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陳從進拒絕,李豐有些詫異,這等要案,居然不遣自己去,李豐雖心中不解,但依然肅立一旁。
陳從進心思起轉,或許可以趁此機會,設立一個直屬于自己的監察機構,而朱元璋設立的錦衣衛就很合適。
當然,這個時代的風氣,已經和明朝時大不相同,經宋一朝,恩養文臣后,文人的地位,比起武人來說,已經提高了太多了。
因此,明之錦衣衛,他們的對手,主要就是手無寸鐵的文官,而現在是什么時候,正是武人地位巔峰的時候,文官那是被武人按在地板上摩擦,所以,若是設立錦衣衛,那么他們將來,其主要對手,大概率是那些跋扈枉法的武夫。
想到這,陳從進示意李豐將劉小乙帶來。
李豐聞言,當即躬身離去,而就在等待劉小乙的時候,陳從進心中卻是在思索著監察部門的名字。
剛開始時,陳從進還想著自己起個名字,但想來想去,總感覺有些不太合適,到最后,索性當個文抄公,剽竊朱元璋,就把錦衣衛這個名字,拿來用。
劉小乙,是陳從進當伙長時,便在其手下了,當日襲殺李茂勛,陳從進砍下的首級,就是劉小乙幫忙提著。
而隨著陳從進地位水漲船高,劉小乙的身份,也不再是一個小小的兵卒,此時的劉小乙,已經是陳從進三百親兵中,地位,僅次于李豐。
不多時,劉小乙匆匆而來,“校尉劉小乙參拜大帥?!?/p>
“小乙”陳從進扶起劉小乙,沉聲道:“本帥欲另設一軍,號錦衣衛,錦衣衛指揮使,就由你充任?!?/p>
劉小乙先是一愣,隨后像是反應過來一樣,當即拜道:“大帥有命,小乙誓死從之。”
陳從進看著小乙,點點頭,隨后帶著小乙,來到書房中。
“坐吧”
“謝大帥”
“小乙,你跟隨本帥多少年了?”
“從咸通十一年,大帥當伙長時,小乙就在大帥身邊了,至今已有七年了。”
“七年,不短了?!标悘倪M感慨了一句,隨后問道:“可知這個錦衣衛是何職責?”
“小乙不知,大帥讓小乙怎么做,小乙就怎么做。”
陳從進點了點頭,隨后說道:“此番丘晉源一案,已經牽涉出眾多官吏,其中不乏有支州軍將,地方縣官,原有的政務監察體系,已不堪用,錦衣衛之責,便在于監察地方?!?/p>
小乙聽到這,原本堅定的神情,忽然間有些遲疑,他本以為錦衣衛也是負責戰場廝殺,乃至護衛主帥的要責,萬萬沒想到,居然是監察地方這種事,換句話說,這事,他劉小乙沒學過,不專業啊。
因此,劉小乙低聲道:“大帥,小乙不知此事該如何行事,還請大帥示下。”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起步做一件事,開頭便是最難的一步,只要過了第一步,接下來的事,便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不過,好在陳從進如今已經不再是一籍籍無名之輩,而是一方邊鎮主帥,單論自主權的話,陳從進甚至可以說比長安天子還自由些。
所以,設立錦衣衛,陳從進可以一言而決,沒有任何的掣肘,就好比是白紙一張,陳從進想怎么畫,就怎么畫。
聽到劉小乙的疑惑,陳從進沉吟片刻后,隨即說道:“此次丘晉源所招供出的人員,無論何人,悉數由錦衣衛進行抓捕,審案,錦衣衛也要全程參與,抓捕過程中,若有人頑抗,可以就地斬殺?!?/p>
說到這,陳從進停頓了一下,想了想,又說道:“錦衣衛之兵額,暫設五百人,本帥親兵中,你親自去遴選百人,剩下的,從雄平軍,靜塞軍,以及經略軍中去挑,只要你選中的,隊頭以下,無有不準?!?/p>
這事聽著好像有些困難,但既然陳大帥都已經想好了,連接下來的步驟都替他謀劃好了,劉小乙只能點點頭,說道:“小乙明白,定不辜負大帥厚望?!?/p>
“確實是厚望,設立這個錦衣衛,本帥是想了又想,再三斟酌的,我希望,錦衣衛將來,能夠將耳目便布天下,何處有賊人欲叛,錦衣衛便能在其起事之前,便將其就地正法。”
陳從進說到這,莞爾一笑,道:“這事,想的遠了些,本帥一會便寫調令,你先去挑人,錦衣衛衙署,官銜,編制等,過幾天,都會給你安排妥當的。”
“謝大帥,小乙這就下去,先從大帥親兵營中,挑選百人?!?/p>
而就在劉小乙要離去時,陳從進忽然想起什么,急忙說道:“小乙,錦衣衛,其責在于監察,精銳勇悍之士,可以征用一些,但不能全是這些人,一些民間人士,比如雞鳴狗盜,或是仵作,斷案之人,也可征用,這些人,比起勇士而言,或許在錦衣衛中,更有效用。”
“是,大帥,小乙明白?!?/p>
看著小乙離去的背影,陳從進心緒不由的散發,唐末五代,武夫極為跋扈,動輒起兵謀反,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句話,陳從進是如雷貫耳。
不曾坐在盧龍節度使這個位置的時候,陳從進對這句話,那是聽聽就好,根本沒放在心上,而等他真的坐讓盧龍節度使之位后,這句話,卻又有了不同含義。
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同樣的道理,節度使,也可以兵強馬壯者為之,這種武夫跋扈的亂世,節度使被兵變下臺后,不止是節度使本人,連帶其家眷族人,下場基本上可以說是凄慘的。
像張公素這樣,雖然被貶為一個小小的司戶參軍,其官位還沒丘晉源高,但其能留下一條命,已經是極為幸運了。
若要說恐懼,陳從進的內心深處,確實有些恐懼。這種恐懼感,不單單是身家性命,還有家眷,子嗣,以及失去一切所帶來的。
因此,陳從進苦思冥想,如何斷絕武夫叛亂的風險,想到最后,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趙宋的策略,把武人限制的死死的。
但趙宋的法子雖好,卻不是自己眼下可以用,陳從進退而求其次,決定啟用朱元璋的法子,搞錦衣衛。
當然,不是說錦衣衛設立后,那些武夫就不會叛變了,而是陳從進希望,錦衣衛的設立,能有一絲可能,在兵變之初,便能誅殺叛將,再不濟,地方有變的消息,也能更快的傳到陳從進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