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天下是處于一種虛假的和平狀態中的,劉氏諸王奈何不得了新朝,新朝也奈何不得了劉氏諸王中的某些人。
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弱的平衡。
或者說不能夠算是平衡,因為勝利的天平一直在朝著“王莽”緩慢的移動中。
因為劉氏諸王無法團結在一起的原因,所以王莽采取了逐個擊破的手段,迄今為止還剩下的劉氏諸王只剩下了“梁王”、“淮南王”、“燕王”等人。
而反抗王莽新朝的諸多勢力當中....還有三個家族,讓王莽有些不理解。
分別是,漠北容氏、嶺南以及瑯琊的兩個家族。
這三個家族同樣是非常強盛的家族,可以說是百年世家了——他們為什么會參與到反抗自己的浪潮之中?明明此時反抗他的人只有劉氏的那些人!
這讓他十分不解。
但即便如此,勝利的天平也在逐步的向著王莽靠攏——很可惜的是,王莽的這種“勝利”并沒有持續太久,因為他的一系列政策的緣故,地方上的很多郡縣根本就已經完全不聽他的話了。
他的很多舉措都有些“類人”,但不完全的“類人”。
至于這樣子做會不會讓朝廷、讓皇帝憤怒?大部分的縣令和郡守都是不害怕的——為什么?因為這個時候,大部分的郡守和縣令全都是陳氏子弟、陳氏門生、陳氏故吏!
這也是為什么王莽很害怕陳氏的原因,也是為什么劉氏會想要讓陳氏摻和進來的原因。
大半個天下都快成陳氏的了!
此時,即便是陳氏一聲令下想要自己當皇帝,只怕天底下反對的人也不會有幾個——乃至于劉氏的眾多人恐怕都沒有幾個會反對,敢反對。
他們現在為什么會反抗王莽?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確是應該反抗王莽,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覺著王莽還沒有對他們形成一種殺傷力、絕對的碾壓力。
他們雖然不一定能打得過王莽,但王莽也不一定能夠打的贏他們??!
如果換成陳氏?
那還是算了吧。
..... .....
正統八年,冬。
這是一個瀟瀟肅殺的冬天,王莽得知了劉秀離開了圃園的消息之后,迅速派人開始攔截劉秀,試圖將劉秀殺死在路上,不讓他回到梁國。
因為王莽也十分清楚的明白,如果劉秀回到了梁國,那劉氏的諸多勢力便能夠迅速的團結起來了,而民間因為陳氏的緣故,只怕對這位“小師弟”也有諸多的關照之念!
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 ....
正統九年。
夏秋之際。
沉悶的大雨不斷的落在地上,劉秀單槍匹馬,飛速的在雨中穿梭著,他的身后還有無數的人正在追逐!
那些人要將他扼殺在這淺灘之中!
“嗖——”
一支箭從遠處飛來,直接劃過劉秀的身軀射中他身后的那個追兵。
“碰——”
雨中泥濘聲碰撞聲交錯在一起,那地面好似都在震動。
劉秀的眉宇中帶著些許的凝重,但等到他看清楚前面飛奔而來的那軍隊的“旗幟”的時候,心里便松了一口氣。
是自己人!
金刀旗幟!
.... ....
大雨滑落地面,帶起無數的泥濘。
山坡之上,劉秀坐在馬背上駐足而立,臉上帶著些許莫名的嘆氣,他輕聲說道:“天下之爭,便在此時啊.....”
“走!”
快馬加鞭,回到梁國!
.... ......
未央宮中
禪意十足的念誦聲在這宮殿之中回蕩著,王莽以一個皇帝之尊,親自披散著頭發,坐在那里,看著面前的三苦念誦著佛經,進行著禱告。
他自己則是十分虔誠的跪坐在佛像的面前,語氣中帶著恭敬。
王莽已經快瘋了!
他的人殺不死劉秀,而無法殺死劉秀,則是意味著他的命格無法完成!
陳氏不臣服也是因為他的白帝命格沒有完成,沒有徹底的占據皇帝的命格!
那些郡守和縣令、乃至于那些黔首不聽他的話,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只要能夠殺死劉秀,只要能夠匯聚白帝命格,他便能夠完成自己先前八年的時間內所沒有完成的一切!
三苦坐在那里,悲憫的看了一眼王莽,心中帶著無數的嘆氣。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最開始的時候王莽根本沒有相信自己、也沒有相信師父,只是后來越來越多的既定變成了現實,王莽才越來越相信?
而等到王莽的政策下放施行不順利的時候,王莽就會將自己的不成功歸結到“白帝命格未成”這個讖語之上。
人永遠不會怪罪自己!
而后,這個讖語就會變得越來越現實!
在祭拜完成之后,王莽以一種近乎于謙卑的語氣問道:“三苦大師,如今形勢,又該如何?”
三苦回憶著自己師父所留下來的話語,夾雜著.....陳淵對他的交代,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后,便開口道:“陛下不必擔心,劉秀的赤帝命格并未曾完全形成?!?/p>
他看著是王莽,語氣凝重:“若是能夠在路途中將其殺死是最好的,但若是殺不死....也無關緊要?!?/p>
“他即便是回到了梁國,也不過是達到了赤帝命格的一半而已,想要赤帝命格達成,壓制住您,那就必須是完成與當年高祖斬白蛇相差無幾的事情。”
“他必須是占據半數天下,將失散的赤帝命格匯攏!”
“此時的他,不過是處于一種龍困淺灘的局面罷了?!?/p>
三苦緩緩的站起身子來,看著王莽說道:“陛下,當年家師留下來一句讖語,說是有朝一日我自然會明白應該什么時候打開?!?/p>
“此時才恍然大悟,應該是如今這個時候打開!”
他從袖子中拿出當年六難所留下來的東西,展開之后,發現其中是一句話、一個地點。
“此處困龍,赤帝命格與此地相沖。”
“家師曾言,陛下若是最后無法殺死劉秀,便將他逼迫到這個地方去,這個地方是一處天然的困龍局,而且和赤帝命格相沖?!?/p>
“只要沒有什么逆天改命的人出現,此處必然是劉秀的葬身之地!”
葬身之地嗎?
王莽盯著那個字條,臉上帶著些許猶豫,但多年來“六難”從未曾有過錯誤的預料,卻讓他堅定了信念。
“好!”
“那便將其逼入這個死局之中!”
.... .....
正統十年,秋日。
風兒甚至喧囂。
此時的劉秀早已經不是一年前,兩年前那個稚嫩的模樣了,他領著數萬兵馬,臉上帶著些許凝重之色。
他看向身旁的一個人,輕聲問道:“老師所說的是這里嗎?”
那人微微頷首,臉上帶著淺淡的笑容。
“是的,三叔說的便是此處!”
他帶著些許的自信:“三叔乃是陳氏之中學究天人之輩,對于天象之說也十分清楚明白,十三日之后的晚上,必然會有隕星天降!”
“您只需要裝作被引入此地的樣子,屆時您便是天命所歸!”
劉秀微微頷首。
數年的戰爭讓他變得沉穩,此時的他身后云臺二十八將傲然而立,臉上帶著堅定與肅然之色。
與王莽的戰爭,應該有一個轉折了!
先前的他們一直處于被動防御的狀態,而如今有了這樣子一個近乎于“神跡”的事情,王莽所謂的“佛子”授權論必然崩塌!
是的。
王莽在掌握了權力之后,到處宣揚“佛教”,甚至自稱自己便是下凡的“佛陀”之化身,乃為上蒼眷顧的帝王,是代表上蒼統治世人的。
所有人都必須臣服!
雖然大多數的黔首和士人都不相信,但還是有相信的——想要破除這種封建迷信怎么辦?那就是用另外一種封建迷信!
劉秀勒馬,轉身凝視著遠處的湖泊。
而后縱馬前行!
此地,昆陽!
.... .....
昆陽之前。
兩軍交戰,但卻都沒有輕舉妄動。
劉秀在等待他老師給他留下來的“時間”,而王莽的大軍也同樣是在等待著三苦大師所留下來的時間!
雙方一觸即發,但卻又強行忍耐。
戰爭....似乎很快就要來了!
.... .....
未央宮中
王莽得到前線之報后,臉上瞬間帶著些許驚恐之色,他迅速傳召三苦!
待到三苦來到此處的時候,王莽著急忙慌的看著他問道:“三苦大師,您當時所寫的地方,錯了!”
錯了?
還沒等三苦反應過來,王莽就咬著牙說到:“那本來為劉秀準備的葬身之所,我那個愚蠢的外甥領著兵去了!”
“而劉秀大軍則是在原本我們所計劃的地方!”
三苦心中并沒有多少驚訝,因為這本身就是他“故意”的,只是此時臉上表現出來了些許驚駭之色:“什么?”
他緩緩的閉上眼睛,臉上帶著些許哀苦之色。
“這....”
王莽有些緊張:“大師,這有何影響嗎?”
三苦緩緩的嘆息一聲:“陛下,如今陰陽逆亂,乾坤顛倒,只怕那劉秀的葬身之所,會成為其匯聚風云的地方??!”
匯聚風云?
當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化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