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全和沈玉慶不解的看著沈初禾,他們家這么多年都這么過的,都是習慣成自然了,閨女怎么忽然這么說?
沈初禾嘆了口氣:“如果我嫁人了,夫家都寵著小姑子,我受委屈,你們難不難受?”
這一句話說完,沈德全臉都急得紫了:“那,那怎么行?”
沈初禾笑了:“所以將心比心,如果誰家都不偏心,那么我嫁人是不是你們也放心了?”
“可是你是咱們家寵著長大的,跟別人不一樣。”沈德全很有自己的道理。
沈初禾撓頭:“那如果姑娘在娘家時候過得就不好,到了婆家還不好,不是更可憐?難道這些女子就注定要一生受苦受累?并且一個家要公平才能長久穩定,你們看那些大家族,都是有家規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并且以后我想要做生意,想讓咱們家有錢,如果不能把內部穩定好,怎么能有更大的發展?”
沈德全和沈玉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是他們有一點好的,就是認為沈初禾說的都對。
沈德全想了片刻:“那我們都聽你的。”
沈初禾覺得別的不說,就家里人對她的認同感,就超過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群了。
她道:“我已經定了做槽子糕的模具,但是槽子糕叫起來不那么高端,也就是不那么有檔次,反正就是也不好記,所以我覺得用雞蛋做的,就叫蛋糕吧。明天二哥找人在院子里砌個大一些的烤爐,過幾天咱們就開始做生意。”
沈初禾自己也發現,其實自己很多時候說的話,用的詞還是挺現代的,但是這都二十多年的說話習慣,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就改了?只能自己盡量注意。
“真能行?”沈德全雖然覺得女兒厲害,可是一輩子的莊稼人,還是有點不太敢。
沈初禾道:“本錢少,沒風險,賣不出去就自己吃,有什么怕的?”
這時候,黃翠芬剛把板油下鍋,廚房里傳出來刺啦一聲,瞬間香噴噴的煉油味鋪滿了屋子。
沈初禾忽然想到豬油可以做中式點心,以后慢慢再做別的,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不過現在的話,還是就做一種就行,她雖然手里有錢,也有人脈,但是暫時不想開店,把生意鋪大,因為秋收后會有地震,也就是古代說的地龍翻身。
如果開店,會損失很大,不如這段時間就去集市賣,掙點快錢存儲物資。
只是在家的話,就是要多防著一點大嫂,以免她偷技術給娘家,不過做蛋糕是要精確的配比,這些也不是別人看了就能會的,所以倒也沒那么擔心。
沒一會,黃翠芬就端著一碗油梭子進來,給沈初禾吃。
沈初禾沒有像原主那樣自然的獨享,而是跟大家一起分著吃了。
房間里的歡笑聲,讓這個家更顯得有人情味。
吃完飯,黃翠芬把花布分了三份,給兩個兒媳婦一人一份,給沈初禾一份:“爺們那些布等秋收之后再做衣服,要不然這段時間干活也穿不著,這兩塊花布老大媳婦和老二媳婦抽空做出來,過一陣你們二姨家辦喜事,你們三個穿著新的去也好看。”
沈初禾原本就是想改善生活的,哪想到還得這么正式的分配,不過想想自己家的條件,也是理解。
今天的晚飯有肉,家里人吃得都很滿足。
晚飯之后,沈初禾在自己房間把白糖提取弄好,安心地睡下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沈初禾難得晚起了一會,不用蹲白明月,輕松多了。
早飯之后,沈玉慶找人幫著砌烤爐,沈初禾在家也幫不上忙,就趕緊出去掙積分了。
只是剛出門,就被一個黑乎乎的小姑娘抱住了:“初禾,我剛回家就聽說你退婚了,你還好吧?”
沈初禾看著這張小黑臉,腦子里一下子想起這人是誰了,原主的閨蜜田小雨,兩人好到穿一條褲子,是真的好。
書中寫過,后來沈初禾被段楚仁刮花了臉,這小丫頭氣得去埋伏白明月,也要刮花白明月的臉為她報仇,可惜直接就被白明月身邊的高手一刀斃命。
想到這,沈初禾感覺后背發涼,這原書的作者是不是超雄?動不動就把人弄死。
她捏了捏田小雨的小黑臉,就算是人設田小雨黑,咱們也不用真的把一個小姑娘給搞得這么黑吧?跟非洲來的似的。
“我好的很,退婚才能開始新生活,王安里不是良配。”沈初禾拉著田小雨到了墻邊說話。
“可是我聽說王安里考上了秀才,本來你可以當秀才娘子的,我替你不甘心。”田小雨義憤填膺,整個人都帶著怒氣。
沈初禾又想到,書中田小雨的性格是執拗,所以才那么極端,要去報仇。
但是沈初禾有原主的記憶知道,田小雨家里重男輕女,她有兩個姐姐,生到她這,他們家是不想要的,把她扔到炕柜下邊放了兩天,想餓死她,哪想到她沒死,家里老人覺得這都沒死,可能是命不該絕,也就又抱出來養了,只是三天餓八頓,基本都是沈初禾從家里拿吃的填補她,才讓她長這么大的。
所以她對沈初禾不僅僅是朋友,她甚至覺得沈初禾的命比她的命重要。
沈初禾輕拍著田小雨的后背:“他王安里最多也就是個秀才,沒啥更大發展了,但是離開他,我可是要干大事業的,小雨你相信我,以后咱們都會比王安里強。”
“你說什么我都信,初禾,你一定要好好的,別再糟踐自己。”田小雨看著沈初禾很認真的道。
沈初禾笑著點頭:“嗯,知道,你剛從你姑姑家回來吧?趕緊先回家,其他的等閑了咱們慢慢聊。”她知道田小雨祖母之前生病了,讓她去照顧大半個月。
田小雨應下,跟沈初禾道別回家去了。
沈初禾出來,邊走邊做任務,地上的樹枝挪到路邊,一積分,誰家吹落的衣服撿起來,一積分,說起來,這么一點點的積累挺快的。
現在有四十五積分了。
只是在村里走了一趟之后,也就沒什么能做的了,她到了村里情報最多的大槐樹下歇會,順便聽聽村里有什么新鮮事。
開始大家說的還是家長里短的,沒一會來了個白胡子的老爺子,六十多歲,一身灰色褂子還挺新的。
他站在人群中,挺有面子的開口:“我跟你們說件大事,大好事,咱們村過一陣都能掙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