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逸塵和凌峰道了個別便帶著錢財及侍衛上路了,至于如何拿下鐵礦凌峰并不關心,他只要結果。
除此之外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盡快打通前往漢中的道路,這條道路還要夠寬,最好能同時通過兩輛馬車,這樣才能將東西運回來。
一開始他準備將鐵礦石運回臨江,不過轉念一想這個年代沒有汽車,運輸鐵礦石太麻煩,何不直接在當地建廠將鐵礦石煉制成鐵,要是能將鐵做成裝備那就更好了。
于是他拿出地圖研究了起來,經過仔細研究發現那里還真是建廠的絕佳之地。
那里不僅處在大山深處,而且還有一條不小的河流,水流湍急,可以用來安裝水輪機,帶動沖壓設備擊打鐵塊。
有了水輪機擊打鐵塊就能剩下大量人工,加快裝備制作速度。
一旦建好了工廠就能在那里生產裝備,打造鎧甲武器。
有了打算,他當即將李達找來,令他為修路總指揮招募流民專門負責修路事宜,并安排黑旗軍全力配合李達,保證安全工作。
李達接到命令,立刻按照凌峰的要求召集流民以工代賑去城西修路。
流民們正為一日三餐發愁,聽說凌峰又要施工,紛紛前來應聘,他們要求不高,只要給口飯吃,什么事情做不得?
在這一大批的流民的加入下,相信不久的將來,一條通往漢中的平坦大道就會成型。
有了鐵礦石,凌峰也狠狠松了口氣,現在鐵原料已經解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發展商業和軍隊了。
軍隊現在正在擴招,而且數量已經不少,新軍正在訓練當中,這個需要一定的時間。
商業發展比較棘手,主要因為他手里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可用。
雖然他自己也可以親自下場,可一來經商不符合他現在的身份,二來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實在分不開身。
就目前這個情況,只有不斷強大自己才能在即將大亂的天下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然而就在他為此煩惱之際,家丁突然前來報告,說是有一老者求見。
凌峰心中疑惑是誰要見自己?還是叫他進來問問看吧。
“讓他進來!”
不久便見一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正是在躍虎城當師爺的林前云。
“小人見過侯爺,祝侯爺公侯萬代。”林前云恭敬地行了一禮道。
“林先生,你不在躍虎城,回來臨江作甚?”凌峰一臉疑惑地問道。
“侯爺,我這次轉程來臨江見你就是為了向你推薦兩個人才。”林前云一臉認真地道。
“推薦人才?”凌峰一臉疑惑。
“不錯,這兩人都是我太武朝的大商人,聽說了侯爺的仁義,想要投靠,所以托我推薦,不知侯爺是否愿意見上一見?”
“商人?”凌峰心中大喜,真是要瞌睡的時候有人送枕頭啊,自己正準備進軍商業,就有人前來投靠。
“讓他們進來吧!”凌峰吩咐。
當即便有家丁領著兩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這兩人一高一矮,高的是個瘦子,活像一根竹竿,矮的則渾身滾圓活像一個圓球。
“草民見過侯爺!”不等來到大殿,兩人便齊齊跪倒在地,恭敬地行了一禮。
這個時代的商人地位極地,現在的凌峰再怎么說也是貴族,在得到允許之前商人是沒資格進入大殿回話的。
“免禮,進來吧。”凌峰無所謂地擺了擺手道。
“謝侯爺!”兩人又行了一禮才站起身來走進了大殿之中。
凌峰打量著兩人,差點沒笑出聲來,這兩人的身材也太滑稽了。
“聽說兩位想要投靠本侯?不知是真是假?”凌峰憋住笑意問道。
“我等都是真心實意地投靠侯爺?!绷钊嘶琶Ρ砥鹆酥孕摹?/p>
凌峰微微點頭,現在自己正需要商業方面的人才,若是兩人能堪大用的話留下兩人是最好的選擇。
“兩位有些什么本事,都說說吧?!?/p>
“侯爺,我叫魯滿倉,這位是我一好友名叫杜如海,魯某向來以販賣糧食馬匹為生,這些年本來也攢下了一些家底,可漢王說是要建宮不僅分走了我大部分利潤,竟連我家的財產都被他收刮一空,如今已經變的一無所有了?!?/p>
錢滿倉淚流滿面顯然在漢王府受盡了委屈。
“我這兄弟經營范圍比我要廣得多,他不僅經營布匹茶葉還經營其他各種雜貨,他以前一直在昭王手下做事,后來聽說為兄要來投侯爺,所以也跟了過來。”矮胖男子侃侃而談。
“兩位經商多年,想必對商業有很深的理解了,我倒是想和兩位探討一些商業上的學問,不知兩位是否愿意?”凌峰含笑問道。
既然打算重用這兩人就要了解一下這兩人的底細,他上一世也算是商場精英,摸爬滾打之下也闖出一片天地。
這個時代雖然技術十分落后,不過很多商業模式還是可以照搬的,他就是想考教一下這二人是否真的有經商的天賦。
要是兩人可堪一用,將商業方面的事情交給兩人也不是不行。
兩人聽說侯爺要和他們討論商業方面的事情,心中大感意外,畢竟在這個時代貴族對商業從來都是十分鄙視的。
就像他們之前服務的漢王和昭王,就從來不問他們商業上的事情,他們只管年底要錢,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
而凌峰卻要和他們親自探討經商之道,這讓兩人受寵若驚的同時也在懷疑凌峰是不是不懂裝懂。
雖然如此兩人卻不敢拒絕,而是一臉慎重地道:“能和侯爺討論商道是我二人的榮幸哪有不愿之理?”
凌峰精神一振,當即和兩人暢聊了起來,三人從經營規模聊到了經商的理論,又聊了一些新的經商模式和心得體會。
兩人對于凌峰的提問大多都能回答,如遇太過新穎的經商模式兩人雖然沒有聽過,不過只要凌峰稍一解釋也很快便能想通其中的關節。
兩人開始還對凌峰不甚在意,在他們看來凌峰一個侯爺盡管知道一些經商的知識,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知道些皮毛罷了,因此只是抱著應付了事的態度。
可隨著所聊內容的深入,兩人慢慢發現凌峰對商業的理解比他們兩人都要精通得多。
在很多方面凌峰提出來的商業思維是他們從未見過甚至想過的。
有了這個發現兩人再也不敢輕視,從高高在上變成了悉心受教仔細聆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