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老嬤嬤一出門,洪荷花端著裝了十來斤的豆腐,滿臉討好笑意的上前。
老嬤嬤哎哎了兩聲,“今日不買豆腐了啊,別遞過來。”
“不是賣,是送您的!”洪荷花立即討好的笑道。
老嬤嬤看著足足十來斤的豆腐云里霧里,隨即想到肯定是想走她的門路,求主子幫忙!
“其實(shí)是別人托我們送給孫夫人的,之前我們村的人不懂事,讓她弟媳婦和離,雖是沒法子的事,但沖撞了她爹娘弟弟確實(shí)不對,還請她大人有大量,別往心里去....”
老嬤嬤聽的一愣一愣,雙眼逐漸睜大。
她小姐的娘家可是好的很吶,啥時(shí)候弟弟和媳婦和離了?
“等等,你知道我主家是誰不?你是不是弄錯人了?”
趙明月堆著笑上前,詫異道:“哪能弄錯啊,不就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膶O貴孫捕頭家嗎?
咱們興城能有幾個孫捕頭?況且昨兒個傍晚孫捕頭還親自去了七里村,為他小舅子討公道,非讓那和離的弟媳婦回去柳家呢。
大溪趕緊再給大娘單獨(dú)裝上幾斤豆腐,大娘辛苦你在孫夫人面前多美言幾句。”
江大溪手腳麻利的又裝上五六斤豆腐,遞上前配合道:“對啊大娘,七里村的婦人也是沒法子,實(shí)在是、實(shí)在是柳家不像話!
哎哎我不是有意說你們夫人娘家壞話,您別往心里去,就是既然已經(jīng)和離了,孫夫人這個做姐姐的能不能勸勸娘家兄弟放手....”
老嬤嬤深吸一口氣,穩(wěn)住心神,先安撫道:“好好,我去和夫人說說,你們等等。”
怪不得昨日明明孫貴休沐,卻說下午臨時(shí)有事要出去一趟,原來是給外面的野女人辦事去了!
孫貴靠老爺當(dāng)上了捕快又當(dāng)上了捕頭,還沒讓小姐過上兩天好日子,竟然就開始養(yǎng)外室,還去給外室撐腰;
幸虧賣豆腐的幾人不知道內(nèi)情,只知曉她是孫捕頭家的下人,不然她也不會知曉!
趙明月江大溪洪荷花看著老嬤嬤面色凝重的轉(zhuǎn)身沖回屋,沒一會又領(lǐng)著個衣著氣派的婦人出來。
兩人邊走邊嘀咕,瞧見他們時(shí)方才停下。
隨后老嬤嬤上前,開口問道:“你們說昨日下午孫捕頭去了七里村,是怎么回事。”
衣著氣派的婦人面色不虞站在一旁等待著。
像是沒看到那個衣著氣派的婦人似的,趙明月嘆了聲氣講開了:“嗐,其實(shí)真不能怪七里村,他們也是因著江家女日子過不下去才把人帶回,本來都和離了,按講沒事了啊。
昨日不知怎的,孫捕頭帶著一個俏生生的捕快找到村長家,讓交出江家女,讓她回柳家去,咱們聽那俏生生的捕快說啥’他岳丈家有光‘’岳丈以及小舅子覺得他厲害‘等等,這可不就是你夫人娘家嘛。”
“對啊對,我離的近,還聽到孫捕頭說他定要把這件事辦好,讓岳丈小舅子一家在村上有面子,抬頭挺胸做人!”江大溪跟著補(bǔ)充。
“娘,那個小捕快真好看,皮膚白白嫩嫩,我都想摸摸能不能掐出水,難怪孫捕頭摸了好幾下咧。”江大波臉紅紅的撓撓頭。
洪荷花打趣:“小叔子你當(dāng)心挨罵!你想個女子就算了,哪能想人家小郎君?”
老嬤嬤瞧著自家小姐從聽到’俏生生小捕快‘時(shí)臉色越來越難看,仿佛下一瞬間就要罵出聲,她連忙緊張的扯了扯衣袖提醒。
這群人還不知道找錯人呢,要是知道了,保管不敢說出來。
那樣的話,她們不就繼續(xù)被蒙在鼓里么!
孫夫人憤怒的快要噴出火,臉色陰沉的卻能滴水,她深吸幾口氣,壓下渾身暴怒的火氣。
什么小郎君,分明是個狐媚子!
好好好,姓柳是吧,岳丈小舅子是吧,還敢喬裝打扮一起去,真真的將她當(dāng)個死人了!
他孫貴真是日子好過了,忘了他自己到底重幾斤幾兩,她深吸一口氣,吩咐:“去,把孫貴給我叫回來!”
老嬤嬤為難道:“今日休沐,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啊。”
孫夫人冷聲道:“還能在哪,不是在那個賤蹄子處就是在衙門準(zhǔn)備喊人去給那個賤蹄子出頭;
不管在哪,去衙門處問總歸能問出來,讓他立即馬上回來!”
養(yǎng)外室這種事,周邊所有人知道了她都不一定知道,全可勁的瞞著她;
今日要不是這幾個鄉(xiāng)野之人不明白狀況,傻不隆冬的撞上來,她還不知道要被瞞到什么時(shí)候!
另一邊趙明月四人緊張局促的站著,聽到后四臉懵,四副是不是做錯事說錯話的樣子。
孫夫人怒氣滔天的吩咐完話,看到四人害怕的模樣,丟下一句:“不會有人知曉是你們說的,以后孫貴要是再去七里村你們趕緊過來告知!”
江大溪一副賠罪的姿態(tài),不住應(yīng)道:“好好,小的知曉了。”
兩人走后,趙明月一揮手:“走,去賣剩下的豆腐!”’
哪有剛才的半分緊張局促。
·
沈清也在城里。
孫捕頭找茬是眼前的事,雖然煩但遠(yuǎn)不是要命的大事,而水災(zāi)不光要命,一個不好還能生離死別生不如死!
孰重孰輕她還拎得清。
孫捕頭要解決,為水災(zāi)做的準(zhǔn)備也不能耽擱。
她先是去打鐵鋪定了十五把大刀,付了三兩的定金;
又去車行,預(yù)定了兩輛油紙布車廂,最普通簡單實(shí)用的樣式和布料,遮風(fēng)擋雨擋太陽,每輛二兩半銀子,也是同樣先付定金,等交貨時(shí)付尾款。
原本準(zhǔn)備在關(guān)木匠那定的,但這一輛的做工就需耗費(fèi)一個多月,兩輛根本來不及,且在關(guān)木匠那定還需自己買油紙和布料釘上,專業(yè)的事還是交由專業(yè)的人做吧,有些錢不能省。
除了兩個車廂,還在關(guān)木匠處定了兩輛板車,這個快,大約半個來月就能完成。
沈清想過,鍋碗瓢盆食物等常用的一輛板車,不穿的衣物糧食等等一輛板車,上面用油紙布覆蓋包裹住;
夏季雨水多,漢子們尚可,家里還有兩個小孫女外加姑娘家,遮風(fēng)擋雨的車廂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