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六時又回到武安伯府住的郭老太太,聽到煉丹房里傳來的笑聲,跟著愉悅。
“這幾個都是知足易樂的,聽著聲音我這老婆子都覺得開懷。”
年紀(jì)大了,不喜歡太清凈。
時常能聽到小輩們嬉鬧的聲音,才有人氣。
“我聽著也覺心寬。”郭氏笑著,手里縫著一套護(hù)膝。
這是她給父親盡的一點(diǎn)孝心,希望年紀(jì)大了腿腳有點(diǎn)不便的父親能養(yǎng)好腿。
一臉笑容的郭老太太在旁分著繡線,心念一轉(zhuǎn)間,突然問女兒:“秀姐兒性子不錯,你看要不要讓她做我們郭家的媳婦?”
“讓她嫁入我們郭家?”郭氏驚訝。
這問題她沒想過。
主要是秀姐兒年紀(jì)還小,還沒到認(rèn)真考慮她婚事的時候。
她主要想的還是大女兒和三女兒的婚事。
但母親這么一提,還真讓她起了興趣:“母親看她嫁給誰合適?”
她知道家里的侄子還有幾個沒議親。
“昀哥兒你看怎樣?他們見過面,年紀(jì)也合適,性子我瞧著都心思簡單,容易合得來。”
郭氏聽了認(rèn)真的琢磨起來。
昀哥兒和二嫂來京住了兩個月就回了去,但昀哥兒說好了今年會再來京都。
“你二哥三個兒子,大的留在涼州守家,昀哥兒日后可以到京讀書,這也是將來家里要做的安排。”
郭家在涼州盤根八百年,不是所有人都窩在一處。
族中子弟要在外面長世面,增見識,廣交友。
老六入國子監(jiān)為師就是來京都這地界扎個營,好讓族中年輕人行有路,路有伴。
聽了母親的話,郭氏少了些顧慮。
作為一個遠(yuǎn)嫁女,她自己經(jīng)歷過各種心酸辛苦。
即使庶女是嫁給自己娘家侄子,她也不得不想想這距離。
“這事兒母親回去先問問二嫂,若是他們愿意,我就問問秀姐兒,不過我想她不會有什么意見。”
“你二嫂應(yīng)該沒意見,她跟我嘀咕過你那倆庶女。”
郭老太太悄聲告訴女兒:“說一個是古板悶葫蘆一個是笑口八月瓜,你二嫂喜歡吃八月瓜。”
郭氏頓時笑了起來:“你不說我都忘了二嫂好這口。”
“那不是,這事你二哥二嫂肯定沒意見。”
郭氏點(diǎn)頭了,“秀姐兒是個懂事的,婚事會聽我們安排,她若是能嫁給昀哥兒,自然是好事。”
潘姨娘要是知道,怕是做夢都得笑醒。
郭家雖無高官厚爵,卻是真正的世家大族。
別說這一朝天家,就是前兩朝天家,郭家都有他們賜予的功德牌匾。
可謂是累累書香,豐澤西北。
為每個朝廷都輸送了不少讀書人效力。
武安伯府論底蘊(yùn)拍馬也比不上自己娘家。
伯府一個庶女,能嫁給郭家二房嫡次子,不辱沒她。
相反,她會過得很好。
聽得女兒同意,郭老太太挺高興,“嫁人嫁德,娶妻娶賢,這樁婚事若是成,郭鄭兩家就是親上加親,后代子孫會往來更密切。”
大外孫女眼高于頂,看不上他們郭家的人,她不強(qiáng)求。
雖然秀姐兒是庶出,但性格好人品正,就勝了出身這一條。
他們郭家聯(lián)姻是講究門當(dāng)戶對,但也講究性格品德。
德賢之人,出身可放松。
無德之人,再高的門第他們也不攀附。
無意間商議出一樁挺合適的婚事,母女倆都相視而笑。
但想到最大的姐兒婚事沒著落,又頭疼了起來。
“打探珍姐兒婚事的有十幾家了,但珍姐兒一家也看不上,不是嫌這家門戶不夠顯赫,就是嫌那家人長得丑。”
說起來就氣的郭氏,放下了針線活歇眼睛。
“按她的想法就是人要長得俊,出身要好,家里要富貴有權(quán)勢,您說,這不照著龍子龍孫去找嗎。”
郭老太太瞧著女兒又起了煩惱,不由嘆氣,“確實(shí)有點(diǎn)好高騖遠(yuǎn)。”
都是比對著當(dāng)初的梁世子來尋婿。
人樣要不輸他,家世要不輸他,甚至要更富貴有權(quán)勢。
如此才有面子,才有出去碾壓別人的資本。
但人活著不光是面子,想要真正活得舒暢,靠的還是里子。
這道理大外孫女卻偏偏聽不進(jìn)去。
“珍姐兒的性子偏執(zhí),她的婚事最好能讓寧姐兒把著關(guān),要不然日后即使嫁了你也還得頭疼。”
沒幾天就要離開的郭老太太,擔(dān)心女兒會被大外孫女氣傷身體。
讓她盡量往長遠(yuǎn)看。
郭氏點(diǎn)頭:“我會與寧兒商量著來,珍姐兒要是不聽,還拿死啊活的來威脅,那我就真當(dāng)沒她這個女兒了。”
郭老太太卻搖頭,對女兒的氣話滿眼無奈。
自己生的孩子,再心寒都做不到生死不顧。
該操心的,還是會操心,
這就是做母親的心。
對著不成器的孩子,氣死了都得翻生為其收爛攤子。
大外孫女就是女兒的劫,難過去。
母女倆在為小輩們操心未來,小輩們也在操心長輩的身體。
煉丹房里的三姐妹,搓了藥丸子,又商量起該給父母還有外祖家準(zhǔn)備些什么藥茶。
時下京都流行起煮藥茶來喝。
什么暖宮茶,補(bǔ)氣茶,祛濕茶,清神茶,安神茶,花樣越來越多。
瞧著很多人愛喝,家里也買了一些回來煮。
鄭離驚一看那藥包,不過是在十來味藥里加上紅棗桂圓枸杞黨參甘草干花什么的添加甜香味,讓藥湯喝起來好喝些,就成了風(fēng)靡一時的藥茶。
這藥茶她看過一遍就茅塞頓開。
她能配制得更有效果,味道更好。
所以現(xiàn)在家里都是煮她親自配的藥茶來喝,人人都喜歡喝。
“涼州那邊應(yīng)該還沒有這些藥茶,咱們每樣配一些給他們帶回去,要是喝好了,日后可以讓商隊(duì)送去給他們。”
“那我們還要買不少藥料,還有紅棗桂圓枸杞這些東西。”善若抽了紙筆出來。
按師姐說的數(shù)量,一一記錄下來。
寫好了就派人出去趕緊購置回來,然后炮制調(diào)配。
這一做,就是幾百包的量。
到元宵節(jié)這天都還在忙。
不過到了晚上,姐妹們還是梳妝換衣,興高采烈的要出門去鬧花燈,走百病。
京都的元宵節(jié),每年都很熱鬧。
即使今年西北局勢有變化,京都的繁華也不受影響。
因著是晚上出去玩,平日里不慣出門看黃歷的鄭離驚,要走時卻生了念頭。
于是她順手卜算了一下。
這一算,就讓她皺了眉頭。
否卦。
月破,旬空。
不宜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