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黜太子李承乾的詔令頒布后,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一片嘩然。朝堂之上,大臣們分成了幾派,各自為新的儲君人選爭論不休。
“陛下,自古以來立嫡立長,雖太子李承乾犯下大錯被廢,但嫡次子李寬如今已長大成人,性情溫和,可立為太子,以承大統。”老臣蕭瑀率先站出來說道,他的聲音蒼老卻有力,在朝堂上回蕩。
然而,立刻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中書侍郎岑文本拱手道:“陛下,李寬雖為嫡次子,但才能并不出眾。如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需要一位有雄才大略、能帶領大唐走向更輝煌的君主。魏王李泰聰慧過人,文采斐然,且一直深得陛下喜愛,立他為太子,實乃明智之舉。”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分成了兩派,支持李寬和支持李泰的大臣們爭論得面紅耳赤。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心中十分糾結。
就在這時,諫議大夫褚遂良站了出來。“陛下,恕臣直言,無論是李寬還是李泰,都并非最佳人選。李寬才能平平,恐難以擔當治理國家的重任;而魏王李泰野心勃勃,若立他為太子,難保不會重演太子李承乾的悲劇。”
李世民微微點頭,示意褚遂良繼續說下去。
褚遂良接著說道:“陛下,依臣之見,晉王李治生性仁厚,心地善良,且謙遜好學。若立他為太子,既能避免兄弟相殘的悲劇,又能讓百姓感受到陛下的仁德。”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李治他自然是了解的,這個兒子性格溫和,不像李承乾和李泰那樣鋒芒畢露。但要將大唐的江山交給他,李世民還是有些猶豫。
“陛下,褚大人所言極是。晉王李治雖看似柔弱,但內心堅毅,有明君之相。而且他與諸位皇子關系融洽,若立他為太子,可保皇室和睦。”房玄齡也站出來支持李治。
李世民看著朝堂上爭論不休的大臣們,心中暗嘆。這儲君之位的爭奪,遠比他想象的要復雜。“此事暫且擱置,容朕再考慮考慮。”李世民最終說道。
散朝后,魏王李泰得知了朝堂上的爭論。他心中十分不滿,尤其是聽到褚遂良和房玄齡支持李治,更是氣得咬牙切齒。
“哼,李治那小子有什么資格與我爭奪太子之位?”李泰憤怒地說道。
他的謀士連忙勸道:“殿下,如今局勢對您不利,我們得想個辦法扭轉局面。”
李泰沉思片刻,說道:“我要親自去見父皇,表明我的心意。我就不信,父皇會不選我。”
李泰來到李世民的書房,見到李世民后,立刻跪下哭訴道:“父皇,兒臣一直對皇位并無覬覦之心,只是希望能為父皇分憂,為大唐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今朝堂上有人惡意中傷兒臣,還推舉李治為太子,兒臣實在是痛心疾首。”
李世民看著李泰,心中有些動搖。“泰兒,你起來吧。朕知道你有才華,但儲君之位關系重大,朕不得不慎重考慮。”
李泰接著說道:“父皇,兒臣若能成為太子,日后登上皇位,定會善待兄弟們。若違背此言,愿遭天譴。”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朕相信你的心意,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就在李泰離開后不久,李治也來到了李世民的書房。他一臉惶恐地跪在地上,說道:“父皇,兒臣從未想過爭奪太子之位。兒臣自知才能有限,只想在父皇身邊盡孝。如今朝堂上的爭論,讓兒臣十分不安。”
李世民看著李治,心中有些欣慰。“治兒,你能有這樣的想法,朕很是高興。但儲君之位終究要有個定論,你也不必過于擔憂。”
與此同時,在后宮中,長孫皇后也聽聞了朝堂上的爭論。她深知儲君之位的重要性,也擔心兒子們會因為爭奪皇位而反目成仇。
“陛下,立儲之事關系到皇室的興衰和國家的穩定。您一定要慎重考慮啊。”長孫皇后對李世民說道。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皇后,朕又何嘗不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只是如今幾個兒子各有優劣,實在難以抉擇。”
長孫皇后沉思片刻,說道:“陛下,依臣妾之見,晉王李治仁厚善良,能容人。在這復雜的皇室紛爭中,他或許能成為一個平衡各方勢力的君主。而且他與兄弟們感情深厚,不會輕易引發手足相殘的悲劇。”
李世民點了點頭,長孫皇后的話讓他心中有了一些傾向。
然而,李泰并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他暗中派人散布謠言,說李治懦弱無能,根本無法擔當治理國家的重任。一時間,長安城流言蜚語四起。
李治得知這些謠言后,心中十分委屈。他找到李世民,哭訴道:“父皇,兒臣從未做過傷害他人之事,為何會有人如此詆毀兒臣?”
李世民看著李治,心中十分生氣。“治兒,你不必理會那些謠言。朕自會查明真相。”
李世民立刻派人調查謠言的源頭,很快就查出是李泰所為。他心中十分憤怒,沒想到李泰為了爭奪太子之位,竟然如此不擇手段。
“李泰,你實在是讓朕太失望了。為了皇位,竟然做出如此卑劣之事。”李世民嚴厲地斥責道。
李泰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父皇,兒臣一時糊涂,還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看著李泰,心中十分矛盾。他對李泰一直寵愛有加,但李泰的所作所為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兒子。
“罷了,你回去好好反省吧。若再讓朕發現你有任何不軌之舉,定不輕饒。”李世民說道。
經過此事,李世民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他再次召集大臣們商議立儲之事。
“諸位愛卿,經過朕的深思熟慮,朕決定立晉王李治為太子。李治仁厚善良,有容人之量,能保皇室和睦,國家穩定。”李世民說道。
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大臣們雖然各有想法,但見李世民已經做出決定,也紛紛表示支持。
“陛下圣明,立晉王為太子,實乃大唐之福。”大臣們齊聲說道。
李治得知自己被立為太子后,心中既驚喜又惶恐。他來到李世民面前,跪下說道:“父皇,兒臣定不負您的期望,日后定當努力學習治國之道,為大唐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世民看著李治,點了點頭。“治兒,你要記住,身為太子,日后就要肩負起治理國家的重任。你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學會平衡各方勢力,做一個賢明的君主。”
雖然李治被立為太子,但這場儲位之爭并沒有完全結束。李泰心中依舊不服氣,他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尋找機會奪回太子之位。而朝堂上也有一些支持李泰的大臣,他們對李治被立為太子心懷不滿,暗中謀劃著一些事情。大唐的江山,依舊籠罩在一片風云變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