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民在房間里面念,鄒獲凡快速地記了下來,生怕稍微慢一點就沒有記全。
“《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總是坎坷又崎嶇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沒了?”鄒獲凡記完,覺得自己剛找到速記的狀態,正準備揮墨潑毫,結果沒了!不過他也知道好的詩歌不是看長短、看字數是看內容。
他便也不再想字數的事情,而是開始高興地欣賞這首名為《跨越自己》的詩歌,剛才寫的時候只覺得美,但是沒時間去想到底美在哪里?
劉一民拿起飯盒,去水房洗干凈后回來,鄒獲凡還是在那兒細品。
“是啊,我們可以欺瞞別人,但誰又能欺瞞自己。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這代表的是美好的未來,是成長。人只有不斷前行,走在路上才不會迷茫。
過去、現在、未來多少年輕人都深陷迷茫之中。但即使未來的路坎坷,我們也要不忘記以前的自己?!?/p>
劉一民坐在床頭,看著鄒獲凡在桌邊興高采烈地進行注解。
“一民,你剛說詩歌的創作方向是從集體到個人的歌頌,可就寫出來了。你確定是剛才想出來的?”鄒獲凡像是一個老狐貍一樣,盯著劉一民的眼睛,但凡劉一民有一個不對勁,就等于露出了馬腳。
文壇有些人確實是這樣,喜歡吹噓一瞬間的靈感,但實際上都是改了又改的東西。
“老鄒,你剛才不是看見了嗎?”
“就是因為看見了才覺得難以置信,好了,不打擾你了,我得趕緊回編輯部了!”鄒獲凡迫不及待地拿著手中小本子離開了招待所。
編輯部內,鄒獲凡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手里面的本子放在身前最顯眼的位置,在辦公室里來回走了幾步后,終于有人問道:
“老鄒,你手里拿個本子干什么?難不成是劉一民同志又給你寫了一首詩歌?”
“怎么可能?這才多久?就算是天才也需要一段時間吧!”有人立馬回道。
鄒獲凡得意地撇了撇嘴角:“老王,你這想法不行,我讓你見識見識什么叫天才詩人。這是一首年輕人寫給年輕人的詩,不,也可以這樣說,這是年輕人寫給年輕共和國的一首詩!”
鄒獲凡覺得,劉一民這首詩不僅在個人身上適用,對國家也適用。尤其是那句,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甚至他覺得,這首詩就是以個人借喻國家!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鄒獲凡輕了輕嗓子,聲情并茂的讀了起來:
【我們可以欺瞞別人
卻無法欺瞞自己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
......
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
.......
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還真寫出來了?寫的還不錯,我最喜歡第一句,我們可以欺瞞別人,但無法欺瞞自己。光鮮的外表和真實的內心,外表別人看,內心自己讀?!?/p>
剛才開口的編輯老王感嘆道。
“我這老鄉是有備而來?。 备鹇湟贿吂恼埔贿吀胶偷?。
“老葛,你也錯了!”
“錯了?”
“對,不是以前寫的,而是當著我的面寫的。你們不知道,我問他有沒有寫好的,你們猜他怎么說的?”
眾編輯:“怎么說的?”
“他說最近沒有,不代表現在沒有,他站起來在屋子里這么一走?”
眾編輯:“七步成詩?”
鄒獲凡對著好奇地眾人搖了搖頭,又伸出食指晃了晃,淡淡地說道:“沒有七步!”
眾人聽聞,大跌眼鏡,一臉不可置信,只覺得鄒獲凡在吹牛,但從戰火中走過來的老同志,也不可能為了一個作者吹牛。
于是大家又問道:“六步!”
“五步!”
“四步!”
“三步!”
“兩步!”
“一步?”
大家從六數到一,鄒獲凡還是搖頭。有的人急的撓頭轉圈,也有的人反應了過來,大聲地猜道:“他肯定是沒有走!”
“又錯了!”
“哎呀,你快說吧,老鄒,你要不是老同志,你現在能不能站在這里,我真的不能保證.....”主編嚴晨也跑過來湊起了熱鬧。
“他右腳挪了一小步,我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喊了一句!”鄒獲凡是上癮了,說完又立馬閉上了嘴,嘴角憋著笑。
“挪了一小步,說了什么?”
“他說!”
“.......”
見大家已經在摩拳擦掌了,鄒獲凡趕緊說道:“他說有了!”
說完,他還將劉一民在房間里面的挪的一小步給學了出來,腳尖輕輕一動,大家的目光便隨著腳尖移動了一下,又用眼睛量起來,這一小步到底有多長。
“嘶,他的一小步,詩壇的一大步!”嚴晨拍了拍額頭笑著說道。
“最關鍵是,他剛睡醒,頭還是暈乎乎的,眼神都是迷離的,我當時就想起來了一個人,你們知道是誰嗎?”
“誰?“
“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他剛睡醒的樣子就跟喝了酒一樣。我估計我剛走,困得又睡了過去!”
鄒獲凡這個比喻,很快劉一民就被大家起了一個綽號叫做“小李白!”鄒獲凡又講了講劉一民對詩歌創作方向的理解,大家對劉一民這個人的好奇心更重了。
“老鄒,晚上你必須帶我去見一見我這個老鄉!”葛落抓住鄒獲凡的胳膊,咬牙說道。
見鄒獲凡點了點頭,又抱著肩膀沖著大家說道:“我告訴大家,我們那里本來就是文化之鄉,文風一向濃厚。伏牛山下有詩人,一民斗酒詩百篇!”
不出鄒獲凡所料,劉一民現在果然在宿舍里面睡覺,他還不知道剛才編輯部又集體**了一次。
嚴晨覺得這首詩歌一定會引起年輕人的追捧和共鳴,感嘆道:“還是年輕人懂年輕人,年輕人的迷茫除了年輕人,我覺得其他人寫出來的都不對味!
我們編輯部,也要永遠保持我們最初的浪漫,想明白我們為什么人辦刊,為什么人服務。走得遠了就不能忘了,歷史上的教訓要吸取,忘了是要吃大虧的同志們!”
鄒獲凡:這小同志應該給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