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健委的專家組會議定在次日上午九點,地點設在江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三樓會議室。
林修遠接到通知時已是深夜,窗外雷雨未歇,他站在窗前沉思片刻后,拿起手機回了一條:“我會準時到場。”
這一夜,他沒有再繼續推導基因修復液的分子結構,而是打開了一份早已準備好的PPT——關于“智能診斷系統”在流感疫情預警中的應用模型。
第二天一早,疾控中心三樓會議室已坐滿了來自各大醫院、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專家。
主持會議的是市衛健委特邀的陳教授,一位在傳染病領域頗有威望的老專家。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林修遠身上。
“林醫生,請你先來介紹一下你們醫院近期提出的H7N9流感爆發預測模型。”
眾人紛紛側目,目光落在這個年輕的不像話的實習醫生身上。
“是。”
林修遠不卑不亢地起身,走到大屏幕前,調出“智能診斷系統”的實時監測界面。
屏幕上,一張全國范圍的熱力圖緩緩展開,標注著各個城市的發熱病例增長趨勢,并通過算法預測了未來一周內可能出現的疫情高發區域。
更令人震驚的是,系統還列出了幾起尚未被官方通報的疑似感染病例,位置精準到某幾個城市的特定社區門診。
會場一片嘩然。
“這……這是什么系統?”
“怎么會有這么先進的數據模型?這種級別的信息整合能力,不是國家級疾控單位都做不到吧?”
“而且預測準確率也太高了吧,連我們疾控都沒能掌握這些數據!”
幾位老專家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陳教授深深看了林修遠一眼,語氣鄭重:“林醫生,你這套系統是從哪里來的?”
林修遠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卻堅定:“這是我個人基于多年臨床經驗與數據分析模型自主研發的一套輔助診斷系統。它能實時整合全國各級醫療機構上傳的數據,并通過機器學習不斷優化疫情預警機制。”
他并沒有提及系統的真正來源——那是未來十年醫學人工智能發展的巔峰成果之一。
但這番話已經足夠震撼人心。
此時,坐在后排的劉國棟眼神陰冷,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笑意,但眼神卻透著幾分審視與不安。
他不動聲色地站起身,低聲對身旁助手交代幾句后,悄然離開會議室。
幾分鐘后,他撥通了趙文杰的電話。
“喂,趙主任,你現在手上有沒有什么能抓住林修遠把柄的東西?現在上面對他很重視,我們必須想辦法把他拉下來。”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趙文杰低聲道:“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但他那個系統本身就可疑,我懷疑背后有不可告人的技術來源。”
“那就盯緊他。”劉國棟冷冷道,“這個人不能讓他繼續往上走,否則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場災難。”
與此同時,在另一端的江城市人民醫院服務器機房里,徐璐正獨自一人調試林修遠的智能診斷系統接口。
她是個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實習生,平時負責協助林修遠處理一些數據問題。
就在剛剛,她在整理服務器日志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監控腳本。
這個腳本并非林修遠編寫,也不是醫院IT部門部署的常規程序,而是來自科研所的信息安全部門。
換句話說,有人在暗中監視這套系統的一舉一動。
徐璐心跳加快,迅速將相關證據備份并加密,隨后編輯了一條短信發給林修遠:
“小心他們動手。”
消息發送成功后,她輕輕合上筆記本電腦,神色凝重。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對了選擇,但她隱約意識到,林修遠正在卷入一場遠比想象中更深的風暴之中。
而這場風暴,才剛剛開始。
會議仍在繼續,林修遠耐心回答完所有專家的提問后,緩緩收起演示文檔。
“各位專家,我建議將這套系統作為試點項目推廣至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在當前流感高發期,它能夠為我們爭取寶貴的應對時間。”
此言一出,全場再次陷入短暫的沉默。
陳教授沉吟片刻,點了點頭:“這個建議值得考慮。”
而坐在角落里的劉國棟,臉色愈發難看。
一旦落地,林修遠就不再是單純的醫生,而是擁有實權的技術核心人物。
他必須阻止這一切。
但此刻,他只能強壓怒火,等待下一步行動的機會。
會議結束后,林修遠走出疾控中心大樓,陽光灑在他的肩上,照出一道修長的影子。
他回頭看了一眼那座白色的建筑,嘴角微微揚起。
“從今天起,我不會再躲在幕后。”
風掠過他的衣角,帶著即將到來的風暴氣息。
林修遠在疾控中心會議上的表現,如同一顆投進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他不僅用“智能診斷系統”贏得了專家組的認可,更以一種近乎挑釁的方式,將這套系統作為試點項目的一部分,正式共享給市疾控中心使用。
這一決定,在劉國棟眼中,無異于一場精心策劃的入侵。
疾控中心數據控制室
翌日清晨,疾控中心的技術人員已經開始接入林修遠提供的系統接口。
數據流動的速度之快、分析維度之廣,讓一眾資深專家都驚嘆不已。
原本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數據匯總與趨勢分析,現在不到兩小時便已完成。
“這系統太先進了……幾乎可以實時預測疫情走向。”一位技術主管低聲感嘆。
而就在眾人還在為系統的高效運作而驚嘆時,劉國棟卻在辦公室中面色鐵青地盯著電腦屏幕。
他的手下已經確認,那套系統的核心算法并不屬于現有公開技術體系,甚至部分代碼結構,連他們科研所的頂尖程序員都無法完全理解。
“這不是一個實習醫生能做出來的東西。”劉國棟咬牙低聲道,手指在桌面敲擊著,“他在隱藏什么?”
他試圖向衛健委施壓,要求暫停該項目,卻被上層一句“當前正值流感高發期,任何有助于預警和防控的手段我們都要支持”打回。
他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
而這,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江城市人民醫院檔案室
與此同時,醫院檔案室的燈光幽暗,空氣中彌漫著紙張與塵埃混合的味道。
林浩然屏住呼吸,翻動著手中的資料,眼神逐漸亮了起來。
他本是偶然間聽說趙文杰曾在十年前負責過某款降壓藥的臨床試驗,出于對林修遠的支持和好奇,才偷偷來檔案室查找相關記錄。
沒想到,還真讓他找到了關鍵證據。
一份名為《2010年全國高血壓新藥多中心臨床試驗中期報告》的文檔中,赫然出現了趙文杰的名字。
而在附件頁中,幾組異常數據引起了林浩然的注意——這些數據明顯經過人為修改,原本顯示藥物不良反應率高達17%,最終報告中卻變成了3%。
“這是造假!”林浩然心頭一震,立刻掏出手機拍照,并附上一條簡短信息:“林醫生,這可能是突破口。”
發送完畢,他迅速合上文件夾,悄悄退出了檔案室。
林修遠住所深夜電腦屏幕發出微弱的藍光,林修遠坐在書桌前,神情冷峻地瀏覽著林浩然傳來的資料。
他輕輕敲擊鍵盤,調出一段早已準備好的視頻片段——畫面模糊,但聲音清晰。
畫面中,趙文杰正與一名康泰集團代表在私人會所包廂密談,言語間提及“數據優化”、“審批流程加快”等敏感詞匯。
這段視頻是他重生后通過未來記憶鎖定的關鍵證據之一,但他一直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出手。
而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
他將視頻進行剪輯處理,抹去原始時間戳,并附加了一份匿名舉報信,詳細列出了趙文杰涉嫌造假的藥品名稱、涉及醫院及可能存在的利益輸送路徑。
隨后,他將這份材料上傳至市衛健委紀檢組的專用郵箱。
“你們想玩?”他嘴角微微揚起,眼中寒芒一閃,“那就陪你們玩到底。”
次日清晨,衛健委內部通報緊急下發,要求各直屬單位配合調查一起關于某降壓藥安全性存疑的舉報材料。
同時,疾控中心正式發布通知:將在全市范圍內試點部署林修遠開發的“智能診斷系統”,用于流感監測與早期預警。
這兩則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在醫療圈引起軒然大波。
有人驚呼林修遠終于要崛起,也有人暗中猜測這背后是否有更大的布局。
而在這場風暴的核心,趙文杰猛然從辦公椅上站起,臉色陰沉如墨。
他接到消息,自己主管的那款降壓藥被臨時叫停臨床使用,還成立了專項調查組。
他猛地抓起外套,沖出辦公室,直奔市科研所而去。
因為他知道,這一切的背后,只可能有一個人在操控。
而這個人,就是林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