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師所面對的是號稱一個旅,其實足足有上萬人的東北裝甲二旅,旅長商少業更是東北軍內最了解坦克的天才。
蘇木本是中東路上一個小小的中轉火車站,周圍是一個只有千把來人的小鎮子,如今卻成為了整個東北地區都關注的風云地帶,鋼鐵絞殺的主戰場。
別爾扎林沒有選擇,他在第一波突擊當中就派出了自己師內唯一的坦克營,36臺MS-1型坦克,并配上了超過一千名士兵,強行突擊蘇木的防御陣地,別爾扎林知道,他和施特恩巴扎羅夫的部隊的直線距離絕對不會超過三十公里,甚至更短。
商少業也沒有任何怯場,手下一個坦克團,一共72臺雷諾IF-17坦克,還有10臺奉軍自制Z-1型坦克,來了一場坦克版的兵對兵,將對將。蘇木周邊廣大的草原開闊地形,更是讓雙方的坦克都盡情施展。
蘇俄的MS-1型坦克無論是炮口還是裝甲,更是一貫的俄國人專用的笨重和厚實,每臺MS-1型坦克重量都足有8.5噸,并且配有2挺機槍。
蘇軍的坦克指揮官非常具有實戰經驗,采用"波浪式"進攻隊形,每12輛坦克組成一個攻擊梯隊,并且在進攻前安裝臨時焊接的擋板,履帶加寬至40Cm,在草原上進行的速率更快,更穩。
而商少業作為防守方,則是更多的利用了地形優勢,將許多坦克將草原上牧民的廢棄營地作為掩體。Z-1型坦克隱藏在戰壕的反斜面內,其特有的雙機槍塔構成了交叉的火力網。
當蘇俄先導車距離東北軍陣地1500米時,隱蔽在凍土反斜面的Z-1坦克突然開火——雙塔機槍子彈噴吐著火舌在MS-1前裝甲上擦出刺目火花,但是沒有造成什么實質性的傷害,都被蘇俄坦克厚重的前裝甲彈飛。
上午7時15分,東北軍第1裝甲營的24輛雷諾FT-17發起反沖擊。利用草原上的營地作為掩體。對準蘇俄坦克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在集中優勢火力的情況下,一舉將蘇軍第一梯隊12輛坦克中的4輛擊毀,又3輛履帶受傷!而MS-1坦克雖然進退速度較慢,但是驚人的一發37mm炮彈命中雷諾FT-17的鑄造炮塔接縫處,將整座炮塔掀飛到20米高空——這是歷史上首次坦克炮塔被擊飛的實戰記錄。
伴隨著雙方坦克絞殺的,還有步兵之間的你死我活,兩邊都是以逸待勞了許久的生力軍,也都有著必須勝利的理由和信念。
戰至正午,10輛東北軍Z-1坦克從戰壕殺出。這些仿制坦克的雙機槍塔形成交叉火力,7.92mm子彈如雨點般敲打在MS-1的觀察窗上。蘇軍車長基里連科中尉緊急下令變換陣型,12輛MS-1組成三個同心圓防御圈,炮口一致對外。
拿著望遠鏡觀看對戰的商少業默默搖著頭,Z-1坦克的實戰效果非常不好,轉彎速度慢,火力弱,雙炮機槍的射擊也不是很適合實戰,他跟旁邊的參謀說道“一定要把最完整的Z-1坦克的實戰數據記錄下來帶回去,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每一點小小的數據變動都有可能為我們東北節約上百萬的大洋。”
商少業還在說話間,一輛失控的Z-1坦克直接沖向了蘇軍坦克的圓形防御圈,被蘇軍坦克無情的擊毀!里面的駕駛員和炮手企圖跳車逃跑,但還是晚了一步,坦克整個爆炸開來,火焰瞬間覆蓋了這兩個年輕的生命!
下午14時,雙方坦克已作戰7小時。MS-1的發動機因機油凝固陸續熄火,而東北軍雷諾坦克的手動裝填機制導致射速降至2發/分鐘。當最后3輛Z-1坦克打光機槍子彈,雙方的步兵也還在陣線拉鋸的時候。
商少業和別爾扎林都默契的選擇了暫時撤退,畢竟現在的坦克并不具備夜戰的功能,夜晚時候坦克的進攻很有可能沒打到敵人,反而撞了自己人。
這一場名為蘇木坦克會戰的戰斗,會在今后數年中成為東北陸軍大學坦克學科的教科書范例。
雙方最后的戰績是是36臺蘇俄坦克,被擊毀10臺,因為損傷不能戰斗的10臺,因為故障損壞5臺。基本失去了組織坦克作戰的能力。
而商少業72臺雷諾坦克被擊毀的22輛,戰傷,故障17臺。Z-1型坦克10臺,只有5臺還能投入戰斗。
雙方的戰損比1.76比1.
商少業面對這個數字時,其實是非常不滿意的,內心中暗暗下了決定,回去后就和少帥說,要放棄掉雷諾坦克,轉而購買更新型號的法國坦克來武裝部隊。
而在與蘇木坦克會戰同時的,還有蘇木阻擊戰。
孫立人選擇和商少業背對背安營扎寨,上萬裝甲旅的士兵,將蘇俄21師和35師的退兵給硬生生頂在這里。
面對即將被包圍的絕境,兩個人的選擇各有不同,施特恩認為21師已經苦戰近一個月,丟失了所有坦克,昨天退卻的時候,又將所有大炮和重武器扔在了陳巴爾虎旗,已經失去了突圍的能力,只能原地結陣等待36師的救援。
而巴扎羅夫則清楚的分析出了未來,別爾扎林被擋在了蘇木,在這里打阻擊封住口袋的,是奉軍中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將近兩萬人還是全副武裝帶著坦克大炮,如果原地待命只能等死!
所以巴爾羅夫決定奮力一搏,朝著側翼徐永和的陣地突擊,只有突破包圍,才有一線生機!
他是個老兵,就算要死,也要死在沖鋒的路上,他經歷過察里津生死大戰,在洪旗照耀下打過無數次的勝仗,他不可能像施特恩那樣躲在自己設立的工事和碉堡里,最后被中國人抓了俘虜,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