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柳采春就在城門口約定的地方等著了。
車夫來的時候,只看到她一個人笑了笑:“咦,柳姑娘的親戚沒送送姑娘嗎?”
柳采春道:“姨母他們有事情要忙,哪里有空?我急著回家,等不得了。黎叔幫我把這箱子抬一下,這就走吧?!?/p>
黎叔一看,嚯,兩手空空來,回去的時候卻帶了一口上了鎖的嶄新朱漆箱子,也不知道裝了多少好東西,一旁還有兩個大大的包袱、一個膝蓋高蓋著蓋子細(xì)柳條編得十分細(xì)密的籃子,隱約可見一包包的點心蜜餞果脯之類吃食。
再一看柳采春身上,來的時候穿的舊衣裳,這會兒也換了一套淡青色繡著花邊的新衣裳。
黎叔態(tài)度瞬間和氣客氣了幾分,連忙答應(yīng)一聲,殷勤的幫忙將東西往車上放。
柳采春就是故意擺出這陣勢,好讓他知道自己在省城里有個有錢的親戚、這有錢的親戚還挺看重自己。
他一個被車馬行雇了干活兒的車夫,最好別動什么活絡(luò)心眼試圖忽悠哄騙人、或者占什么便宜。
否則,他就要賭上一賭會不會倒霉了。
柳采春急著回家,便向車夫道:“我另給黎叔二十文,能不能快一點回去?我還趕著回家有事呢?!?/p>
車夫巴不得賺個外快,不假思索點頭:“可以可以,柳姑娘放心,準(zhǔn)定比來的時候要快些?!?/p>
柳采春當(dāng)即數(shù)了十文給他,“到了再給剩下的?!?/p>
“成?!?/p>
拿了錢,車夫精神抖擻,原本中途會休息一個小時左右,今日也變成了只休息不到半個小時,加上加快了速度,本來八個多小時的路程六個小時就到了。
回到縣城,東西在小巷子里搬弄下來,給了剩下的錢,車夫駕車離開。
柳采春收好東西后,忙往村里趕。
出了城沒走一會兒碰到可以順路順到一半的牛車,于是花了兩文錢搭車。
她并不想讓車馬行的車夫知道自家住在哪里,因此先前沒雇車,沒想到運氣還不錯。
柳采春從村里去省城那天早上,柳里正便敲響了銅鑼召集了村民們在大槐樹下集合。
銅鑼一響定有大事,家家戶戶都不敢怠慢,每家至少都有一個人往大槐樹下去了。
柳采春不在家,柳大姑便過去了。
田氏正和柳三奶、順田媳婦等在說話,一眼瞥見柳大姑,看來看去沒看見柳采春,田氏哼了一聲陰陽怪氣:“這柳梅倒是有些本事啊,瞧瞧,才回來倒當(dāng)起家來了?!?/p>
有人笑道:“采春這不是年紀(jì)還小嘛,柳梅來聽聽才聽得明白。”
田氏笑道:“哎喲我的嫂子,那丫頭年紀(jì)小心眼兒可不小,手段更厲害著呢!她要是個本分的,能認(rèn)識什么城里的什么東家店鋪、能收菌子筍子?哪家規(guī)矩本分的姑娘搞這些名堂。”
靠著賣筍子、菌子村里絕大多數(shù)人家都賺了不少錢,多的如魯大娘他們?nèi)膬?,少的也有將近一兩?/p>
那嫂子笑笑,不肯搭話了。
柳三奶翻了個白眼嗤笑:“這話說得對,姑娘家還是規(guī)矩本分些好,不然說出去也不好聽,像什么話!雖然她立了女戶,你們當(dāng)?shù)锏碾y道就不是長輩啦?難道就管不得啦?哪怕為了家里還沒說親的孩子們,你們也要管管啊。”
田氏叫苦連天擺手:“罷了罷了,三奶你是不知道那死丫頭有多忤逆,一身反骨,根本不是個聽人勸的。她當(dāng)初死活要立女戶,我就知道不是個安分的。只求她不造孽、別連累我們,我可不敢管她?!?/p>
人多,擠在一起推推搡搡的,柳大姑不提防被擠到了田氏旁邊,姑嫂倆眼神對視,各自嫌棄撇開。
柳大姑懶得理田氏,田氏看到柳大姑下意識的頭皮發(fā)麻隱隱作痛,一度頭皮痛得火辣辣她還以為自己被柳大姑給蓐成了禿子。
柳大姑不理她,她又不高興了。
不高興就想挑事。
田氏又來陰陽怪氣:“這不是她姑嘛,怎么你來啦?采春那丫頭真是越來越懶、越來越會指使人了,里正敲銅鑼這么大的事,她作為一家之主怎么都不挪動一下呢?太不成樣了。”
柳采春去省城的事情除了柳大姑就只有隔壁的安嬸子家知道,柳大姑當(dāng)然不會告訴田氏柳采春這會兒不在家,要笑不笑懟回去:“我家采春這些日子又是為我出頭撐腰、又是忙著跟城里的店鋪說這收購菌子筍子的事兒,忙的不得了,我做姑姑的別提多心疼了,能讓她多歇一會就多歇一會,我來聽了回去告訴她不是一樣?柳里正是個明白人,難道還為這個怪她?采春聰明,這家里的事兒啊,還得是她做主!”
旁邊人一聽收購菌子、筍子紛紛看過來,七嘴八舌的跟柳大姑打聽起來,柳大姑樂得跟人閑聊,就這樣把田氏撇在一邊了。
田氏根本插不上話,更氣了。
柳里正神色凝重,說的就是今年極有可能大旱、讓大家提早做好準(zhǔn)備的事。
他一說,許多在場的老人臉色立刻就變了。
“怪道我說今年的天怎么這么熱!”
“早該想到了,早該想到了啊,里正說得對,這天就是不正常,怕是真的要大旱啊。”
“我還記得好幾十年前那時候我還小,也是大旱,顆粒無收,野果子都沒結(jié)幾個,大家只能靠草根樹皮度日,我爺奶和兩歲的妹妹就是那一年沒的,唉......”
“你們有沒有覺得,往年這時候的筍子和菌子比今年要多得多。”
“對對對,我也有點這個感覺!”
“那要是真的大旱了,咱該怎么辦?”
“對啊,怎么辦???”
經(jīng)歷過大旱的老人們無不談虎色變,年輕些的聽他們說來,從一開始的不太當(dāng)回事也變得惶恐不安起來了。
是真的會死人的啊。
柳里正“鐺”的敲響銅鑼,再次吆喝:“大家靜一靜,都安靜!”
“別管會不會真的大旱,咱都做好準(zhǔn)備,有準(zhǔn)備總歸不會錯?!?/p>
柳里正便將那天晚上族老們和柳采春在他家里商量好的幾條章程一一說來,生怕大家理解的不到位,少不了再三強調(diào),掰開細(xì)說,一通說下來,口干舌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