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至名歸,他在北非面對德國非洲軍團的時候戰績很出色。”科曼只能這么回答,不然能回答什么,他就是一個少尉,還是剛升上來的,“其實注意一下意共的動向說不定能夠對我們提供幫助。”
雖然說前腳科曼才對馬賽的法共動粗,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意共說到底是意大利的事情,威脅不到法國。
也不用等德拉貢上將回答,科曼有自己的相處方式,德拉貢這個父親一定聽進去了。
勒克萊爾在二戰時期的法國大名鼎鼎,在北非戰場和德軍交手不落下風,完成了從上尉到少將的躍進,應該是法軍戰績最拿手的將領。
不過科曼記得勒克萊爾的運氣很差,最終是因為飛機失事英年早逝,此時的勒克萊爾作為第二十二裝甲師師長,仍然是一個少將。
被臨時政府任命為新編的第五集團軍司令,負責對意大利作戰算是十分看重。
“既然你有心理準備,就早點回去休息。”德拉貢上將沒有拖泥帶水道,“我和拉斐爾師長說兩句話。”
科曼拿著話筒看向拉斐爾少將,他就在旁邊直接接過話筒,“營長,什么事?”
話筒沒有傳來回音,但拉斐爾少將清楚的知道沒有故障,忽然轉頭道,“科曼,我安排車送你回營地,往后沒有這么輕松的時候了,早點休息。”
等到科曼離開辦公室之后,拉斐爾少將才無奈的道,“營長,科曼走了。是不是讓我照顧一下,這點可以放心。”
“都已經是少將了,不要用老稱呼。”德拉貢上將似乎想起了在敘利亞服役的時光,但轉瞬就停止了回憶道,“我的長子沒有長大,不過科曼很讓我驕傲,青年師本身就是憲兵性質的部隊,你按照正常程序安排就行。”
德拉貢上將知道,不能完全把青年師隔離在戰場不太現實,但放在第二波進入戰場的梯隊當中,別人也說不出來什么。
“沒問題。”拉斐爾少將干脆的回答道,“青年師沒有作戰經驗,兵力也只有兩個營,放在第一梯隊本來也不合適。”
勒克萊爾在一天后抵達馬賽,帶著法軍黑色高筒帽的他立刻擬定了作戰計劃,進攻部隊分成兩路,北線由法蘭西第五山地師搶占小圣伯納德山口,建立前沿基地,奪取奧斯塔谷,控制意大利側入口。
南線由他本人常年指揮的第二十二裝甲師沿弗雷瑞斯推進,占領巴多內基亞,向都靈突擊。
這是屬于法意邊境的作戰計劃,更宏觀的方面,還有美軍登陸文蒂米利亞,意大利的百萬盟軍向北進攻。
瓦萊達奧斯塔境內光是超過四千米的山峰就有三座,在世界可能不算特別高,但在歐洲這邊則是鶴立雞群,因此需要山地師的協助。
接下來幾天,無數彈藥補給通過鐵路運抵馬賽,為了本次作戰,巴黎臨時政府也算是竭盡全力,盡可能的保證進攻部隊有充足的補給。
戰斗在英國代表團訪問巴黎結束之后的十月二十五日開始,這一天凌晨,在地中海和亞平寧半島、法國南部機場的英美轟炸機起飛,對意大利北部德意聯軍所控制地區的軍事目標進行地毯式轟炸,只有在德國上空的飛翔的千機編隊待遇,第一次出現在了意大利。
法意邊境和哥特防線數百公里長的戰線上,上萬門各式火炮發出怒吼,將德意聯軍的陣地炸成一片火海,謝爾曼、克倫威爾坦克在空軍和炮兵的掩護下,發起了全面進攻。
這是意大利戰場迄今為止爆發的最大的戰役,連同法意邊境的法軍在內,一共動用超過一百萬來自各國的部隊。
在東線蘇德戰爭當中,動用百萬大軍并不稀奇,但在其他戰場,一次戰役動用超過一百萬軍隊還是非常罕見的,整個北意大利都好像在這種烈度的進攻當中搖搖欲墜。
法意邊境一線的德意聯軍陣地,得到了重點照顧,整個白天,美英法的飛機就從來沒有停歇過,不斷在對可疑目標投擲炸彈。
第二十二裝甲師沿弗雷瑞斯推進,這個裝甲師裝備的是英制丘吉爾坦克,這款坦克最出名的就是幾乎沒有的減震裝置,不過在山地作戰當中這個缺點已經被法意邊境的地理環境稀釋了。
面對盟軍的全面進攻,以意大利德軍司令海因里希·馮·維廷霍夫立刻制定反擊計劃,不過意大利的德軍是三條戰線當中最弱的,編制空缺嚴重,不管是火炮、坦克還是飛機都面臨巨大的劣勢,從戰斗伊始,維廷霍夫就不斷接到告急電報。
這也是除東線之外,其他戰場的德軍第一次面對這么強大的火力。空降和登陸作戰的出現,也攪動了戰場風云。
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瓦萊達奧斯塔的山脊,十月底的阿爾卑斯山脈已經出現積雪,積雪在行進隊伍腳下發出不祥的咯吱聲。每個士兵都背負著超過三十公斤的裝備——步槍、彈藥、手榴彈、還有托洛茨基非常熟悉的冰鎬。
直到接到進攻命令之后,第五山地師的士兵們才知道,戈蘭高地和阿爾卑斯山相比,還差了這么一個檔次。
遠方黑沉沉的山脊線,那里有意大利人的防御工事。情報顯示,這個制高點由意大利第五“科西嘉“步兵營把守,大約三百人,配備四挺布雷達機槍和兩門山炮。
意大利人在這里設置這個哨所的原因,法國人要是想從這里進攻的話,他們是不可能看不見這個哨所的。
如果哨所報告受到攻擊,那么就一定是意味著進攻已經開始,這樣他就可以有足夠的預警時間來做好戰斗的一切準備工作。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軸心國的空軍已經油盡燈枯,很長時間沒有收到任何空中偵察情報了。
在他左翼右翼的那些兄弟部隊擁有高聳在河岸邊的峭壁和綿延的濕地和丘陵。
意大利人的哨所處在這樣的位置,根本原因在于德意聯軍現在全靠德國人撐著,那么意大利部隊就要有所犧牲,充當誘餌的作用。
面對這種明細是犧牲自己,保護德國人的布置,意大利人除了祈禱法意邊境不會爆發戰斗之外,也隨時準備展現意大利人的靈活立場。
“沖鋒!為了法蘭西!“山地部隊的指揮官貝朗特,本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哨卡,但還是被發現了,只能拔出左輪手槍,第一個發起沖鋒。
八十名法國山地兵跟著他沖向意軍防線。雪地里沖鋒異常艱難,每一步都像在鉛液中跋涉。貝特朗聽到第一聲機槍咆哮時,他左邊三米處的一個士兵突然像破布娃娃一樣飛了起來,鮮血在雪地上潑灑出刺目的紅色花朵。
這條山脊的戰斗,只是整個意大利戰役的縮影,似乎是要為市場花園行動挽尊,加上不論兵力還是火力都占據絕對優勢,盟軍這一次的進攻強度前所未有,尤其是亞平寧半島的控制區,更是被迅速突破。
整個被意大利陷入硝煙,幾天的戰斗之后,難度最高的瓦萊達奧斯塔的邊防也已經被法軍突破,這個時候科曼也接到了命令,青年師所屬的兩個營,將會被編入第八步兵師,開啟第二波攻勢。
“這一場并不存在的戰役還是開始了。”科曼接到命令立刻趕赴第八步兵師去報道,隨部隊進入意大利境內,這將是未來在薩爾區的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