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他們這個家也好分。
霍母先把收入給說了:“五五年以前,當時國家困難工資也沒定級,我和你爸還有你爺奶他們的收入也不多,基本上都用來添置家里的東西了?!?/p>
“五五年七月定級的時候,你爺你奶那會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按當時的退休政策,像你爺奶抗日戰爭時期就參加了革命工作的,按定級工資的百分之90發?!?/p>
“當時你爺爺定級工資是425塊,你奶是63塊,按百分之90計算,他們倆每月退休金能拿到439塊2?!?/p>
“從五五年七月到現在,他們一共領了13年4個月的70272塊的退休金。”
說完了公婆,霍母又說起了霍父的工資。
“你爸定級的時候副軍職干部,每個月工資252塊,五八的時候他升到了正軍職,這會工資漲到了277塊。”
“等到了六三年的時候,他升到了正大軍區級,每個月工資382塊?!?/p>
“前三年的工資一共是9072塊,中間五年是16620塊,后面這五年零四個月是24448元,加一起總共是50140塊?!?/p>
“接下來就是我的了,我們總政文工團是師級單位,五五年定級的時候我是正營級干部,每個月工資101塊。”
“五九年,我升級成了副團,每個月工資127塊,六四年再次升職成了正團,工資141塊。”
“這幾年加一起,我一共拿了19800塊?!?/p>
“這就是我們家這十多年以來的所有收入,加一起一共140212塊。”
聽到這個數字,姜姒還是挺吃驚的
不過這個年代工資的確是按定級走的,爺奶爸媽的職位擺在那里,拿到這么多也正常。
畢竟從軍的話,升職全憑軍功。
而軍功這種東西,說白了就是拿命一切一槍拼出來的。
思緒間,霍母已經開始清點家里這些年的支出了,相比于收入,收出這些就比較細碎了。
霍母就說了幾項比較大的支出。
首先就是西山大院的那套房子,當年搬進去的時候除去在部隊領到了部分家具之外,霍母前前后后也添置了不少東西。
那會家具和生活用品什么的都比較貴,這里花了1000左右。
再來就是幾個孩子結婚這里了。
現在買齊72條家具,大概在500元左右。
‘三轉一響’也差不多是這個價格,其中手表120元,縫紉機在155塊左右,自行車一般都是160塊到180塊之間,收音機最普通的也要80塊左右了。
這兩樣加一起,算上票據的話,差不多一個孩子就要1200塊,如果再算上彩禮錢這些,一個孩子就得2000多。
接下來就是一日三餐的開銷了。
過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得花錢。
就拿口糧來說,家里十多個人吃飯,每個月光買是買糧本上定量的糧食就要花好幾十塊錢。
再加上每天買菜,孩子們吃的雞蛋牛奶,偶爾再買個零嘴什么的。
光是生活開銷這里,一個月就得有100多塊的支出。
如果再算是這十多年的人情往來,還有買衣服這些,那就更多了。
當然,這些還不是大頭。
家里最大的一項支出,其實是霍父這些年匿名資助出去的錢。
霍父總說,沒能把那些跟著他的人平平安安的帶回來,是他這輩子最為愧疚的一件事。
所以這些年但凡是遇到哪些有災有險,或者小戰士家里有困難的,他都會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別看霍母把霍父的零花錢卡的死死的,但在這種事上面,她可從來不含糊。
最后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支出了。
畢竟霍母有時候也要出去慰問演出,家里的每一筆開銷他也不可能事無巨細的記下來。
最后這么一算,拋去這些所有的,家里的存折上總共還剩下68468塊5角6分。
對了,還有一筆。
就是今天楊家還回來的那兩筆錢,加一起大概有個12000塊左右。
等于現在手里一共是8萬零468塊,角分這些就不算了。
這些年各房的工資都是他們各自收著,除了每個月象征性的收了一點生活費,大頭一直花的是他們老兩口的。
現在唯一吃虧的就是大房和三房。
霍母把收入和支出說清楚之后,對著老二和老四道。
“你們倆從小就在我身邊長大,不像老大和老三,他們倆沒在我身邊享過一天的福?!?/p>
“我大概算了一下,這些年養你們兄弟倆每年差不多有個150塊錢的開銷,婚后每年補貼你們的差不多也是這個數?!?/p>
“我明說了,在分家之前我要把這筆錢,補給你大哥還有老三。”
“另外,你大哥在疆省安了家,他的情況就和老三一樣,除了彩禮和置辦的東西之外,我也會單獨給他們兩口子2000塊的安家費?!?/p>
“對了,還有姜家給老三看病的那筆錢,這筆錢是老三媳婦兒要回來的,這個到時候我就直接給她了。”
“你們看一下,有意見沒?”
“有的話,現在就說,別等分完了家了,在背后嘀咕。”
聞言,二房和四房的人直搖頭,這些錢本來就是爸媽爺奶他們自己的。
怎么分配,那都是長輩們的事。
他們沒有意見。
“行,沒有意見就好?!?/p>
扣除掉這些,賬上還有六萬多塊。
按霍家的傳統,這六萬當中有百分之50要做為傳承交給下一任的繼承人,另外的百分之50才是家產。
霍母算了一下,三萬分成四份,每房大概能分到7500塊左右。
這些賬霍母已經提前算過了好幾遍,所以早在前幾天補辦存折的時候,她就已經將家里這些存款換成了不記名的存單。
可霍家的這些傳統,姜姒并不知情。
看到霍母遞過來的存單時,她還愣了好半天:“媽,你這個是不是算錯了。”
霍母搖頭的同時,也將這些事和姜姒解釋了一下。
不光是這幾張存折,以后他們兩口子還有老爺子他們的工資,以后也會留著三房。
這也是為什么老爺子他們的工資全部算到了霍父這邊。
因為當年霍家交到了霍父的手里,屬于霍四叔的那份以經給過了。
至于其他幾房,霍父也提前和他們說過了這件事。
老二和老四沒有意見。
老大那邊最多以后有空了會回來看看他們老兩口,但留在京市不大可能。
所以,霍家只能交到老三兩口子身上。
姜姒聽完也沒推辭,既然這是霍家的傳統,那她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不過那張3萬的存單只在她手里過了一下,就回到了霍母的手里。
當下,霍母就愣住了。
“姒姒,你這是——”不愿意嗎?
好在姜姒很快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媽,這筆錢我想用來做霍家的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
“對!以后只要是霍家的子孫,無論是考試,還是在某個領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都會領到一筆獎金?!?/p>
“你的意思是,要把這筆錢拿出來培養下一代?”
“沒錯?!?/p>
姜姒點點頭,語氣認真道:“媽,一個家族的盛衰,從來不是靠一房獨大就能撐的起來,我和廷洲希望的是,以后霍家的子孫可以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每個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里發光發熱。”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p>
三萬塊,于姜姒而言不算什么。
可若是拿這個換一個全家欣欣向榮的機會,或者說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
她還是覺得很值的。
而霍家人在聽到她的那句: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后,心情也莫名的澎湃了起來。
霍爺爺霍奶奶互視了一眼之后,則是露出了一個滿意的微笑。
“就按姒丫頭說的來吧?!?/p>
他們就說,霍家交到他們的手上,準沒錯。
別人家分家是什么情況,他們不知。
但霍家的這次分家,真的可以用其樂融融來形容。
唯一發生爭執的地方是在午飯過后。
今兒高興,大伙就多點了幾個菜。
霍父還有老二和老四也罕見的陪老爺子喝了幾杯。
見此,姜姒就打算下去悄悄把錢給付了。
哪知道,錢剛遞了過去。
楊美娜就眼疾手快把她給攔了下來:“我來我來~~”
緊接著關雪也過來了,“二嫂,三嫂,這次我來吧?!?/p>
“不行,我來?!?/p>
“二嫂,我來吧~~”
“我來!”
慢她們幾人一步的霍母見此,不由的笑了。
最后,誰也沒能搶過霍母,將賬結完之后,她大手一揮下午帶著三個兒媳婦去了一趟京市百貨大樓。
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二天晌午剛過,霍家人期待已久的電話鈴聲終于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