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在古樓度過了三個寒冬,體驗也夠深邃的。在這樣的艱苦環(huán)境里,眼看就要送走第一屆畢業(yè)生。卻沒有等到那一天。
元旦放假,回趟老家。我們與李老師一起回去,路上,聊了許多,關于老覃的,有工作的,有關于生活的,更多的就是聊了關于我工作調動的事。他跟我建議,還是把教辦的那長輩子挽緊點。李老師還說,他在那個位置上都三年了,上面的關系也疏通得差不多,根基牢固。只要他愿意跟你幫忙,就是小事一件。
時間接近黃昏。看見我們回去,母親好高興地說:你回來得正好,你快點準備一下,我們一起去王家塝?
我奇怪地問:去那里干什么,我走累了,想休息一下。
母親說:你應該去的。你要關心大表妹的終身大事。
我明白了,原來舅舅的大女兒,也就是在古樓中學畢業(yè)了幾年的桂花妹子,中午就到了我家,原來是要去相親的。我不明白王家塝是哪戶人家的公子,問母親,她也不說,等到了自然就明白。自然,桂花妹子也是不認識王家人的。但想到離開高山,嫁到下面來,桂花妹子也應該是夢寐以求的。
天還沒有黑,我們一路五六個人就到了王家塝,原來這家人我很熟悉,男子是王家老大,名平安,好吉利的,其父親是上一輩老大,當兵三年后轉業(yè)到川交鐵路上干過幾年,路通了,就回到老家務農。他家有兩個兒子,老二很小就送給孩子的二叔。好在二叔也是從部隊退伍回來,當時已經當大隊支部書記了,在馬伏山地方上還是算好人家。唯一不好的就是平安的母親**中就患有精神病,常駐精神病院治療。這樣一來,本來是幸福的四口之家,只剩下父子兩人在家。一個殘缺的家庭,孩子缺乏母愛之親情,丈夫更沒有愛情之溫暖。那男子白白嫩嫩的,雖不說好帥,還是逗人喜歡。
記得桂花表妹很靦腆,平安小伙子更害羞,連頭都不敢抬起來。媒人是我二姨,就是妹子的二姑母。該拍板做決定時,微笑著問道:桂花,你對這個有沒有意見?
桂花妹子被問得臉通紅,在火塘焰火苗的映照之下,更加紅艷。她不敢回答,大家都等急了。難道是不同意這門親事,還是怎么的?
我馬上提醒道:你要是沒有意見,就點一下頭,表示同意好了。
我看見桂花妹子坐在火塘邊,雙手捂著臉,艱難地把頭點了兩下,大家緊張的心跳才減緩了許多。
接下來該男子回答了。一問平安小伙子,他好半天才鼓起勇氣,從喉嚨里蹩出一句朦朧的三個字:沒意見,象沒有長大的小青蛙,那么費力地發(fā)出鼓鳴聲,混沌而低落。好在暗淡的屋子里,除了火苗聲,就只有他的回應聲。
在馬伏山半山坡,這簡單的相親儀式就算是完成了。因為男女雙方都沒有意見,我們便同意吃早準備的晚餐。在王家老二家,我們有說有笑地吃飯,快快地收場。我們一路人除了我這個男子,其余都是女性,都沒有喝酒。我只好代表女方,跟男方家長表個態(tài),支持這門親事,以后我們就是親戚了,多走動,多交流,如果正常發(fā)展,年前年后的,就辦喜事辦了。老王家的老二,是書記,說話比我還會說,一看就是走南闖北的老江湖,把話兒說得格外圓潤,大家都高興了,就期待后來的發(fā)展。
男子沒有母親,父母又不善言語,他二叔就做主,作為男方家長完全同意這門親事。
后來,聽說,那個冬天的春節(jié),桂花妹子就嫁到了王家,嫁得很匆忙。再后來,就生育了一男一女。按說,又是新一代的幸福家庭,可不知啥子原因,那平安小兄弟居然就跟他母親走的路一樣,精神病發(fā)作了,還亂跑亂跳,亂罵人,亂打人,比他母親的病嚴重多了。讓人最難受的是,他不僅不干活,還打妻子,打孩子。沒有辦法,只有把平安小伙子強制送到精神醫(yī)院治療。這就害苦了桂花妹子,也害慘了表妹一家。溫順賢惠的山區(qū)姑娘,嫁到王家,竟然如此痛苦不堪,我們這些訪親的一輩子都覺得虧欠了舅舅一家,特別是對不起桂花。
我們一直在查找王家母子的精神病因由,終于有位風水先生說出了很久都想說的話,他說,王家院壩外面是觀音巖,前面屋前就是一座觀音廟。王家兩輩人結婚都沒有去祭拜過。得罪了觀音菩薩能有好果子吃嗎?
其實,我覺得風水先生這話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我一直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來解釋母子兩人的奇怪命運。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我認為,師生之間,很大程度應該是兄弟,是姊妹。作為老師,不應該高高在上,或者居高臨下。這是我在后來進入另一所中學悟出的道理。
我元旦這天,我?guī)Я艘稽c小禮物上街,就是在老家準備的幾十個土雞蛋。新的一年開始了,我要實施新的計劃,按照李老師建議,該到了找領導說情的關鍵時候。先去了區(qū)公所,院里都放了假。我直接找到住在單位職工住宿樓的長輩子。他也夠敬業(yè)的,居然戴著眼睛,獨自一人寫文件。我怕打擾他寫作,就站立著,沒有進房間。長輩子的家屬張老師,我也該叫長輩子,她是小學老師,全區(qū)有名的骨干教師,她家大兒子在大隊小學時跟我一起發(fā)蒙讀一年級的,同學一年就隨家遷到鄉(xiāng)完小。平時去他們家里做客,都是張老師接待的,熱情好客,一點也沒有看不起鄉(xiāng)下人的 意思,還經常跟我講為人處事之道,工作要敬業(yè),還要尊重領導,服從安排,團結同事等等,特別吩咐我,要想調下山,工作必須做出成效,調動才師出有名,不能跟長輩子一個開后門的壞名聲。我特別敬重張老師,根本沒有把老家來的同族后生當外人。
張老師看見我來了,立即叫我進屋,還微笑著問:放假回來了?
我小聲地回答:是,過元旦節(jié)了,專門來拜訪你們。
張老師帶有輕微的批評語氣說:來耍就是,還帶什么禮物呢?才參加工作,經濟不是那么好,還帶著一個拖斗,好艱難的,你說,是不是呀?都是一大家人,不要見外,以后就不要帶東西,來就是了,好嗎?
張老師一番話,把我臉都說紅了,便解釋說:這土雞蛋不是我花錢買的,是從家里帶來的,孝敬長輩子,是應該的。你們對我一直以來的關心備至,我表示真誠感謝。
張老師說:你以為感謝就是要帶東西來呀,要裝在心里就可以了。下不為例啊。
我坐著,幾次想開口說工作調動的事,又吞吞吐吐地說不出來,怎么辦?我今天來的目的是什么?不說的話,那不是白走一趟嗎?i
當張老師表揚我說:聽你們桂校長和覃校長說,你表現不錯,工作認真負責,也有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都高興。年輕人嘛,一出來工作就要整扎實,你看我和你長輩子嘛,只讀了個高中,師范的門都沒有進過,來老家教書,還調進了完小,憑什么嘛,還是加強學習ao,努力工作,才有今天的。你那長輩子現在還是全區(qū)教育系統的***,管理了那么多中小學校長,幾百位老師,大學畢業(yè)的老師多的是,為啥子呢?光靠走后門,拉關系行嗎?
我點了點頭說:是,我一定以你們?yōu)榘駱樱訌妼W習,努力工作。
張老師看我誠懇的樣子,征求意見:你中午就在家里吃個飯,等你長輩子把那個工作總結寫好了,再跟你談一談。
我忙說:中午飯就算了,我還想進趟縣城,有點小事。
張老師再問我:你到山上幾年了?有沒有三年啦?
總算找到切入口了,這話題一到,我就立即抓住機會說:都快三年了,我就是想找領導幫忙調下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有沒有跟長輩子出難題?
張老師知道我來的目的了。她說:這個嘛,還有一定難度。你早就知道工作原則的,只要到了高寒山區(qū),一般都要求工作滿五年才能申請調動下山,上面好缺人,你比我還明白。
我有點失望:那不是就沒有機會了?如果有特殊情況呢?
張老師立即問:關鍵是你有什么特殊情況呢?身體不行,照顧老人,夫妻遠離,這些你都不具備呀?
我抓住一點借題發(fā)揮:我有呀,比如,我上課久了,一天上三四節(jié)課,就會導致聲音嘶啞,特別是太冷了,就會在感冒后喉嚨發(fā)炎嚨,上課就成了問題。
張老師問:這是好久的問題,你怎么不早說呢?這就是教師的常見職業(yè)病,我都咽炎好多年了,一直在泡胖大海呢,你看嘛。
她把一個白色的大口盅端過來,揭開蓋子讓我看里面泡脹了成坨坨狀的東西。以前沒有聽說過這個潤嗓子的中藥。我又增長了一點見識。
張老師還沒有說,我的工作調動怎么辦啦?行還是不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