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什么?”
正當所有人都納悶洛珞怎么沒按詞說時,他已經起身往講臺走去。
“要設計的這段風洞5*1.2m首先確定該流場是否滿足連續方程”
話音落下,其他人還沒聽明白洛珞在說什么,坐在一旁休息的陳守仁率先抬起了頭,金絲眼鏡的反光一閃而逝,眼神中的輕視變成了驚疑。
洛珞扯了扯藍布工裝的領口,沒等任何人開口,便自顧自的拿起粉筆寫了下去:
?x?u ?y?v=U0(βe?αysinβx?αe?αycosβx)
“當α=βα=β時,這兩項在特定相位差下相消!”
“取渦量ω=?v?x??u?yω=?x?v??y?u,帶入運動方程:”
ρ(u?ω?x v?ω?y)=μ?2ω ??y(?p?x)ρ(u?x?ω v?y?ω)=μ?2ω ?y?(?x?p)
“第三項藏著壓強梯度的狐貍尾巴”
洛珞輕笑一聲,像只玩弄老鼠的貓,抬起爪子放掉后又撲上去按住,因為知道它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然而注定沒人能回答他的問題。
片場里其他的演員目瞪口呆的看著他,洋洋灑灑的寫下他們根本看不懂一點的公式。
那些拗口的臺詞,單單是背下來已經費了他們好幾天的精力,他們實在是無法想象,居然有人可以在現場計算出來。
即便他們完全看不懂洛珞寫的是對是錯,還是不明覺厲。
“快...快拍啊!”
舒導同樣呆呆的望著這一幕,半響才如夢初醒般的反應過來,趕緊對著攝影師低喝道。
不愧是導演,雖然他也不知道洛珞在干什么,但只是幾秒鐘,他便迅速看出來這一幕的價值。
他有預感,洛珞這完全不同于劇本上的發揮,這部劇一定可以用到,而且有大用!
而在場唯一一個能看懂洛珞在干什么的人,是陳守仁,但他此刻比其他所有人都更震撼。
正因為明白洛珞寫的是什么,才覺得難以置信,這種難度的問題怎么可能被一個高中生解開?
別跟他說什么這小鬼是高考狀元,有多么的天才。
他不否認高考狀元大都是天才,但所謂的狀元名頭,在這道題面前完全是個笑話。
一個高中生能學到的知識,可以根據部分N-S的應用,計算出他們想要設計的風洞構造?
不是他瘋了就是這個世界瘋了。
然而這瘋狂的一幕,此刻就在他的眼前上演。
從洛珞寫下第三行陳守仁就激動的站了起來,寫到第十七行,他已經滿眼都是不可思議。
不知道什么時候陳守仁已經來到了洛珞身后,盯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
“精彩!”
那流暢的思路如同盛夏的冰可樂穿過喉嚨,前所未有的暢快感,讓他忍不住想要喊出來。
雖然理性不斷的在告訴他“這不可能”,但那一個個飛舞的字符拼湊成的算式,順滑的沒有絲毫卡頓。
即便再不可思議,他也必須承認,直到現在他都沒能在這復雜的計算過程中挑出哪怕一丁點的問題,甚至想為他鼓掌喝彩。
粉筆在黑板上飛速掠過,如同湍流般的痕跡,隨著洛珞的手飛速舞動。
陳守仁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他知道最重要的問題就要來了:
在y=0y=0處,τw=μ?u?y∣y=0=μU0αcos?βxτw=μ?y?u
y=0=μU0αcosβx
“當α=β=πα=β=π,最大剪切力出現在$x=0.5m,1.5m,2.5m...”
洛珞揮舞著粉筆寫下最后一筆,鋒利的如同一副機翼,輕易的破開空氣疾馳過。
理論設計到這里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疑問,答案的浮現像呼吸一般自然:
“這些點需要加強風洞壁蜂窩結構!”
陳守仁的瞳孔產生了瞬間的收縮,洛珞的答案完全正確:
“你...你怎么知道我們正在研究湍流擬序結構的壁面控制?”
他顫抖著問道,聲音有些干澀。
“因為速度場隱含了流向渦的擬序結構。”
洛珞指著黑板:
“e?αycosβx項,本質是流向渦在邊界層外的衰減模態。”
“是啊~”
陳守仁深吸了一口氣,長嘆道,尾音拖得很長,如同欣賞了一出精彩的大戲后的滿足,又好像釋懷了什么。
“了不起”
此刻他有滿肚子的話想說,但到了嘴邊卻只剩下這三個字,停頓了片刻似乎覺得不夠表達他的內心,便再次補充道:
“真的了不起”
尤其在第一個字加強了重音。
此刻在所有人看不到的世界里,洛珞眼前一直籠罩著的迷霧散去,重新恢復了清明。
右手的傳來的酸痛感,提醒著他終于回到了現實。
“太可怕了”
他終于明白【心靈迷宮】為什么要有三天的冷卻期了。
看道具介紹時,他原以為是以第一視角去感受角色記憶中發生過的事,這就已經夠深入了。
結果竟是以靈魂融合般的方式去感受,【心靈迷宮】顧名思義,真的是讓他走進角色的心靈世界。
這要是融合的太深了,豈不是真的有出不來的風險。
或者回來后受到角色感染太多,也會像變了一個人,這比什么體驗派演完戲走不出來的情況更甚。
與此同時,系統傳來了提示音:
【任務:天才的獨角戲(已完成)】
【評分:A】
【獎勵:道具劇本游戲,自由技能點*1,積分80,EXP1000】
這個困擾他的A級任務竟然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完成了。
這場戲的通過方式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想要得到所有人的關注只有一個途徑,那就是這道四十年前困擾了風洞設計問題。
因為系統要求的是在場的所有人,那這就不是一個靠演技能完成的任務了。
畢竟就算他把角色演出花來,恐怕也只會收獲陳守仁一個“跳梁小丑”的評價,只有有關學術問題,才能真正讓他注意。
聽著耳邊傳來陳教授連續兩聲真摯的夸贊,洛珞方才如夢初醒,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
“哪有什么了不起,不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罷了。”
洛珞此話還真不是故作謙虛。
如果把這個風洞設計看做一道題,他即便開掛用上掃描儀,都攢不出能讓他學會相關知識的積分。
這個設計方案完成,全靠他飾演的這個角色的功勞,知識,記憶,包括設計思路都是人家的,他就是支把一切記錄下來的筆而已。
他理所當然的以為,一切都是在心靈迷宮作用下,那個劇本角色的作用。
只是他忽略了,用掃描儀學習相關知識需要用到三千多積分,怎么這次心靈迷宮解題只用了三百。
即便道具有所差距,前者的知識也更廣泛,但也沒道理十倍之差。
但此時他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這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