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鳶號客艙里的畫面是直播的,不過路云他們說話的聲音卻是靜音,觀眾們聽不到。
按照路云的意思,等他們返回地面之后會放出一些有意思的剪輯視頻,里邊會有聊天對話。
之所以這么搞,是因為直播說話的時候容易把一些不能播的東西播出去。
就比如路云和葉院士聊到的“老前輩游太空”活動和未來可能的官方合作。
不過現在的無聲直播更能激起觀眾的想象。
而且很多動作不用帶聲音也知道是在干什么。
【臥槽!】
【在太空求婚,這也太浪漫了!】
【這狗糧怎么還吃不完?。 ?/p>
【是啊,太空機場親臉、太空擁抱、太空求婚,一波接一波!】
【待會不會還有驚喜吧?比如什么“我們有一個孩子”?!?/p>
【這……不可能吧?】
【難說,路云總是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驚喜?!?/p>
【我只知道從今往后,那些明星們跟路云一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p>
【你不說我都忘了路云還是一個明星呢,他的作品太少了,感覺今年光搞航天了。】
【明星嘛,不一定非要有作品,你們看那誰誰誰就沒什么作品,不照樣是明星,還天天住在微博熱搜?!?/p>
【確實,演員和明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哈哈哈,別管那些明星怎么買熱搜、搞營銷,都不可能在熱度方面蓋過路圣,哪怕路圣今年沒什么影視作品?!?/p>
【這才好呢,就要良幣驅逐劣幣!】
【估計那些明星們一看今天的熱搜就麻了,微博熱搜前五十有十條跟路云有關。】
【尤其是熱搜第一#路云太空求婚安芳菲#的詞條……】
彈幕說的沒錯,那些明星們,尤其是跟路云差不多同齡的年輕一輩明星們。
沒有作品就大火的明星還是很少的,多數大火的明星至少有那么一兩部代表作,更多的則是使勁拍作品,爭取作品能連起來在觀眾面前刷臉。
就算作品連不起來,那也要用代言、廣告,或者純買流量營銷也要多在觀眾面前刷臉。
自從幾年前流量明星模式興起之后,明星們的發展模式就不一樣了。
只不過他們的毛病就是“沒文化”,很多人看不清國家發展大戰略,只會盯著娛樂圈那一畝三分地。
現在是國家的航天大發展時期,是實際上在跟老美進行太空競賽,一有什么風吹草動肯定上熱搜,甚至會在官媒的帶領下引發全民討論。
而路云就是太空競賽中的一個大核心,他現在前無古人的乘坐自己設計制造的跨時代太空穿梭機去了太空,又在億萬人面前跟女朋友求婚,背景還是太空里的國土疆域。
這一層一層的buff加起來,那熱度直接上天……上太空!
是,這大體上是航天領域的熱度,跟娛樂圈關系不大。
但誰讓路云和安芳菲是明星,是娛樂圈的人呢。
所以這事不僅官媒下場報道,連娛樂圈的媒體也上趕著去蹭。
就像“影視歌”三棲明星就是比一棲明星牛批一樣。
你單純混娛樂圈的明星怎么跟又混娛樂圈又混航天圈的路云比?
關鍵他們想把路云排除出娛樂圈還不行。
他們沒文化,娛樂圈的一些大媒體還是有文化的,就是用不用在正道上的問題。
所以論理解國家大戰略,那些大媒體還是知道一些的,路云的超大流量真的不能放過。
并且路云的存在也是給娛樂圈貼金,肯定不能放走。
也有的大型娛樂公司看出來點東西。
雖然爭不過路云,但爭第二也行啊。
尤其是當第一過于牛逼的時候,那第二其實也算某種“第一”。
比如現在的國際格局是“一超多強”。
“一超”暫時是干不過,那“多強”里能不能當“第一強”就是不少國家競爭的焦點了。
所以就有娛樂公司打算在藍星航天公布商業太空游之后給自家的頂流明星也搞一次太空游。
這就像國內的某些明星發專輯去刷老美的音樂榜一樣,刷到第一之后就是一個非常提升逼格的事。
不過在是不是送明星去太空的問題上,老板們有著不同的意見。
“其實我這個當老板的也該去太空轉轉,畢竟提升公司的逼格可以整體提升逼格,也包括順帶提升明星的逼格?!?/p>
“外國的商業太空游折合人民幣要好幾個億,就算藍星航天的票價會便宜,那也得幾千萬吧?”
“這可不是一個小錢。”
“而且同為娛樂圈的明星,雖然公司的藝人明確不跟路云爭第一了,但去乘坐路云旗下的太空穿梭機總是有點低人一等的感覺?!?/p>
“所以他們最好的方法就是‘王不見王’,這樣還能保持一些藝人的逼格?!?/p>
“但我去乘坐太空穿梭機就不一樣了,我是娛樂公司的老板,路云是科技公司的老板,我們不在一個賽道,還都是老板,這就沒事了!”
“很明顯,太空旅游肯定會成為近幾年的一個非常流行的抬升地位的方式,說不定我還能碰到其他老板,然后談一談合作呢……”
其他人:“……”
說來說去,就是舍不得給藝人花錢唄。
怪不得公司藝人出不了頭呢。
不過有一點倒是說對了。
隨著更加便利的進入太空的太空穿梭機出現,太空旅游肯定會成為一個非常流行的抬升地位的方式。
搞不好會跟超級富豪買私人游艇、買私人飛機一樣,還有買私人太空穿梭機的呢。
路云現在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他們現在在太空玩的相當開心。
木鳶號會在太空軌道轉三圈,會路過祖國上空兩次,所以在路過一次之后他們就開始品嘗太空食物。
相對于現在兩個空間站里吃的跟地面區別不大的第四代太空食品,他們體驗的太空食品更類似于第一代的“牙膏”和第二代的“一口吞”。
比如裝在“牙膏袋”里的牛肉醬和蘋果醬,吃的時候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來。
然后就是沒有碎屑和粉末的小塊糕點,一口一個。
畢竟他們都來太空了,要是還吃跟地面差不多的食物,那不是白來了嗎?
要想區分開,那肯定得用前期太空飛行的食物。
當然,太空食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哪怕形狀偏早期,但味道肯定更好吃。
畢竟太空游客們不是真來當航天員的,而是體驗“航天員風味”。
就像他們身上穿的“專業航天服風味”游客艙內服一樣。
當木鳶號第二次飛到祖國上空的時候,其他人也開始跟祖國的疆域合影。
畢竟上一次路過的時間全被路云和安芳菲占了。
拍完照之后他們就重新坐回了座位,因為再飛半圈木鳶號就要減速降軌道返回地球了。
“女士們,先生們,請系好安全帶,我們即將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