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國四人也裝作歡天喜地的樣子,跟在隊伍后面,往村里走。
回去的路上,王衛國眼尖,在路邊一棵老樹的根部,發現了一株葉片肥厚,形態喜人的植物。
是人參!
他心里一動,但沒有聲張,只是默默記下了這個位置。
……
打了兩頭大野豬的消息,瞬間傳遍了整個沈家村。
等王衛國他們抬著豬回到村里的曬谷場時,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男女老少全都涌了出來,圍著那兩頭野豬,嘖嘖稱奇。
村長沈紅星親自出面,當場組織各家各戶排隊分肉。
他拿著大喇叭,把王衛國四人,尤其是王衛國這個村里的女婿。
從頭到腳夸了一遍,說他是沈家村的好女婿,有勇有謀給村里立了大功。
王衛國站在人群里,心里卻異常平靜。
按照貢獻大小,沈柱家分到了足足二十斤的五花肉,外加四根大骨頭。
對此,村民們沒有一個有意見的,反而覺得理所應當。
只有沈壯一家,站在人群的角落里,看著沈家人被眾星捧月,臉黑得像鍋底一樣。
今天晚上,整個沈家村都飄蕩著濃郁的肉香味。
夜深人靜。
當整個村子都陷入沉睡時,王衛國四人悄無聲息地溜出了家門。
他們鬼鬼祟祟地摸上了后山,先是找到了那個山洞,將三頭野豬拖了出來。
接著,王衛國又借口解手,一個人溜到白天記下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將那株人參挖了出來。
借著月光一看,參須完整,品相極佳,少說也有二十五年份!
這可是個意外之喜。
沈柱父子三人早就準備好的平板車,這下派上了大用場。
四個人將三頭野豬和那株用布包好的人參,一起弄上車,輪流推著,趁著夜色朝著幾十里外的縣城趕去。
天快亮的時候,他們終于抵達了城郊的黑市。
陳東正打著哈欠,看到王衛國推著車過來,車上還蓋著厚厚的草簾子便迎了上去。
“兄弟,今天又有什么好……”
話還沒說完,王衛國就掀開了草簾子。
“我……我去!”
陳東看到車上那三頭黑黢黢,體型龐大的野豬時,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王!你這……也太牛了!”
能一個人弄到一頭野豬,那是運氣加本事。
能一次性弄到三頭,這絕對是頂尖的獵人!
王衛國懶得跟他廢話,一夜沒睡,他現在只想趕緊把東西換成錢。
“別愣著了。”
他拍了拍車上的野豬,迫不及待地說道。
“快算算,這些東西,一共值多少錢。”
陳東搓了搓手,繞著三頭死透了的野豬轉了兩圈。
他伸出手指,在豬身上戳了戳,感受著那厚實的皮肉。
“王哥,你這可真是神人啊。”
陳東的語氣里帶著幾分刻意的奉承。
他清了清嗓子,試探著開價:“這野豬肉,它不如家豬的油水足,吃起來柴,要不……七毛一斤?”
沈青陽一聽,眼睛就瞪圓了,剛想說話,就被王衛國一個眼神按了下去。
王衛國神色不變,甚至還笑了笑,只是那笑意未達眼底。
“陳東,你這是把我當剛出村的傻小子了?”
他的聲音很平淡,卻讓陳東后背莫名一涼。
“家豬肉帶票是八毛一斤,在你這黑市,沒票的都賣到一塊二,我這可是純正的野味,你給我七毛?”
王衛國伸出手指,點了點豬身上最肥厚的膘。
“我也不跟你多要,一口價,六毛五一斤,整豬帶骨頭,這三頭豬,少說也有八百斤,你要是覺得不劃算,我現在就推走,這縣城想收野豬肉的,可不止你一家。”
陳東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這價格雖然沒多少賺頭,但勝在量大,轉手出去也是一筆不小的進項。
“行!王哥爽快!”
陳東一咬牙,點頭答應了,“就按王哥說的,六毛五!”
過秤,算賬。
三頭野豬,一共八百零八斤。
陳東從里屋的鐵盒子里,數出一沓厚厚的大團結,遞到王衛國手里。
“王哥,一共是五百二十五塊兩毛,那兩毛就給兄弟抹了,湊個整,五百二十五塊。”
王衛國接過錢,隨意地點了點,揣進了懷里。
身后的沈家父子三人直接就看傻了。
五百二十五塊!
沈柱活了大半輩子,手里最多的時候也沒超過五十塊。
沈建軍和沈青陽更是連氣都不敢喘,眼睛死死地盯著王衛國揣錢的那個口袋,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五百多塊錢啊!
蓋三間大瓦房都夠了!
“爹,大哥,青陽,別愣著了。”
王衛國回頭拍了拍三人的肩膀,聲音將他們從震驚中拉了回來。
“現在天時不對,干旱的苗頭已經很明顯了,我估摸著,糧食肯定要漲價。”
他指了指不遠處一個賣糧的攤子。
“趁著咱們推了平板車來,多買點糧食存著,有備無患。”
“對對對!聽衛國的!”
沈柱第一個反應過來,用力點頭。
他現在對這個女婿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王衛國說什么他都覺得有道理。
四人推著空了的板車,來到糧攤前。
現在的糧食八分錢一斤,糧站里用票買,一毛二一斤。
黑市比糧站便宜一分錢,七分錢一斤。
王衛國看了一眼,發現已經有不少人在悄悄買糧了,一個個都用麻袋裝著,行色匆匆。
看來,聰明人不止他一個。
“老板,來五百斤玉米面。”王衛國直接開口。
攤主愣了一下,隨即大喜手腳麻利地給他們裝了十大袋。
五百斤糧食,花掉了三十五塊錢。
回村的路上,幾人又順路拐進了供銷社,把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這些都買了個齊全。
王衛國還特意稱了五斤紅糖,買了二十個雞蛋,準備給沈青青和張蓮補身子。
路過縣里最大的藥鋪“濟世堂”時,王衛國讓三人在外面等著,自己一個人走了進去。
不到十分鐘,他便出來了,懷里又多了三十塊錢。
那株二十五年份的人參,賣了個好價錢。
當四人推著堆得像小山一樣的板車回到沈家村時,整個村子再次被驚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