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陳從進派遣快馬,告知自己接受了齊世全的好意,并言:“從進何德何能,竟使佳人傾心!”
而齊世全在收到陳從進的回復后,那是大喜過望,連忙開始籌備車馬,護衛,原本按陳從進的意思,是他命部下,來平州護衛,但齊世全覺得,如此一來,耗時許久,還不如先護送至薊州進行交接,這樣快一些。
因此,在得到陳從進的回信后,僅僅兩日后,便一切籌措妥當,四娘子對此地,也已心涼,她頭也不回的坐上了離開平州的馬車。
這一步,對她而言,將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擇,雖然這個選擇,并不是她所能決定的。
車中,侍女梅兒低聲問道:“娘子,這位陳大帥,娘子還有印象嗎?”
四娘子淡淡的說道:“有印象又如何,沒印象又如何。”
“奴婢對陳大帥還有點印象,看起來,不是那種視人命如草芥的武人,娘子,也不必太過憂心。”梅兒輕聲說道。
“吾非正妻,不過一以色娛人的妾室罷了!”
………………
政務上的事,大體上陳從進都安排了蕭郗,陶師琯二人去處理,在政務文書上,已經牽扯了陳從進太多的精力,整個三月份,陳從進幾乎都是泡在衙堂里。
因此,在四月初,陳從進便扎到軍營里頭,雄平軍,經略軍,清夷軍,以及靜塞軍,進行輪番會操。
在陳從進自封盧龍節度后,從各軍中,遴選精銳,擴充了四千牙軍,事務太過繁雜,所以,雄平軍的主要負責人,便是新任的雄平軍兵馬使王猛。
而經略軍,經過大敗后,又進行了縮編,重整,以及各軍之間互相抽調兵卒,此時的經略軍,已經和原先大不相同。
到四月初時,經略軍的重新整編才大體完成,而對于經略軍兵馬使的職位,陳從進調向元振,充任經略軍兵馬使。
本來,陳從進的內心中,是更傾向于郭崇景的,只是郭崇景眼下已經是新任的軍正使,負責全軍的軍紀糾察。
陳從進想了又想,覺得軍正使一職,還是郭崇景更加合適,至于清夷軍和靜塞軍,其上層的軍將,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大的變故。
(有書友疑惑,這里解釋一下,緝事都主要是負責密探上層將領有無反叛之舉,而軍正使則是糾察基層士兵的。)
……………………
在整個四月份里,陳從進天天都在軍營中,每天都在軍營里到處轉悠,白日巡行壁壘,觀士卒演武,入夜,則時常秉燭查營。
陳從進時常披甲提燈,悄然巡營,偶見士卒酣睡,被衾滑落,陳從進則連忙上前,將其被拉好。
有遇病卒,則俯身親診其額頭溫度,命人煮姜茶以驅寒,有士卒感動而泣,陳從進則大聲道:“諸軍皆吾之手足弟兄,但有疾,痛在爾身,吾心又豈能不痛!”
用飯時,陳從進拒絕在帳中,獨自用飯,而是與軍卒同列而食,每日所食,皆取于軍灶。
有膽大的軍卒詢問陳從進,“大帥貴為節度使,還要和軍卒一起吃住,若要過這樣的日子,何必當大帥,當一小卒也能過上。”
陳從進笑答:“若獨享珍饈,何以為三軍表率?”
做秀,其實這就是很粗顯的作秀,但實際上,這樣的行事風格,真的十分有用,便如經略軍剛敗,正是士氣萎靡之時,這時陳從進以節度使之貴,與軍卒同食同宿,軍心歸附,幾乎是肉眼可見。
陳從進有時就在想,如果當年,張簡會也是像自己這般,那么恐怕就不會發生雄平都驅趕主將之事了。
當然,這還是要建立在錢糧不缺的情況下,若是一支軍隊,常年欠餉,即便主帥再怎么天天作秀,那依然沒什么太大的作用。
唐末的軍隊,其戰斗力,十分強悍,究其原因,便是這些武人,都是職業軍人,足糧,足餉的養著,操練也是定期操練,完全脫產的軍士,其技藝自然是愈發的嫻熟。
再加上戰爭時不時的就打起來,有技藝,糧餉充足,再經過實戰的洗禮,這樣的軍隊,想不強都難。
這就是為何在唐中后期,邊鎮面對草原游牧,那基本上是大人打小孩,一打一個準,那些牧民,平日放牧,一年都不會有多少天的訓練,唯一值得稱道的,便是牧民的騎術,那確實是好。
陳從進天天都待在軍中,逼的節度府上的屬官,有事還得跑到城外大營來尋大帥,一個節帥,不住衙城,不納美人,不聽聲樂,天天就知道和武人待在一起,這也是件稀罕事。
在五月初二這一天,陳從進舉行全軍會操比武,陳從進決定會操結束后,便將清夷軍調回媯州。
前些時日,媯州廣邊軍城急報,言境內的諸部,兼并廝殺之事,日益增多,李懷宣也來信,提醒陳從進,需要盡快調兵,移駐媯州。
李懷宣倒沒說一定要清夷軍回媯州,但陳從進想了想,還是覺得清夷軍最為合適,畢竟,自己的家眷還在媯州,無論是讓靜塞軍,還是經略軍,其中都還是有些隱患的。
會操上,軍卒或演練陣型,或炫耀武技,射藝,馬術等,今日軍中大演武,全軍的高級將官皆齊聚于此。
陳從進看著在觀閱臺上下,那滿滿當當的大將,心中不禁豪情萬丈,大丈夫,當如是也,手握雄兵,據千里之地,提三尺劍,蕩平天下!
這時,遠處的鼓角開始齊鳴,但見校場之上,千軍列陣如鐵壁,此時下方的正是靜塞軍會操,靜塞軍擺出的是鶴翼陣。
中軍前排步卒執盾,陣中箭矢一陣一陣的向外拋射,而在左右兩翼則由機動性強的騎兵構成,呈弧形張開形成包圍態勢,待敵軍深入后合攏夾擊。??
靜塞軍使劉世全見狀,滿臉自得的笑道:“看來小兒輩,倒也不曾懈怠啊。”
陳從進聽到劉世全的話,笑道:“劉將軍,靜塞軍,果是強軍啊。”
劉世全連忙行禮道:“大帥麾下,皆是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