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既是太夫人有請,您還是先去一趟,六小姐的添妝奴才定會好好參謀的。”
秦大老爺點點頭,轉身離開。
寧叔使了一個眼色,一個褐衣短打的身影一閃而過,迅速跟上了秦家大老爺。
壽和堂。
秦老太太和秦二老爺已經坐著等了片刻了。
見到秦家大老爺過來了,秦家二老爺也沒起身,只朝秦家大老爺點了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秦家大老爺也不管他,只對秦老太太躬了躬身,隨即問道:“太夫人派人喊我過來,可是我娘親的嫁妝有眉目了?”
“嗯……哼!”秦老太太沒防他一來就問這個,忍不住狠狠假咳了幾聲。
“……時日已久,你父親給老身的那些私物也不少,今兒也是著急,翻了一些,倒真翻到了你說的那仕女圖。”
“那就好。”秦家大老爺單手背后,微微點頭。
秦老太太話鋒一轉,“不過,只找到了二十三幅,還有一幅硬是沒找到。也不知丟了哪一幅,或者你記錯了,只有二十三幅罷?”
秦大老爺心中冷哼一聲。
和他來這一套?
那一幅春分仕女圖不是被秦老二送給了他的上峰工部尚書衛戍林?
一直注意著秦大老爺臉色的秦二老爺眼見不妙,立即開口了。
“大哥,這樣吧,這二十三幅仕女圖既先找到了,那便先送去給六娘,剩下找不到的那一幅母親這邊再派人好好找找。”
“若是一直找不到呢?”秦大老爺看著他,“我娘親的嫁妝單子上可是記得清清楚楚。且,那是大師名畫,即便是當禮品送人,那也是有記錄的。”
秦二老爺暗暗咬牙,這話他聽得極為不爽。
好似老大知道了那幅春分圖的去處似的。
不耐煩的皺了皺濃黑的雙眉,故作的從容道:“若真是找不到,大哥又一心要追究的話,那也只好由我這個做弟弟的代父親賠償給大哥了。”
秦大老爺雖也一把年紀了,對秦老二這副丑惡嘴臉也是嘆為觀止。
明明是他拿去討好上峰去了,竟心不跳臉不紅的甩這個黑鍋到已死了十幾年的老父親頭上。
當然,他那死了十幾年的老父親也不是個好東西就是了。
“二弟,一碼歸一碼,也不用提前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更不要查都沒查,就將一口大黑鍋直接蓋到咱們死了十幾年的老父親頭上。”
秦大老爺肅正著一張臉,重重說了兩個字:“不孝!”
秦二老爺咬緊牙關,臉都青了。
“夠了!”秦老太太陰陰的喊了一聲,“都少說兩句!老身會派人好好查,老大你盡管放心,若是最終還是沒找到那幅,老身自會給你一個交代!”
“太夫人既然都這樣說了,那便依太夫人說的就是。”秦大老爺拱了拱手。
“也沒別的事了,讓你過來壽和堂一來是和你說這個事,二來是讓你親自將那二十三幅仕女圖查驗一下,若是沒錯,便先領回去交給六娘罷。”
秦大老爺不想節外生枝,二十三幅仕女圖先替六娘拿到手,比什么都好。
查驗了一番那二十三幅仕女圖,秦大老爺用他大舅父教的辨別真偽的法子后,確定了是真跡。
便領著這這二十三幅仕女圖離開了壽和堂。
當日,秦大老爺就將這二十三幅仕女圖送到秦如茵的院子了。
妻如茵也才從秦大老爺口中得知秦老太太竟然私吞原身嫡親祖母嫁妝的事。
那老太太……真真是臉都不要了!
秦大老爺讓她安心備嫁,不用操心那些事。
告訴她說,那些是他們大人該操心的事。
秦如茵不想讓父親操心她,便乖巧的答應了。
想來父親今日將她喊去書房,她又說了那么一番平常不可能說的話……嚇到父親了吧。
想來父親擔心她私下里做什么,反而壞了事。
只是,她也不會私下去做什么。
父親可不是表面看到到的那種備受打壓的窩囊之人。
他心有丘壑,格局和眼光都是不錯的。
否則,也不會這些年被親生父親和繼母母子幾個打壓幾十年了,還和母親和和美美,也順順利利養大了母親生的所有孩子。
父親又和她說起姜家給她豐厚聘金和聘禮的事。
姜四給她的聘金么,那個數額她是心中有數的,也不驚訝。
可今日母親高興的告訴她時,她才知姜家給的聘禮也極其豐厚。
母親還和她比劃,說那么豐厚的聘禮,沒有個兩三千銀子可下不來。
干果糕點喜糖那些都是京都能采買到的最好的。
干貨山珍和海貨還有滋補品這些也都是頂頂好的。
最值錢的當然是那些大件和御制品質的綾羅綢緞……
“父親想著姜家那邊聘金和聘禮超過規格太多了,父親原先給你的那些是不夠看的了。”
秦大老爺笑看著她,“父親回去和你寧叔盤點盤點,再給你補些添妝。”
秦如茵忙擺手表示不用。
秦大老爺笑著搖頭,“你不懂,他們姜家如此給你臉面,也算是給咱們大房和秦家臉面,這個臉面我們必須要接住。”
“若是接不住,那秦家便成了整個京都的笑話了……
至于那些仕女圖,是你嫡親祖母留下來的好東西,若她老人家還在,定高興能拿那些給茵娘添妝的。”
“茵娘知道就成了,也不用多想。”最后秦大老爺這樣和她說。
……
秦大老爺離開后不久,長嫂和二嫂結伴過來找她說話。
說是找她說話,實在也是來給她添妝的。
大房那些年雖一直被打壓,可大嫂和二嫂的家世說起來卻都不差。
長嫂林溪的父親當年和自家父親是同窗好友,她父親的學業要比自家父親好上不少。
卻是很看重自家父親的人品,主動將嫡次女也就是長嫂嫁給長兄為妻。
二嫂孟安的家族是臨安大族孟氏在京城的旁支,二嫂的嫡親三叔和父親曾是同僚。
同樣是看重父親,便親自做了保山,促成了二嫂和二哥這一樁美滿姻緣。
秦如茵一早就盤點過,她們秦家大房雖表面上還是處處受制于二房,處處被打壓,可其實基礎是十分不錯的。
想要崛起,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親自按著兩位嫂子坐下后,秦如茵又親自從丫鬟手中接了茶奉給兩位嫂子。
兩位嫂子笑嘻嘻的盯著她,“都快要做新娘子了,哪里還要你做這樣的事呢?”
秦如茵也笑,“就是要出門子了,往后見兩位嫂子就見的少了,給兩位嫂子端茶端一次就少一次了。”
姑嫂三人說笑打趣了片刻后,長嫂林溪就從寬大的袍袖里摸出一個小木匣子來。
二嫂孟安也含笑摸出一個差不多大的小匣子。
兩人一起遞給秦如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