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后圣旨一出,舉朝震驚。
誰也沒想到,宋令儀會成為皇后!
她出身商賈之家,曾嫁入威遠侯府,這樣的身份背景,在朝臣們眼中,根本沒資格成為皇后。
然而,圣旨已下,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著:“宋氏令儀,賢德淑婉,才識過人,深明大義,堪為天下女子之表率。今特冊封為皇后,母儀天下,輔佐朕躬,共治大周。”
圣旨宣讀完后,有言官站出來反對:“皇上,此舉有違禮制,還請皇上三思!”
年輕的帝王尚未說話,珠簾后的虞靜怡緩緩開口,聲音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李大人,何處違禮?”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
虞靜怡甚少在早朝發言,今日忽然為宋令儀說話,這里面顯然有問題。
那位言官并未深究,徑直道:“回稟太后,宋氏出身商賈,且是二嫁之身,如何能入宮為后?”
“立后一事茲事體大,還請娘娘勸阻陛下,莫要沖動行事!”
虞靜怡輕笑一聲,語氣淡然:“德寧確實出身商賈,卻也正是因為她出身商賈,所以她能不被金錢所困,捐嫁妝為軍資,捐寶藏入國庫。”
“因為她見慣經商之道,所以她能用商人之法籌集近兩百萬兩善款,重建北地。”
“諸卿將人分成三六九等,輕視商賈,可偏偏是你們看不起的人救活了無數百姓,充盈了國庫,穩固了大周的江山!”
說到此處,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臣,最后停留在某一處:“李大人既看不起德寧,想必是比德寧更有本事,不知李大人何時能為國庫創收千萬兩白銀?”
李大人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得低頭退下。
虞靜怡并未鳴金收兵,繼續道:“諸卿皆為朝廷棟梁,不想著見賢思齊,卻在朝堂上議論功臣出身,這是何道理?”
經此一事,不少人都看明白了——皇后人選是由太后擇定。
聯想到此前太后輕易點頭讓皇上繼位,以及如今太后仍在垂簾聽政,眾人都覺得皇上跟太后應該是做了什么交易,皇后人選便是其中之一。
不少心懷不滿的朝臣將視線落在明黃色身影上。
只要皇上對婚事不滿,他們便有理由沖鋒陷陣。
若能以此為契機將太后逼回后宮,定是大功一件。
然而,周懷瑾卻并未如他們所愿。
他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冷峻地掃過眾臣,語帶譏諷道:“此前朕欲成親,眾卿避之不及,無人敢為朕分憂。而今終于將人選定下,眾卿又吹毛求疵,處處挑刺。朕倒是想問,你們究竟是何居心?”
這話落音,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周懷瑾冷嗤一聲,繼續道:“德寧之仁善,天下皆知。賜婚圣旨由朕擬定,經由父皇母后首肯,斷無更改可能,此事不必再議。”
“臣謹遵圣諭!”
戶部尚書林翰第一個表態,隨后又有其他朝臣陸陸續續開口,立后一事雖引起了一些波瀾,但是被新帝和太后聯手鎮壓,并未掀起風浪。
但是,德寧公主府的眾人接到圣旨后,各個都快瘋了。
柳氏、宋令謙、奚望等人是震驚、意外、焦慮得快瘋了。
宮里能是什么好地方?
他們壓根兒不希望女兒/妹妹入宮,當皇后也不行!
柳氏看著圣旨,手都在發抖,喃喃自語道:“這……這怎么行?宮里那地方,吃人不吐骨頭,小乖怎么能去?”
宋令謙更是急得團團轉,抓耳撓腮道:“每年給祖宗燒那么些金銀財寶,他們怎么光收東西不干活兒?就不能保佑咱家順順利利的嗎?”
與柳氏等人的焦慮不同,王德山、李文遠等人則是驚喜到要瘋了。
原以為自己跟了個有錢有想法的公主,卻不曾想自己跟的是未來皇后娘娘。
這絕對是祖墳冒青煙了!
王德山激動得滿臉通紅,壓著聲音,將大腿拍得砰砰作響:“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咱們公主不是一般人!這下可好了,咱們以后可是皇后娘娘的人了!”
李文遠也笑得合不攏嘴,連連點頭:“咱們這是跟對了人!以后的日子,絕對前途無量!”
宋明作為唯一的知情人,同樣焦頭爛額。
“小乖,你不是說你的婚事最早也得到明年秋天,那圣旨上怎么寫著二月初二?”
時間如此緊迫,他上哪兒給女兒湊一副體面的嫁妝?
這事兒顯然也出乎宋令儀的預料。
可圣旨已下,顯然沒有更改的余地。
她只能道:“爹,能準備多少算多少,實在不夠就拿銀子來湊。”
這是宋明斷然不能接受的。
他擺擺手,道:“算了,這事兒跟你說不著,我找你娘商量去。”
眼看父親要離開,宋令儀趕緊將人叫住:“爹,婚事由您安排,但我得從家里出嫁。”
公主府是她的住處,爹娘在的地方才是她的家。
宋明聽到這話,情緒險些失控。
他盯著窗外天空看了好一會兒才啞聲開口:“你當然得從家里出嫁!”
*
帝后大婚何其隆重,正常來說最少要提前半年準備,可周懷瑾跟宋令儀的婚事卻被壓縮至兩個月,兩個月里還得過年。
禮部官員幾乎被逼瘋,連帶著宋家也開始瘋狂。
柳氏雖舍不得女兒,卻根本找不到時間跟女兒說話,每天被各種瑣事纏身。
宋令儀也不得閑,她的日程被排得滿滿當當,禮部官員、宮中禮儀嬤嬤、繡娘、妝娘等人輪番上門,幾乎讓她連喘息的工夫都沒有。
如此忙碌的情況下,她還得見縫插針多安排兩堂課,爭取多汲取些知識……
時間如流水,似乎只在轉眼間,便到了成婚那天。
二月初二,天還未亮,宋府上下便已忙碌起來。
紅綢掛滿了庭院,燈籠高懸,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宋令儀凌晨便被錦心喚醒,沐浴更衣,梳妝打扮。
盡管是臨時趕制,鳳袍和鳳冠依然華美無雙。
宋令儀眉如遠山,唇點朱砂,額間花鈿如焰,秾麗得近乎銳利的美貌被鳳冠珠光一襯,生生壓住了滿室燭火。
錦心自詡已經習慣了自家主子的美貌攻擊,此時也不由得看癡了。
她雙手按著心口,喃喃道:“我何德何能,竟有幸在陛下之前見到公主如此裝扮。”
宋令儀看著鏡中自己的模樣,忽然好奇周懷瑾看到她如此裝扮后是何種神情……
午時,奉迎使臣帶著皇后鑾駕準時抵達宋府。
宋令儀接了冊書和寶綬,第一次以皇后的身份接受眾人叩拜,然后拜別父母,登鑾駕入宮。
迎親隊伍一路浩浩蕩蕩地駛向皇宮,宋令儀接受百官朝拜,直至鳳儀宮前方下鑾駕。
周懷瑾的目光越過層層疊疊的宮人,直直落在石階下的紅衣身影上。
看見身著嫁衣的心上人,他瞳孔微縮,連呼吸都滯了一瞬。
宋令儀察覺到落在身上的火熱視線,微微抬頭,正好撞進周懷瑾的眼里。
“恭迎皇后娘娘入宮!”
隨著唱禮太監一聲高喊,宋令儀收回視線,踩著織金紅毯步步登階,十二幅的蹙金繡翟衣逶迤如霞。
她登上最后一層臺階,站在周懷瑾對面行禮:“臣妾拜見皇上……”
“皇后免禮。”
宋令儀尚未屈膝,周懷瑾便上前兩步扶住她的手肘,然后順勢牽住她的柔夷。
兩人并肩而立,站在鳳儀宮外接受宮人跪拜。
周懷瑾輕聲道:“令儀,我以山河為聘,只求你余生相伴。”
借著廣袖遮掩,宋令儀回握住周懷瑾的寬大手掌:“那我當以余生為箋,翰墨為舟,同君共渡萬里星河。”
這江山萬里,終有人攜手同繪。
是終章,亦是序曲。
「正文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