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護府初設的困境
都護府分支在西域的設立工作正式啟動。首批人員在張銘的帶領下,開始在選定的戰略要地搭建營地、修筑工事。然而,困難遠比想象中要多。
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給建設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阻礙。狂風呼嘯,黃沙漫天,剛剛建好的簡易房屋時常被吹倒。物資的運輸也成了大問題,從內地運來的糧食、建材等物資,在漫長的運輸途中損耗嚴重,而且還不時遭遇小股馬匪的襲擊。
張銘心急如焚,他一方面組織人員加固工事,另一方面加強了物資運輸的護衛力量。同時,他繼續深入各部落,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但那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部落,看到建設工作如此艱難,更加猶豫不決,甚至有個別部落開始與都護府保持距離。
在朝堂上,李林甫等人抓住這個機會,再次發難。“太子殿下,你看這都護府分支設立工作如此不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不見成效。這足以證明這個計劃是錯誤的,應該立刻停止。”李林甫陰陽怪氣地說道。
李適看著李林甫,心中怒火中燒,但他還是強忍著沒有發作。“宰相,任何新的舉措在實施初期都會遇到困難。如今只是暫時的困境,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能夠克服。而且張侍郎在西域積極應對,已經在努力解決問題。”
然而,李林甫并不罷休,他聯合其他一些大臣,不斷在朝堂上提出質疑和反對意見,試圖動搖李適的決心。
二、后宮的微妙變化
在朝堂紛爭不斷的同時,后宮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德妃之亂雖然已經過去,但后宮中的暗流依然涌動。
李適的太子妃王氏,是一個聰明且有主見的女子。她看到李適在朝堂上的壓力,心中十分擔憂。她開始在后宮中積極活動,與一些有影響力的妃嬪交好,試圖為李適爭取更多的支持。
一次后宮的宴會上,王氏特意與幾位地位較高的妃嬪坐在一起。她笑著說道:“諸位姐姐,如今太子殿下為了國家大事日夜操勞,我們身為后宮之人,雖不能直接參與朝政,但也應該在背后支持他。”
一位妃嬪點頭說道:“太子妃所言極是,太子殿下一心為了大唐,我們自然要支持他。只是如今朝堂上反對之聲不斷,實在讓人憂心。”
王氏接著說:“姐姐們放心,太子殿下自有主張。我們在后宮也要團結起來,讓陛下看到我們的和睦,也算是為太子殿下分憂了。”
然而,并非所有的妃嬪都愿意支持李適。有一位貴妃,與李林甫暗中勾結,她在后宮中散布一些不利于李適的言論,試圖制造混亂。“聽說那都護府分支設立就是個錯誤的決定,太子殿下一意孤行,只怕會給國家帶來災難。”她故意大聲說道,引得周圍一些妃嬪紛紛側目。
王氏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生氣。她決定找個機會與這位貴妃當面理論。
一天,在御花園中,王氏遇到了這位貴妃。王氏走上前去,冷冷地說道:“貴妃娘娘,后宮不應該議論朝政,更何況是傳播不實之言。太子殿下為了國家殫精竭慮,你這樣做居心何在?”
貴妃輕蔑地看了王氏一眼,“太子妃,你別以為你能護著太子。如今朝堂上反對聲一片,他的計劃遲早會失敗。”
王氏毫不畏懼,“貴妃娘娘,你還是管好自己的嘴吧。若再在后宮中胡言亂語,休怪本宮不客氣。”說完,王氏轉身離去,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揪出這個背后的黑手。
三、西域部落的新動向
在西域,經過張銘的不懈努力,情況終于有了一些好轉。他成功說服了幾個一直猶豫不決的部落,這些部落愿意提供一些人力和物資,幫助都護府進行建設。
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阿力木對張銘說:“張大人,我們看到了你們的誠意和決心。雖然現在困難重重,但我們相信大唐不會虧待我們。我們愿意與你們一起把都護府建設好。”
張銘十分感激,“阿力木首領,感謝你們的支持。大唐一定會與你們攜手共進,讓西域變得更加繁榮。”
然而,就在都護府建設工作稍有起色的時候,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回紇殘余勢力與西域的一個小部落勾結,企圖破壞都護府的建設。他們暗中派人在部落中散布謠言,說都護府的設立會讓他們失去自由,還會掠奪他們的財富。
一些原本支持都護府的部落成員開始動搖,甚至有少數人開始參與到破壞活動中。張銘得知后,立刻采取措施。他一方面加強了都護府的安保力量,防止破壞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再次深入各部落,進行辟謠和安撫工作。
張銘找到阿力木首領,對他說:“阿力木首領,這是回紇殘余勢力的陰謀,他們不想看到我們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戳穿他們的謊言。”
阿力木首領點頭說道:“張大人放心,我會召集部落的勇士,協助你們維護秩序。那些被謠言迷惑的族人,我也會去說服他們。”
四、朝堂上的激烈對峙
朝堂上的爭論愈演愈烈。李林甫等人不斷上書彈劾張銘,說他在西域辦事不力,導致都護府建設陷入困境,還引發了部落之間的矛盾。
李適看著這些彈劾奏章,心中十分憤怒。他決定在朝堂上與李林甫等人進行一次正面交鋒。
“諸位愛卿,張侍郎在西域為了都護府的設立盡心盡力,遇到困難積極解決。如今只是因為一些小的波折,就對他進行彈劾,這公平嗎?回紇殘余勢力的破壞,這是我們無法預料的,但張侍郎已經在采取措施應對。”李適大聲說道。
李林甫冷笑一聲:“太子殿下,張銘辦事不力是事實。都護府設立至今,耗費巨大卻毫無成效。若再不停止這個計劃,只怕會給國家帶來更大的損失。”
一位支持李適的大臣站出來說道:“宰相,你這是故意找茬。太子殿下設立都護府分支是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現在遇到困難就退縮,那以后還如何應對其他挑戰?”
朝堂上頓時分成兩派,爭吵聲此起彼伏。李豫坐在龍椅上,看著這一幕,心中十分無奈。他知道雙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但這樣無休止的爭吵下去,對國家沒有任何好處。
“諸位愛卿,都安靜一下。此事朕會派人前往西域實地考察,了解真實情況后再做定奪。”李豫說道。
李林甫心中暗喜,他覺得這是一個扳倒李適的好機會。只要考察人員回來后按照他的意思匯報,都護府分支的計劃就有可能被取消。
五、考察人員的選派
李豫決定選派一位公正、有能力的大臣前往西域考察。經過一番考慮,他選中了禮部尚書劉澤。劉澤為人正直,不偏不倚,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威望。
李適對劉澤的人選表示滿意,他找到劉澤,誠懇地說:“劉尚書,此次前往西域責任重大。你一定要如實了解情況,不要被一些不實之言所誤導。”
劉澤抱拳說道:“太子殿下放心,臣定當如實匯報。”
劉澤回到家中后,立刻開始準備行程。他挑選了一些熟悉西域情況的官員和士兵,組成了一支考察隊伍。
在他出發前,李林甫暗中找到劉澤,試圖拉攏他。“劉尚書,此次前往西域,你可要好好考慮清楚。若能如實匯報都護府設立的種種弊端,日后必有好處。”
劉澤看著李林甫,心中十分厭惡,但他并沒有當場拒絕。“宰相放心,臣自會秉公辦事。”
劉澤帶著考察隊伍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一路上,他仔細觀察沿途的情況,與百姓、士兵交流,了解他們對都護府設立的看法。
六、西域的真相與轉機
劉澤一行終于抵達了西域。張銘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并詳細地向他們介紹了都護府建設的情況,包括遇到的困難、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一些進展。
劉澤在張銘的陪同下,深入都護府營地、各部落進行實地考察。他看到了建設工作的艱辛,也看到了張銘等人的努力。那些原本被謠言迷惑的部落成員,在阿力木首領等的說服下,已經逐漸清醒過來,開始重新支持都護府的建設。
在與部落首領的交流中,劉澤了解到,大多數部落都希望與大唐保持友好關系,都護府的設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發展的機會。阿力木首領對劉澤說:“大人,我們知道大唐是為了我們好,雖然現在有困難,但我們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劉澤心中已經有了底,他知道都護府分支的設立是正確的,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支持。
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回紇殘余勢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后,又糾集了一批人馬,準備對都護府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張銘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對策。劉澤也參與其中,他說道:“如今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共同抵抗回紇殘余勢力的進攻。都護府雖然建設尚未完成,但我們有士兵、有部落的支持,一定能夠守住。”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他們開始部署防御工作,加固工事、準備武器,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七、大戰前夕與朝堂抉擇
在都護府積極備戰的同時,朝堂上也在等待著劉澤的消息。李林甫等人不斷催促李豫做出停止都護府設立的決定,但李豫堅持要等考察結果出來。
就在大戰前夕,劉澤派人快馬加鞭送回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報告中詳細說明了都護府的建設情況、面臨的困難以及取得的成果,同時強調了回紇殘余勢力的威脅和都護府抵抗的決心。
李適看著報告,心中十分激動。他立刻拿著報告在朝堂上向眾人宣讀:“諸位愛卿,劉尚書的報告已經說明了一切。都護府設立雖然遇到困難,但并非如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毫無成效。現在回紇殘余勢力即將發動進攻,我們若此時退縮,不僅會前功盡棄,還會讓西域陷入混亂。”
李林甫等人看到報告后,臉色十分難看。但他們仍然不甘心失敗,試圖繼續狡辯。
“太子殿下,這報告也許有夸大之嫌。如今回紇勢力強大,我們若貿然迎戰,只怕會損失慘重。”李林甫說道。
一位武將憤怒地說道:“宰相,你這是膽小怕事。我們大唐的將士豈會懼怕回紇殘余勢力。都護府的設立是為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我們不能在關鍵時刻退縮。”
李豫看著朝堂上的這一幕,心中已經有了決定。“諸位愛卿,都護府分支設立的計劃繼續推進。我們要全力支持張侍郎他們,共同抵抗回紇殘余勢力的進攻。”
李適心中松了一口氣,他知道,這是一次重要的勝利。但他也明白,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都護府能否在這場大戰中守住,關系到整個計劃的成敗,也關系到他在朝堂上的威望和未來的皇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