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真緩緩收劍歸鞘,走到柳月娘身旁,俯下身,伸出二指,輕輕搭在她纖細冰涼的手腕上。
一絲精純柔和的真元渡入柳月娘體內,小心翼翼地探查著她的狀況。經脈中殘留的陰寒剪煞之氣已極為稀薄,在歸塵劍的余威作用下正緩慢消散。最嚴重的是三魂七魄,如同被無數細針穿刺過,布滿了細微的裂痕,魂光黯淡,搖搖欲墜。這是被鏡妖長時間附體,又被強行抽取魂力滋養血蓮,再經歷鏡魘血界崩潰沖擊造成的本源之傷。
“魂魄重創,本源受損…需靜養經年,輔以安魂固魄的靈藥,方有復原之望?!?趙清真收回手指,心中已有論斷。
此時,院外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焦急的呼喊。
“月娘!”
柳員外,還有幾個手持棍棒、驚魂未定的家丁,在玄真道人弟子的引領下,終于撞開了虛掩的院門。眼前景象讓他們倒吸一口涼氣:倒塌的院墻,遍地焦黑的草木斷口(殘留著被剪煞侵蝕的痕跡),昏迷的老張頭,以及倒在趙道長腳邊、氣息奄奄、秀發凌亂的柳月娘。
“月娘!我的兒?。 ?柳員外看到女兒慘狀,老淚縱橫,撲上前去,卻又不敢觸碰,生怕驚擾了什么。
“小姐!” 丫鬟春桃更是哭出聲來。
老張頭掙扎著被扶起,急切地看向棺材——鶯兒正從棺中探出頭,小臉煞白,雖受驚嚇,但顯然無恙。
玄真道人在兩名道童攙扶下走進院子,臉色蠟黃,氣息虛弱地靠近。他看著院中殘留的、正在快速消散的絲絲縷縷陰邪之氣,以及趙清真手中已然歸鞘卻依舊散發著無形威壓的歸塵劍,再看向倒地不起的柳月娘,渾濁的老眼中充滿了震驚與后怕,對著趙清真深深稽首:“無量壽福!多謝趙道友力挽狂瀾,誅滅此獠!救下滿城生靈!貧道…慚愧!”
趙清真微微頷首,目光轉向懸浮在半空中那面九瓣蓮紋銅鏡的本體。
此時的銅鏡,早已不復之前的妖異。
鏡體烏沉的光澤變得晦暗無光,如同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鏡背那曾血光流轉的九瓣蓮紋,蓮心處的凹陷焦黑一片,布滿了蛛網般的裂紋,蔓延至整個蓮臺,使得精美的紋路顯得破敗不堪。鏡面更是蒙上了一層死氣沉沉的灰翳,再也映照不出任何景象,仿佛一塊毫無生氣的廢鐵。
然而,趙清真凝視著它,眉頭卻微微蹙起。在常人無法感知的層面,這面看似死寂的銅鏡,依舊散發著一種極其微弱、卻異常頑固的陰冷穢氣。這穢氣并非胡蓮兒殘魂的怨念,而是銅鏡本身作為載體,沾染多人的血(李半城、柳月娘)所沉淀混合而成的至陰穢源!它如同鏡子的“底色”,深深烙印在材質之中,如同浸透墨汁的棉絮,難以拔除。
方才歸塵劍的煌煌神威,以及鏡魘血界的徹底崩滅,如同狂風暴雨,洗去了附著其上的“污垢”(胡蓮兒的怨魂和顯化的煞氣),卻無法將這沉淀百年的“底色”徹底凈化。它失去了興風作浪的“靈”,卻依舊是一個蘊含著巨大污染力的“穢核”。若放任不管,假以時日,這穢源極可能再次吸引游魂野鬼、或引動地脈陰煞,滋生出新的邪祟,甚至污染接觸者的心智。
“道長,這…這妖鏡可算毀了?” 柳員外心有余悸地看著懸浮的廢鏡,小心翼翼地問。
趙清真抬手一招,一股柔和的真元托住銅鏡,將其緩緩攝至面前。指尖隔空輕觸鏡面,一股冰冷滑膩、帶著腐朽氣息的寒意順指尖傳來,試圖侵蝕他的真元,卻被歸塵劍鞘自然散發的無形道韻隔絕。
“本體妖魂已誅,”趙清真聲音沉凝,“然此鏡經百年怨氣積存,血穢侵染,已成‘穢源’之器。其內沉淀陰濁穢氣,根深蒂固,尋常道法難以盡除。若留于世間,或置于陽氣旺盛之地,穢氣或可被壓制,卻終有泄露反噬之虞;若棄于陰邪之處,則必成新禍之根苗。”
玄真道人聞言,強打精神上前細觀,又以殘余法力探查,片刻后,蠟黃的臉上露出深以為然的神色,喘息道:“趙道友明鑒!此物…咳咳…已成‘陰煞穢胎’!《云笈七簽》有載,‘百年銅鏡,得血成精’,其精魄雖滅,然血穢陰濁已與鏡體熔鑄為一,非人力可凈…唯有…唯有借天地至陰至寒之力,永世封鎮,隔絕其穢氣外泄,使其在無盡寒寂中,緩緩消磨殆盡…”
趙清真點頭:“玄真道友所言極是。需尋一處極陰寒潭,其潭底必有地脈陰眼,陰寒之力精純無比,足以壓制并緩慢消磨此鏡穢源。再輔以‘朱砂鎮鏡符’覆蓋鏡面,斷絕其與外界氣息勾連,沉入陰眼深處,借地脈之力,行永世封鎮之法?!?/p>
“極陰寒潭…” 柳員外喃喃自語,隨即眼睛一亮,“城西百里,龍首山陰,有一‘黑龍潭’!傳說深不見底,四時冰寒刺骨,盛夏亦浮冰渣,人畜落水瞬間凍斃!更有傳言,其下連通幽冥水道!”
“黑龍潭…” 趙清真略一沉吟,靈覺微動,隱約感知到西北方向傳來一股精純浩大的地脈陰寒之氣,點頭道,“此地脈陰寒精純,當可一用?!?/p>
三日后,半夜時分,龍首山陰,黑龍潭。
時值仲春,山外已是草長鶯飛,此地卻依舊一片蕭瑟。嶙峋的黑色山巖如同巨獸獠牙,環抱著中央一泓幽深如墨的潭水。潭面平靜無波,仿佛一塊巨大的黑色琉璃,倒映著灰蒙蒙的天空??諝庵袕浡坦堑暮猓粑g帶出長長的白氣,岸邊草木稀疏,皆掛滿晶瑩的白霜,連巖石表面都凝結著一層薄冰。死寂,是這里唯一的主題,連鳥獸的蹤跡都絕無僅有。
潭邊一處相對平坦的峭壁平臺上,柳員外、老張頭、玄真道人(由兩名道童攙扶,裹著厚厚皮裘,依舊凍得嘴唇發紫)以及幾名膽大的家丁肅然而立。眾人面前設下簡陋香案,供奉三牲清酒,香煙裊裊,試圖驅散一絲寒意,卻很快被凜冽的山風吹散。
趙清真獨立于潭邊一塊探出的黝黑巖石之上,青灰色道袍在寒風中紋絲不動,仿佛與這方陰寒天地融為一體。他手中托著那面九瓣蓮紋銅鏡。鏡面之上,已用雞冠血混合上等辰砂,筆走龍蛇,書寫著一個巨大、繁復、每一筆都蘊含著強大封鎮之力的“鏡”字。朱砂殷紅如血,在晦暗的鏡面上顯得格外刺目,隱隱透出金光,將鏡體內部翻騰的灰黑色穢氣牢牢鎖住,發出極其細微、如同冷水滴入滾油的“滋滋”聲。
“吉時已到?!?趙清真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他不再多言,左手托鏡,右手捏“沉淵訣”,口中朗聲誦念《太上明鑒真經》中“凈器安煞”篇:
“明鏡高懸,洞照妖氛。穢源沉滯,污濁自生。今承道力,引歸幽冥。寒潭為冢,陰眼為扃。朱砂鎮魄,符箓封形。地脈陰鎖,永錮邪精。塵歸塵,土歸土,鏡中悲歡,自此永絕!急急如律令!”
咒文聲在死寂的寒潭上空回蕩,帶著一種肅穆莊嚴的韻律。隨著最后一個“令”字落下,趙清真手訣一變,引動附近山泉,一股清冽的泉水憑空匯聚,如靈蛇般纏繞上銅鏡,將其徹底淋透!
“嗡——!”
被泉水淋透的銅鏡猛地一顫!鏡面上朱砂書寫的“鏡”字光芒大盛,仿佛活了過來,死死壓制住內部劇烈翻騰、試圖沖破封鎖的灰黑穢氣!整個鏡體散發出一種絕望的、冰冷死寂的氣息。
趙清真神色肅穆,手托銅鏡,緩緩將其置于腳下青石上一個天然形成的淺凹處。他深吸一口氣,手掐的法訣引動著精純的道炁,混合著引來的山泉之力,形成一股柔和卻沛然莫御的推力,將銅鏡緩緩推離石凹,移向那深不見底的幽暗潭水!
銅鏡觸及漆黑如墨的潭水。
詭異的一幕發生了!潭水并未濺起水花,也未產生漣漪。那面覆蓋著朱砂血符的銅鏡,仿佛一塊投入沼澤的石頭,又似被無形的冰冷巨手攥住,毫無阻礙地、筆直地、帶著一種決絕的沉墜之勢,悄無聲息地沒入水中!
水面只蕩開一圈極淡、極快的漣漪,隨即恢復死寂。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一股比之前更加凜冽、更加純粹、仿佛能凍結靈魂的寒意,自潭底深處猛地彌漫開來!岸邊草木上的白霜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厚、結晶,發出細微的“咔咔”聲。距離稍近的柳員外等人,即使裹著厚衣,也忍不住齊齊打了個寒顫,仿佛連骨髓都要被凍僵。
趙清真立于潭邊,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千尺寒潭,注視著那面承載著百年恩怨與污穢的銅鏡,在絕對的黑暗與冰冷中,向著地脈陰眼的最深處,永恒沉淪。
一縷微弱的晨光,艱難地刺破龍首山上空厚重的鉛云,恰好落在黑龍潭那冰冷死寂、再無半點漣漪的水面上。光斑跳躍,卻驅不散此地萬年積累的陰寒,只映照出岸邊眾人劫后余生的復雜面孔,以及那道卓立寒風中、仿佛與山岳同存的青色身影。
“無量天尊。” 趙清真對著寒潭,對著這方天地,鄭重稽首。
塵埃落定,古鏡沉淵。一段因貪婪(李半城)而起的百年怨孽,終在這至陰至寒之地,畫上了永恒的句點。唯有柳月娘唇邊那點淡粉色的痣,在遙遠的鳳翔府,于沉睡中微微閃爍了一下,如同寒夜中一顆微渺卻堅韌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