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維留下,找機會給抽煙的站街女傳話。
陳響轉身找到徐多田,了解二手冰箱進口事宜。
“好消息,”正是飯點時間,皮膚被曬成小麥色的徐多田,將一份豬腳飯放到陳響面前,臉上笑容陽光道,“你嫂子已經幫你聯系好了。”
“50臺二手單溫冰柜,容量在220-320升之間,平均每臺價格是500RMB,運費是6500元RMB,一個月左右就能到三寶壟。”
陳響在心里剛剛算出總費用是31500元RMB,徐多田又道,“這個錢我們幫你出,你嫂子很看好你的計劃,她認為沒有商家會拒絕免費冰柜。”
陳響第一反應是感動,無以為報。
第二反應是徐多田和他老婆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煩?
應該是遇到了麻煩,否則哪來的這么大決心?
當然,不管夫妻倆遇到什么麻煩,不管他們出于什么目標,陳響都很感激。
飯點時間,來吃飯的人多,陳響沒有問更多,午飯后回去,潛心研究新品種。
制作更有賣相、更有價值、更耐高溫棒冰。
實際生產過程中,多數棒冰離不開增稠劑、穩定劑,跑過市場,知道市場上暫時買不到這兩種東西。
剩下只能用膠。
印象中普遍使用的是明膠,提取明膠最常用材料是牛皮,其次是豬皮。
當地這兩種動物數量都不多,沒有大規模養殖條件。
排除進口辦法,2009年東方大國明膠產量不算太高,價格不算便宜,加上運費,沒有應用價值。
只能因地置物,用不值錢的東西提煉。
幸好穿越前參觀過的準上市公司多、工廠多。
知道三寶壟有很多的從紅海藻,可以用它提煉卡拉膠。
卡拉膠被允許在雪糕中使用,能增加口感、防止冰晶增大,讓雪糕更漂亮,外表質地更細膩。
不過,紅海藻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提煉卡拉膠,這些知識都是陳響的商機,或許有一天會用到。
埋頭苦研三周。
經過反復調試,牛奶、巧克力、水果、大米、海藻、雞蛋、奶油,各種東西用掉不少,終于研究出三種產品。
第一種是冰淇淋杯,原材料是牛奶、巧克力、水果、卡拉膠、香精、白糖、雞蛋、奶油。
材料、工人、設備損、建筑損、電費,單杯總成本是3000盾(1.35元),計劃每杯賺3000盾。
出廠價格是6000盾,最終到客戶手里價格大約是8000盾(3.6元)。
定價經過仔細推敲,老冰棍每支客單是2000盾,會有人花四倍價格嘗試新品種。
只要客戶愿意嘗試,以后就沒有老冰棍什么事情了。
第二支是米釀棒冰,原材料是大米、酒曲、卡拉膠、香精、水果、白糖。
量產每支總成本是1500盾,工廠賺1500盾,出廠價格是3000盾。
第三種是雪糕,制作第一種剩下的邊角料再利用,單支總成本只要0.7元。
工廠賺0.5元,中間商賺0.6元,客戶到手價為4000盾(1.8元)。
不擔心別人抄襲。
類似徐多田賣豬腳飯,從國外進口便宜豬腳,一家人一起賣,形成區域壟斷。
陳響的技術壁壘是卡拉膠。
如果想仿制,只能從東方大國或其它國家進口明膠,明膠價格很透明,加上運費,用于生產棒冰,棒冰價格沒有競爭力。
但陳響心里清楚,這種技術優勢保持不了太久。
快則半年,慢則一年,工業使用的增稠劑和穩定劑就會被東方大國攻克,變成可食用。
僅僅只是‘可食用’,吃多對身體影響比較大,2018年后,基本不用增稠劑和穩定劑。
佩服自己知道的多,這如果不發財,還有天理嗎?
恰在這里,小助理黛維找過來,“老板,徐老板和王女士來了。”
“徐大哥、嫂子,”陳響看向黛維身后的兩名種子輪投資人,“你們來得正好,新品剛定型。”
“讓我嘗嘗,”王麗的心每天嘭嘭跳,沒有人比她更希望陳響成功,“給你把把關。”
陳響讓開身體,伸手指向眼前二十多支樣品,主動活躍氣氛道,“兩位爸爸請。”
“不能亂喊,”徐多田形象老實、老好人,連連擺手,“不能亂喊。”
陳響強調,“金主爸爸沒錯。”
王麗臉上有很多笑容,陳響記他們恩情,這挺好。
拿起一只冰淇淋杯,一把干凈金屬勺,遞到王麗面前,“嫂子,你先嘗。”
從陳響身上感受到自信,王麗接過杯和勺,在丈夫的注目中,淺嘗一口。
感覺味道...很好,又嘗一口,連嘗半杯。
“你別只顧著吃,”徐多田像貓抓似的,催促問,“怎么樣?”
“很好,非常好,”王麗感覺自己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會有很多人愿意為它買單!我確定!”
徐多田從老婆手里搶走杯和勺,挖一大勺送到嘴巴里,慢慢嚼動,眼睛慢慢變亮!
“這杯冰淇淋從頭吃到尾、從上吃到下,味道更好,”陳響臉上全是自信,“它的味道分多層次。”
“成本多少?”真遇到寶了,王麗心里大石頭落地問,“打算賣多少?”
“量產單杯總成本是3000盾,利潤3000盾,中間商賺2000盾,到客戶手里8000盾。”
對比2000盾每支的老冰棍,王麗和徐多田都不認為貴。
從生意人角度看,有客人吃街頭豬腳飯,也有客人進五星酒店吃豬腳飯,都有人買。
陳響繼續介紹酒釀棒冰和雪糕。
嘗到酒釀棒冰的甘甜、清涼,了解三種新品價格,夫妻兩人對陳響徹底佩服。
“對了,”出生產作坊,王麗關心問,“新產品什么時候可以賣?”
“等營業執照,”提到營業執照陳響咬牙切齒,“這個仇我一定會報回來!”
王麗知道作坊三周前停產。
原計劃邊等營業執照邊生產,因為發現經商條件太惡劣,陳響主動停產,靜等營業執照。
“陳響,你不要亂來,”徐多田擔心陳響私下對工商局女辦事員出手,“你遇到的事情,我們大家都遇到過,時常也都在經歷,忍忍就過去了。”
徐多田是真擔心自己,陳響旋即灑脫一笑,“徐大哥,你放心,我不是沖動的人。”
“如果報復,前期一定是靜悄悄,后期一定會驚天地泣鬼神,賺它幾十億、一百億米元,留下一地雞毛,提前跑路。”
徐多田感覺陳響飄了,沒有當真。
王麗也沒有當真,提前打補丁問,“陳響,你還有什么困難?我們盡量幫你解決。”
“嫂子,你和徐大哥替我支付進口冰箱花費,這是我停產的底氣,再有七天就能拿到營業執照,我現在沒有困難。”
“如果有,第一時間給我們打電話,不要不好意思。”
陳響答應,機會正好,及時問出心里疑惑,“嫂子,你為什么支持我?”
王麗看向老公,讓徐多田說。
“你自己說,”徐多田把事情推回去,“是你豁出去贊助。”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多田認可你,其次是我們有錢,還有...還有...”王麗不愿繼續說下去。
“還有我們不想賣一輩子豬腳飯,不想讓兒子賣一輩子豬腳飯,”徐多田接話,“想離開,想脫離管理森嚴的家族。”
嘭!嘭!
陳響把自己漸漸結實一些的胸口拍得嘭嘭響,“徐大哥、嫂子,你們放心,不用以后,很快就不用賣豬腳飯,我們的生活都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