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上人哪怕一肚子好奇,但有秦村長等外人在場,一句都沒問出口。
沈清不管做什么說什么肯定有她的道理,他們不明白沒事,待會外人走了再問就是了。
不能當著外人尤其放羊村現(xiàn)在是沈清所說的供貨合作伙伴問出來,不然就算他們是好奇,落在旁人耳中就成了質(zhì)疑。
村子上人能忍住,秦村長等人忍不住啊。
秦村長驚詫問道:“東家,你之前不是說最多幾十斤上百斤就成么?現(xiàn)在四頭奶牛一天就能產(chǎn)一百多斤,再來是不是太多了?”
他們倒是想賣,越多越好,因為奶牛飼養(yǎng)起來很方便,不像羊到處跑要隨時盯視著,而且牛奶量大,天數(shù)長,和羊奶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以及更好喝!
如今才四頭,一家一頭都沒分到,要是每家能養(yǎng)上一頭,賣不掉的也能喝上一些,他們前兩日喝過,比稀粥管飽,也能省一些糧食。
畢竟草漫山遍野都是,春夏秋趕出去吃,冬日多存儲草料,他們沒有田地,割不用銀錢的草喂牛轉(zhuǎn)化成牛奶,能每日賣新鮮牛奶,有銀錢進賬,還能填報一部分肚子,這樣劃算的事誰不稀罕呢?
沈清簡單道:“之前說的即使一百多斤是制作肥皂的量,少有少的用處,多自然有多的用處。”
牛奶制作鮮奶、酸奶等在這朝代進行售賣不現(xiàn)實,但牛奶能制作的奶制品多了去了!
像好存放容易運輸有營養(yǎng)又能提供巨大熱量的奶片就適合生產(chǎn),除此之外就是奶糖。
她從小吃到大的某白兔奶糖,后面又出了各種口味,還能添加花生,不管哪種都是以牛奶為主要原料。
二叔三家的糖坊只有芝麻麥芽糖品種單一不說,最大的缺陷就是麥芽糖經(jīng)過反復拉扯后形成的空隙不能溫度高!
一旦氣溫上升,稍稍融化后口感就沒了最大的特色:酥脆。
之前三家決定是過了三月一直到十月,糖坊都停工。
她想著奶糖夏季雖然也會融化,卻只有一點點,而且是在炎熱的南方,無論錦城還是京城都地處北方,夏季明顯沒有南方炎熱,即便會融化想必也不多,包裹上糯米紙,融化一點點也不影響售賣。
這樣糖坊就無需停工,能一直正常生產(chǎn)。
他們?nèi)矣兴奈迨谌耍杖雭碓醋畲箢^就是糖坊了,糖坊好,他們?nèi)兆硬拍苡l(fā)好過。
江二爺趙明月江英幾人敏銳的想到什么,看向沈清,見她微微點頭示意,幾人壓下激動的心情,耐心的等待著。
秦村長聽到還有其他的用處,放心的同時喜悅回道:“我們這兩天算過了,一頭奶牛一天要吃四五十斤鮮草,要是干草的話稍微少一些;
野草雜草吃掉后大約一兩個月后又能生長一批起來,咱們準備去遠處的荒地割草料回來做青儲,一兩個月后又能長成,不影響近處的山上以及周邊放牧。
這樣算的話,每家最少能飼養(yǎng)個兩三頭,四五頭的話應該也不成問題。”
這個數(shù)和蘇木家的牧場不能比,但他們需要遷徙各處水草豐盛的地方放牧,放羊村只在周邊山林荒地上,自然不能和牧區(qū)相比。
不過能有個三四頭很好了,一天割兩百斤的鮮草也就**背簍,兩三個半大小子就能完成,比打豬草重不了多少;
豬只能年底一道賣銀子吃豬肉,三四頭奶牛每天都能有一兩百斤的牛奶,更重要的是豬不能只吃草,牛卻可以。
沈清直接道:“成,那你們今年每家先養(yǎng)上個三頭,看看如何,若是草料、體力都跟的上,明年再加到四或五頭。”
秦村長以及帶來的幾個漢子頓時激動不已,不住的道謝。
沈清收了牛奶,讓江向北付了銀錢,秦村長捧著二百二十文錢,手都開始抖了。
跟隨而來的漢子更是渾身都在抖,一百一十斤的牛奶,兩文錢一斤,足足二百二十文吶。
聽教他們的牧民說這還是奶牛一路上顛簸沒吃好,等后面穩(wěn)定下來四頭奶牛一天在一百二到二百斤之間。
兩文錢一斤牛奶,也就是說一天就能有二百四十文到四百文!
他們每家養(yǎng)三頭,一家一天最少都能有一百八十文的進賬.....一天一百八十文,只需喂養(yǎng)幾頭牛就能掙到.....
今天一天就掙了二百二十文,明日還能再送過來,甚至比今日還多,豈不是又有二百多文進賬?
幾人如同踩在棉花堆里,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的往回走。
這邊沈清和圍繞的眾人說道:“你們各自回家去拿個盆來,我給舀上兩瓢回去嘗嘗鮮;
一定要煮沸,煮沸后很快就舀出,記住了沒?”
“記住,不,不是,沈清吶你這不是要用來做肥皂的么?咋給咱們喝了?”
“你給了咱們喝,還夠做肥皂不?咱們不喝也沒事,你別聽這些小子胡說。”
“對對,還是做肥皂重要,要是后面有用不完的再給他們嘗個味就成,他們就是一群饞貓,一坨屎都想上去嘗嘗咸淡。”
眾多小子:.....幸好沒外人,不然長大后說親事都沒法說!
沈清笑著解釋:“我和秦村長說了,每日送新鮮的牛奶過來,明日應當會更多;
這才第一天做牛奶肥皂,處在嘗試階段,用不了太多,正好大家伙嘗嘗滋味;
對了,要是好的話,明日也能向秦村長買了喝,鮮牛奶還是很養(yǎng)人的。”
鮮牛奶有營養(yǎng),牧民體格健壯就是最好的證明,并且兩文錢一斤,村子上人完全消費的起。
聽到沈清的話,圍觀的眾人不再遲疑,立即有年輕小子跑回家拿盆過來。
婦人們聽到養(yǎng)人,想的是兩文錢一斤不算貴,可以隔三差五的買個兩三斤全家人喝,后面藥材豐收,可以給孩子們喝上.....
江英趙明月徐紅梅想的則是兩文一斤,一天買上十斤也才二十文,一個月六百文足夠全家人喝。
他們現(xiàn)在一個月能有百八十兩的銀子進賬,出上六百文完全負擔的起。
就是現(xiàn)在一直到十月糖坊都沒進賬,還是節(jié)省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