貴女們,突然覺得古代的社交場和現代職場何其相似——實力永遠是最好的通行證。眼角余光瞥見角落里的柳氏,她正癱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寶藍色褙子上的團壽紋在她身上顯得格外諷刺。蘇婉柔則低著頭,死死咬著嘴唇,指節發白,裙擺被絞出深深的褶皺,那褶皺像極了她此刻混亂而絕望的心情。
詩會的風向徹底逆轉。原本是蘇婉柔的主場,此刻卻成了林薇的個人秀。那些與蘇家交好的貴女紛紛圍到林薇身邊,話題從詩詞擴展到書畫茶道,林薇憑借現代知識儲備和這具身體的記憶,總能侃侃而談,甚至提出些讓老學究都要頷首的見解——比如她將現代色彩理論融入對古畫的點評,把西方插花原理換作“天然意趣“的說法,聽得貴女們連連稱奇。她提到“色彩對比“時,用胭脂和石青舉例;說到“空間層次感“時,又以聞梅閣的陳設為例,深入淺出,讓眾人豁然開朗。
蘇婉柔被冷落在角落,像個被棄用的模板,無人問津。她看著林薇從容應對眾人的樣子,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嫡庶之別不僅是身份,更是刻在骨子里的氣度與見識。林薇說話時不卑不亢,眼神堅定,手勢自然,每一個動作都透著自信,這是她從未擁有過的氣質。柳氏強撐著坐了一會兒,只覺得滿室的目光都像針一樣扎在身上,那些或同情或嘲諷的眼神,比職場上被下屬架空的滋味還要難受。她能感覺到自己的臉頰在發燙,不是因為暖閣的溫度,而是因為羞恥和憤怒。
“我有些不適,先回房了。“柳氏勉強起身,聲音沙啞,在侍女攙扶下踉蹌離開。她的腳步虛浮,寶藍色褙子的下擺拖在地上,沾滿了灰塵。蘇婉柔見狀也待不下去,胡亂福禮后逃也似的跟了出去,她的藕荷色氅衣在奔跑時被門檻勾了一下,險些摔倒,樣子狼狽不堪。她們一走,聞梅閣的氣氛頓時輕松,貴女們圍著林薇請教“塞外詞作“還有沒有其他篇章,甚至有人打聽起北疆風物,林薇一一耐心解答,將前世在紀錄片和書籍里看到的知識娓娓道來,聽得眾人如癡如醉。
暮色漸濃時,貴女們才依依不舍地告辭。林薇站在聞梅閣門口相送,看著最后一頂轎子消失在雪地里,轎子上的積雪被燈籠的光照得發亮,像流動的銀河。她臉上的笑容才緩緩斂去,露出一絲疲憊,眉心微微蹙起,像是在回味剛才的交鋒。秋菊扶著她往汀蘭院走,腳下的雪地發出“咯吱“的聲響,那聲音在寂靜的侯府里顯得格外清晰。
“小姐,您剛才真是太厲害了!“秋菊低聲道,語氣里滿是崇拜,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落滿了星星,“奴婢都替您捏著把汗。“
“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林薇裹緊斗篷,靴底踩在雪地上發出“咯吱“聲響。寒風吹過,讓她想起前世加班到深夜時,寫字樓外的凜冽寒風。無論在哪個時空,生存都需要智慧與勇氣。她注意到秋菊說話時,耳朵尖微微發紅,顯然是剛才過于緊張所致。
“小姐,方才路過晚香堂,聽見夫人在摔東西,“秋菊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聲音壓得更低,“還罵您......罵您是'小賤人',說遲早要讓您好看......“
林薇腳步未停,聲音平靜無波:“她想罵,就讓她罵。“作為經歷過職場傾軋的人,她太清楚此刻柳氏的心態——就像被搶走項目的競爭對手,除了無能狂怒,別無他法。她甚至能想象出柳氏在晚香堂里摔東西的場景:摔的是精致的瓷器,那些瓷器碎裂的聲音如同她破碎的野心。
回到汀蘭院,林薇立刻讓秋菊打來熱水洗漱。銅盆里的熱水冒著騰騰的熱氣,水汽氤氳了鏡面,讓鏡中的人影變得模糊。她看著銅鏡里這張屬于“蘇卿顏“的臉,眉如遠黛,眸似秋水,鼻梁高挺,唇形優美,是張無可挑剔的美人臉,但此刻那雙眼睛里卻藏著與年齡不符的冷靜和銳利,那是屬于現代職場女王的眼神。她想起剛魂穿過來時,這具身體因為長期被柳氏母女打壓而病弱不堪,面色蒼白,眼神怯懦,如今卻在一場詩會中煥發神采——果然,無論是身體還是事業,都需要主動爭取才能煥發生機。
“秋菊,“林薇擦著臉頰,突然開口,聲音在水汽中顯得有些朦朧,“去賬房支些銀子,再把庫房里母親的舊物整理些出來。“
“小姐要做什么?“秋菊有些疑惑,她絞著手里的帕子,帕子上還沾著水珠。
“自然是做該做的事。“林薇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眸光堅定。柳氏母女不會善罷甘休,這場嫡庶之爭才剛剛開始。作為占據了“蘇卿顏“身體的現代職場女王,她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漂亮——奪回原主應得的一切,讓這靖安侯府的天,真正明朗起來。她想起前世在職場上制定的戰略計劃,現在需要為自己在這個古代侯府制定一份生存和發展的計劃,第一步,就是鞏固自己的地位,贏得更多的支持。
深夜的靖安侯府寂靜無聲,只有晚香堂內偶爾傳來柳氏壓抑的怒罵和瓷器破碎的聲音。那些破碎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刺耳,像是在為這場失敗的算計哀悼。而汀蘭院內,一盞孤燈亮至三更,映著窗邊伏案的身影。林薇攤開宣紙,紙上已經用淡墨勾勒出侯府的人際關系脈絡圖,那是她用現代思維方式繪制的,中心是她自己,周圍延伸出柳氏、蘇婉柔、侯府老祖宗、各位旁支親戚等支線,每條支線上都標注著人物性格、利益關系和可用資源。她提筆蘸墨,筆尖懸在“老祖宗“的支線上,思考著如何爭取這位深居簡出的侯府權威人物的支持。
窗外,雪又開始下了,紛紛揚揚,如同她此刻紛繁卻清晰的思緒。這場詩會的勝利,只是她在這個異世打響的第二槍。作為一個習慣了在危機中尋找機遇的職場人,她知道,真正的挑戰,永遠在前方。而她,早已做好了準備,用現代的智慧和古代的身份,在這深宅大院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硯臺里的墨汁在燈光下泛著深沉的光澤,如同她眼中堅定的光芒,照亮了這寒夜里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