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撲街作者,有一天你突然收到了讀者的好友申請,于是你決定?
A.開盒是吧,舉報了
B.同意好友,又幻想了,我和女讀者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C.不予理睬,先看看他想干嘛
D.拒絕
這還用猶豫嗎,毫無疑問拒絕啊……余惟遲疑片刻,想了想還是順手同意了。
自從寫這本《明星評分》開始,他還沒跟讀者有過正面交流,趁這個機會聊聊也好。
平心而論,他自寫書以來還算比較聽勸,只要讀者反映的問題他都會解釋或修改,多少也算是虛心接受民眾意見。
但也有個萬訂大佬跟他說,寫書注重自我表達,如果一味迎合讀者反而會把故事變得四不像。
余惟能力有限,作為撲街他也沒有堅持自我的底氣,只能盡可能做到二者的平衡。
可能正是因為他瞻前顧后既要又要的,才一直撲街吧……
“聽歌了沒?”
余惟率先問好,這句話基本等于把自己的身份名牌了,他是作者本人,也是唱歌的。
他也沒打算隱藏身份,寫個小說而已,不偷不搶不違法,因為寫的不好,余惟不會主動到處去宣揚,但不代表他不承認。
反正被發現也是遲早的事,也沒必要掩飾什么。
現在的情況倒是讓他想起了文娛小說里常見的套路:馬甲流,主角用假身份發作品,最后身份被揭穿震撼全場……
第一次看這種類型他還覺得挺好看,但看得多了就有點審美疲勞了。
劇情水一點的,全程在懷疑-否認-懷疑中反復橫跳,磨磨唧唧地耐心都磨沒了,爽也爽不起來。
毒一點的,再來個冒充身份的自證環節,看的人血壓升高……
反正余惟是感覺沒啥好藏,反正沒做虧心事,大大方方承認就完事了,有什么說什么。
祁洛桉剛才又看了一遍小說里唱《心墻》的片段,不止歌名和歌詞,其實歌曲立意的敘述部分也完美對應,這就不可能是巧合了。
這首歌據說是余惟原創,那這本打分文娛小說,肯定也跟余惟脫不了關系。
她一直看不慣祁緣,從小到大,她就沒在老哥面前服過幾次軟,也沒找他幫過忙。
這次算是破例了……
“聽了,很好聽。”
祁洛桉也沒想到余惟這么坦率,一上來直接聊歌直接跳過了好友申請里的小說話題,相當于直接默認。
他一個明星跑來寫文娛是鬧哪樣啊?
富二代會來寫神豪文嗎?一級廚師會來寫美食文嗎?科學家會來寫學霸文嗎?
基本不會,因為到了那個級別,就不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了,直接開個自媒體賬號不比寫書容易火?
尤其是她這種經常看文娛小說的,對此感觸很深,文娛小說其實更像是圈外人對娛樂圈的腦補,反而和真正的娛樂圈相去甚遠。
祁洛桉百思不得其解,他一個真明星來寫小說就算了,居然還把自己的未發布新歌寫進去……
這種操作,怎么想怎么扯。
更扯的是,這居然是真事。
“你怎么搞到我聯系方式的?”
這是余惟最好奇的一點,雖然網絡開盒現狀確實存在,但這位讀者看著也不像。
“我道上有人。”
對方明顯是在開玩笑,但余惟也聽明白了,他這聯系方式似乎是找人要的。
有余惟聯系方式的人不多,看來自己的身邊有內鬼啊……
隨后兩人簡單聊了會書,不得不說,“這是桉拾嘞”確實是個資深文娛讀者,很多想法都跟他不謀而合。
“所以,你會回來繼續看嗎?”
這對余惟至關重要,他費勁吧啦聊這么半天不就是為了拉一個讀者回坑嗎,能勸一個是一個。
“看你表現。”
祁洛桉嘴上這么說,其實已經把這本書置頂了,明星本人寫的文娛小說,那肯定得嘗嘗咸淡啊。
她倒要看看余惟還能整出什么活。
其實兩人很多話都沒說開,探討也是點到為止,畢竟是頭一天認識,他們也有分寸,知道什么該說不該說。
簡單的作者交流會就此結束,余惟一覺睡到了大天亮,醒來才發現自己這本書的事已經在聊天群傳開了。
昨晚只有兩個讀者聽歌,現在可算是被大部隊發現了……
終于。
余惟有些喜出望外,他可一直盼著“小說照進現實”這一天呢,傳起來好啊,傳起來自己的書才有人看。
他隨手點開轉發的聊天記錄,里面正是他這本書的截圖和內容,最后還有演唱會的錄播。
“這本書神了,六天前就寫了昨晚的新歌。”
“驚現預言家?”
“也有可能是內部人員寫的,聽到這首歌就直接寫進去了。”
“炒作狗鬧麻了,一眼娛樂公司劇本爛炒。”
“陰謀論鬧麻了,人家日更都多久了,我去看了這本書就是普通文抄公文娛,誰家這么炒作?”
“你不懂。”
后面懂哥大戰的部分余惟就懶得看了,反正誰也說服不了誰,討論到最后萬物皆可鬧麻。
不過發現這本書大瓜的并不是他的讀者,而是作者群的一位同行視奸時發現的……
本來他只想看看發紅包求追讀的書撲街沒,結果掃了兩眼居然發現了《心墻》這首歌。
一看發布日期上周日直接驚了,發到群里被反復轉發后,這才引起了小范圍轟動。
哪有動不動火爆全網的事,群里的八卦新鮮事,基本只有經常水群的幾個圈子才會討論。
小范圍爆火才是余惟最想要的結果,感興趣的人會專門去看,也不會引來各種圈外的牛鬼蛇神……
反正至少在網文圈,他這本書是徹底火了,慕名而來的讀者很多,甚至還有同行在書友圈打廣告。
《明星老在意評分干嘛?》也一躍熱搜作品榜第三,甚至短暫地超越了幾位白金大神的神作。
當然,這個并沒什么用,熱搜榜只是實時熱度,等這件事的風波散去,他的書依舊是路邊一條。
作者們普遍都認為他是娛樂公司的內部人員,只是恰好提前知道了這首歌才寫進了書里。
這種推測也是目前最合理,也更讓人接受的可能。
“趁熱打鐵。”
余惟還想著抓緊時間碼字留住吃瓜的讀者,結果掃了眼私信,群聊的臨時會話已經爆了。
“嘻嘻,厚著臉皮求個章推。”
“你真是公司內部的人啊,工作人員也來寫小說,真不容易啊,我也是兼職寫的,幫我推一下……”
“章推。”
看見他這本書火了來要章推的同行是真不少,有些還寒暄一下增進感情再幫忙,有些干脆演都不演了,簡潔明了直接開要。
以前余惟撲街的時候,還是很樂意幫同行發發章推的,小作者互幫互助很正常,py交易一下做個順水人情。
但這次找他要章推的未免有點太多了,就算他想幫也幫不過來……
還有一個作者更狠:
“給個章推,不然去你公司舉報你內鬼泄密。”
有內鬼,繼續py交易。
他自己用自己的歌,那能叫泄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