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點很多,層出不窮,其中老美的大統領肯定是其中最熱點的人之一。
雖然新上的老登比之前的老川整活能力差很多,但到底是老美的大統領,所以還是在四月十四日的時候整了一個超級大活。
駐阿副汗的老美駐軍將從五月一日開始有序撤離,并于九月十一日前完全撤出。
這標志著老美打了整整二十年的所謂“反恐戰爭”,終于還是打不下去了。
而且最終撤退期限還選了“911”這個特殊的日期,可謂是各種含義都拉滿了。
有人感覺這是老美勝利了,然后主動把權力交還給當地政府,是世界警察的美好精神表現。
也有人認為這是老美勢力衰弱的象征,就像當年撤出“安南泥潭”一樣搞不定,所以灰溜溜的跑了。
而且這次更明顯,安南那次是在泥潭里打滾了十四年就跑路了,然后帶回去了大量的ptsd患者,很多導演以此為內容拍攝了大量的電影。
這次足足吃了二十年沙子,這么長時間都搞不定當地,最后跑路了,可見……
【老美是真的拉了,打了二十年這就跑了?】
【確實拉了,打治安戰都能打成這樣,這就是只破壞不建設的壞處。】
【張嘴就拉,你很厲害嗎,哪怕人家真退了,至少有二十年的戰斗經驗,賺了,咱們的軍隊就只會訓練,一點戰斗力都沒有!】
【哈哈,跟菜逼打二十年沒打過的經驗嗎?這算什么戰斗經驗?】
【就是,打治安戰的經驗至少也算經驗,但你打治安戰都打不過,還想打大決戰?】
【跟青銅打久了,自己也會變青銅?!?/p>
【戰斗經驗有很多種的,打治安戰上癮之后得到的經驗不一定比實戰演習的經驗有用,尤其是在未來的大洋決戰上?!?/p>
【好家伙,你們這都想到大洋決戰了嗎?咱們第三艘航母都還沒建成呢,人家老美是實打實的十一艘航母,并且已經開始上電磁彈射了?!?/p>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其實老美的造艦能力下降得非常厲害,它那些福特級電磁彈射航母估計要延遲了。】
【注意到了,首艦福特號說是服役了,但電磁彈射系統問題不少……】
【其實老美從阿副汗撤軍是個大節點,它的全球部署要收縮……】
要聊起國際局勢,那網友們也不困了。
輕輕松松蓋起幾百樓。
雖然在其他國家看來老美還是一頭龐然大物,但是不少老中的網友都看出老美在衰敗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老中也是一尊龐然大物,并且增長飛快。
也就在這個時候,老美扔出了一個新消息,表示自己沒有衰落!
NASA官宣了一條重磅消息——選擇馬一龍太空叉的9米直徑大火箭二級“超級獵鷹”改版的“月球鷹”火箭作為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的“登月艙”,用以將一男一女兩名聯邦宇航員安全送到月球表面。
太空叉獨自獲得28.9億美元的固定額度合同,意思是說“原則上”不追加費用,不能像SLS那樣年年要加錢。
這個合同的付款流程基于各個關鍵節點,干成一個節點付一次錢,干不出成績和磨洋工是拿不到錢的。
這些費用將用于執行一次無人和一次載人落月任務。
任務架構上,SLS大火箭將發射四名宇航員乘坐獵戶座飛船進行為期多天的月球軌道之旅。
隨后9米直徑的“超級獵鷹”超重助推發射“月球鷹”,等“月球鷹”飛到月球軌道之后跟獵戶座飛船對接,接上兩名宇航員之后著陸到月球表面。
經過大約一周的月面探索,他們重新登上“月球鷹”返回軌道上并與獵戶座飛船重新對接,然后返回地球。
這個結果可不得了,相當于把聯邦的登月大業最后環節完全交給馬老板,成敗在此一舉。
這個決定從技術上可謂相當冒險。
“小企業隊”的超低底盤登月艙先不說,“國家隊”的登月艙跟幾十年前的阿波羅登月艙算是一脈相承,只不過更大更重,技術也更先進。
它由世界首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主導,然后洛馬、諾格和德雷珀公司組成的全明星團隊進行研發,理論上是最穩妥的。
而且“國家隊”登月艙可以通過成熟的商業火箭或者SLS運送至環月軌道,實際工作段只是著陸并飛離月球表面。
馬一龍的9米直徑“月球鷹”就不一樣了,它高達50米!
這玩意可不是普通火箭能發射的,只能由“超級獵鷹”的超重一級助推送上太空。
并且“月球鷹”太大了,超重助推也只能把它勉強送到太空,去月球的話還需要多次太空加注燃料。
所以實際上NASA是拿近29億美元資助了一款超重型火箭。
還要攻克大規模低溫推進劑在軌加注技術并使之成熟,以及攻克“超級獵鷹”載人所需面對的一系列安全、技術和政策問題。
相對來說那個一直延遲的SLS大火箭已經花了200億美元。
總而言之,雖然看起來都是個登月艙,但其他家充其量算個“普通”難度。
而太空叉是給自己選了個“地獄”難度。
在地獄難度面前,太空叉已經進行了四次“超級獵鷹”高級原型機的高空試飛,可惜均以失敗告終。
有航天愛好者分析,“超級獵鷹”每次試飛的時候NASA的登月艙評標團隊都親臨現場觀摩,或許就是這種“屢敗屢試”的精神和強大的執行力讓NASA做出了決定。
畢竟其他兩家的登月艙都還是純PPT和模型。
緊接著NASA的公告中就特意提及了這部分,稱太空叉與NASA緊密合作,展示了滿足NASA要求的決心。
由此可見,天天搞模型和PPT還是不如實打實干些成績更有感召力。
哪怕是放了四次大煙花!
另外,新上任的老登政府對登月艙經費撥款嚴重不足也是太空叉中標原因之一。
今年的載人登月艙預算被狂砍就可見一斑。
雖然這是參、眾兩院的結果,而非老登杰作,但一定程度上已經代表了政界態度。
現在撥款只能滿足一家全力工作,維持原有三選二方案那就是誰家錢都不夠。
那最終抱歉了——只能價低者得。
“國家隊”雖然中途有報價降低,但相對于太空叉來說依舊是是獅子大開口。
而且他們只能拿這錢研發一款登月艙,SLS火箭那里一直在花其他的錢。
要是馬一龍真成了,那這些錢就可以得到一款航天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超級火箭和超級登月艙,以及一系列新的航天技術。
甚至馬一龍的野心不止如此,他其實想讓“超級獵鷹”把載人登月的全流程都包了。
什么SLS大火箭、獵戶座飛船和登月艙,都可以不要!
只要“超級獵鷹”火箭一級助推把滿載100噸物資和宇航員的“月球鷹”送到地球軌道,然后在軌道上加注幾次燃料,“月球鷹”就可以直飛月球把100噸物資和宇航員送到月球表面!
………………
老美,“超級獵鷹”火箭研發制造基地。
看著窗外聳立的超級獵鷹火箭,馬一龍自語道:“聯邦的航天體系太龐雜了,很多東西根本就不需要!”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怎么跟老中、怎么跟藍星航天搞新太空競賽?”
“聯邦的航天發展太慢了,需要我來給它加加速!”
“所以只要有我的太空叉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