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卻最后什么話都說不出來。
他們能繼續說服皇帝親政嗎?
說服不了。
因為“子嗣”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一個皇帝沒有子嗣,甚至已經即位五年了都沒有子嗣!這是一個何等嚴重的問題?
可以說是“動搖國本”的問題。
當年的皇位為什么會到了文帝一脈的手里?不就是因為惠帝沒有子嗣嗎?
可是惠帝沒有子嗣只是單純的因為呂后的控制而已,呂后不愿意讓其他的女子誕下惠帝的孩子,而惠帝又不愿意和自己的侄女發生什么,所以就這樣子僵持下去,最后導致惠帝沒有子嗣。
陳熙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劉徹,眸子中帶著些許的猶豫和狐疑。
惠帝沒有子嗣是因為自己不愿意有,當今又是因為什么啊?
當初惠帝的后宮并不算多,可是如今這位一點也看不出來有什么問題的樣子,后宮中的女子、以及他姐姐們所獻上的女子眾多,可是卻依舊沒有子嗣誕育.....
若不是知道劉徹一定會有孩子,雖然子嗣并不算太多,但卻也有六個兒子六個女兒,湊了六對龍鳳呈祥的話,這個時候的陳熙就應該懷疑劉徹的身體問題了。
而面對陳熙的眼神質疑,劉徹表面上不慌不忙,但實則內心中已經有些無奈和急切了。
這可是大事啊!
但是他的身體是真的沒問題啊!
登基的第二年他就已經偷偷的找太醫令看過了,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他的“精力”也很充沛,一晚夜御數女,大被同眠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
怎么可能身體有問題呢?
所以,本應該在太后、太皇太后“老實”之后就趕緊親政的劉徹不僅一點沒有著急親政,甚至還將手中本來已經握著的權利全都丟給了陳熙、周亞夫、以及陳慶三人。
他要趕緊的抓緊時間給自己造出來一個長子!
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身體一點問題都沒有!
看著劉徹的神色,陳熙也明白劉徹的擔憂,于是緩緩的嘆了口氣,而后說道:“既然如此,那臣等便不再逼迫陛下了。”
他的神色依舊嚴肅:“只是陛下,您多少還是要親政的,至于親政之后,朝堂政務的問題,我們三人會協助陛下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你可以當個吉祥物,什么事情都是我們干,但你卻一定是要把控權力,將這些東西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絕對不能夠像現在這樣!
劉徹略微猶豫,便直接答應了下來。
.... ....
武帝五年,天寒地凍,大雪紛飛。
在無數人的目光之中,太皇太后竇漪房終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這一次,卻沒有如同歷史中那樣,被武帝所厭棄——畢竟相較之王太后而言,竇太皇太后并沒有太多的干涉武帝的“朝政”。
一方面是因為陳氏的緣故,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個“漢武帝”較之原本的來講已經成年加冠、且風格成熟了許多。
當初的劉徹在登基之后便想著征討蠻夷,差點將漢文漢景兩代皇帝打下來的根基給徹底毀了,所以竇太皇太后才動了廢黜劉徹的心思。
而如今的劉徹一門心思的想著造孩子,當然也就沒有觸怒竇漪房的底線。
這位老太太一生唯一的底線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保住自己丈夫的名聲、保住自己兒子的心血,其中,保護丈夫的名聲才是真正的底線。
雖然總是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可竇漪房以及漢文帝之間多少是有夫妻情分的。
太皇太后死后,整個京都都在哀悼,而劉徹也著實是真的傷心落下了幾滴淚水——對于沒有干涉到、觸及到自己利益的竇漪房,他還是有幾分親情的。
.... .....
官渡侯府
陳易、陳翊二人小心翼翼的坐在那里,看著面前的陳熙、陳慶二人,眉宇中帶著些許的謹慎之色。
他們雖然算是陳氏的少年才俊,但在這兩位“大佬”的面前也不過是晚輩罷了。
至于陳熙二人?
他們看著面前手中的“書籍”,臉上帶著些許贊嘆的神色。
“這是你們二人研究出來的?”
陳翊陳易對視一眼,而后陳翊當先說道:“回稟叔父,是這樣的。”
他斟酌著說道:“當初我二人遍讀藏書閣中的典籍,心中有了些許想法,后來又與陳菛兄長探討,最后得出了此思想。”
“此次前來長安,也是為了宣揚自己的思想。”
陳熙略微猶豫后,看著兩人說道:“暫時先安置著吧,此時不是提出這些的時機。”
他將東西略微收攏,而后嘆了口氣:“過幾日我會請下恩典,請陛下給予你二人孝廉的身份,而后給你們官身。”
“在陛下身邊,你們好生學習,不可懈怠。”
聽了這話,二人倒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反應,他們知道陳熙不會害自己的,當即便是點頭應聲。
一旁的陳慶則是臉上帶著些許猶豫。
等到這二人離開了之后,陳慶才緩緩的說道:“兄長,難道您的身體.....”
陳熙灑然一笑:“是啊,我的身體....不大好了。”
他的眼眸中帶著些許的無奈。
當初降臨的時候是文帝年間,而如今已經是武帝年間了,他跨越了文帝、景帝兩個時代,身體已經不太行了。
近些日子太醫令為他診脈的時候,都委婉的勸誡他,希望他能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可是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他的壽數也就是這樣子了。
“陳氏的下一代并不算璀璨,若是我逝去了,整個陳氏便落在你的肩上了。”
他看著陳慶說道:“你要照拂好自己的身體,不要參與到朝堂政務之中,一切只需要跟隨陛下的腳步行事就好了。”
“陛下雖然有酷烈雄主之風,但卻并不至于背信清洗陳氏。”
這也是為什么他先前幫劉徹清理王太后的原因。
... ....
武帝六年,冬。
又是一年冬。
大雪紛飛的時節,正在宮中努力造孩子的武帝卻突然聽到了一個消息。
一個令他肝膽俱裂、喜怒交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