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后籌謀,卷土重來
韋貴妃被打入冷宮,武后雖表面上波瀾不驚,但內心卻如洶涌的暗流。她深知此次是自己大意,讓李弘抓住了把柄。然而,武后怎會輕易咽下這口氣,她在自己的宮殿中來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狠厲與決絕。
“哼,李弘小兒,這次不過是讓你僥幸得逞。本宮不會就此罷休。”武后低聲自語道。
她叫來心腹謀士許敬宗,開始商議下一步的計劃。許敬宗是個善于玩弄權術之人,他瞇著眼睛,沉思片刻后說道:“娘娘,如今太子勢力漸長,我們不能再用之前那些簡單的手段。我們可以從太子的支持者入手,分化他們的陣營。”
武后微微點頭:“此計可行。那你說說具體該怎么做?”
許敬宗接著說:“張柬之是太子同盟中的核心人物,我們可以想辦法在他和其他大臣之間制造矛盾。比如,放出消息說張柬之獨攬同盟大權,有私心,讓其他大臣對他產(chǎn)生不滿。”
武后眼中閃過一絲贊許:“好,就按你說的辦。另外,我們也要加強在朝堂上的勢力,拉攏更多的大臣站在我們這邊。”
許敬宗領命而去,開始著手實施他們的計劃。一場新的陰謀正在悄然展開。
二、同盟裂痕,初現(xiàn)端倪
許敬宗的計劃開始奏效。關于張柬之獨攬大權的消息在同盟中逐漸傳開。一些大臣開始對張柬之產(chǎn)生了懷疑。
“聽說張相在同盟中獨斷專行,很多事情都不與我們商量。”一位大臣在私下里議論道。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這樣下去,我們在同盟中還有什么地位?”
這些言論傳到了張柬之的耳朵里,他心中十分氣憤。“這分明是武后的陰謀,想分化我們的同盟。”張柬之對李弘說道。
李弘也意識到了事態(tài)的嚴重性:“張相,如今我們必須想辦法消除大家的疑慮,穩(wěn)定同盟內部的局勢。”
張柬之決定召開一次同盟會議,向大家解釋清楚。在會議上,張柬之誠懇地說道:“各位大人,所謂我獨攬大權的消息是武后的陰謀。我一心為了同盟的利益,從未有過私心。希望大家不要被謠言所迷惑。”
然而,一些大臣還是心存疑慮。他們覺得張柬之的解釋過于蒼白,同盟內部的裂痕已經(jīng)開始顯現(xiàn)。
三、朝堂紛爭,再起波瀾
在同盟內部出現(xiàn)裂痕的同時,朝堂上的紛爭也再次升級。武后開始在朝堂上提出一些新的政策,試圖拉攏更多的大臣支持她。
“陛下,如今國家財政緊張,臣認為應該增加賦稅,以充實國庫。”武后在朝堂上說道。
一些大臣表示反對:“娘娘,如今百姓生活本就艱難,增加賦稅會讓百姓更加困苦,不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
李弘也站出來說道:“父皇,增加賦稅并非良策。我們應該從節(jié)約開支、發(fā)展經(jīng)濟等方面入手,來解決財政問題。”
武后冷笑一聲:“太子,你說得倒是輕巧。可這節(jié)約開支、發(fā)展經(jīng)濟談何容易?增加賦稅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朝堂上頓時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武后的增加賦稅政策,一派支持李弘的建議。雙方爭論不休,李治也感到十分頭疼。
“此事暫且擱置,待朕再考慮考慮。”李治無奈地說道。
四、太子遇險,危機重重
武后見在朝堂上一時無法取得優(yōu)勢,決定對李弘采取更直接的手段。她指使手下的人在李弘的飲食中下毒。
一天,李弘用完膳后,突然感到腹部劇痛,臉色變得煞白。柳氏見狀,驚恐萬分:“殿下,你怎么了?”
李弘艱難地說道:“我……我可能是中了毒。”
柳氏立刻叫來太醫(yī)。太醫(yī)診斷后,臉色十分凝重:“太子殿下中的是一種慢性毒藥,毒性已經(jīng)開始發(fā)作。”
柳氏心急如焚:“太醫(yī),那可有解救之法?”
太醫(yī)搖搖頭:“這種毒藥十分罕見,臣暫時沒有找到解救之法。只能先用藥穩(wěn)住太子的病情。”
李弘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他陷入了昏迷之中。太子妃柳氏和同盟的大臣們都十分焦急,他們四處尋找解救之法。
五、神秘援手,初現(xiàn)曙光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神秘的老者來到了東宮。他自稱是一位神醫(yī),有辦法解救李弘的毒。
柳氏半信半疑,但為了救李弘,還是讓老者試一試。老者仔細地檢查了李弘的病情后,從懷中掏出了一顆藥丸,給李弘服下。
過了一會兒,李弘的臉色漸漸恢復了紅潤,呼吸也變得平穩(wěn)起來。他緩緩地睜開了眼睛:“我這是怎么了?”
柳氏激動地說道:“殿下,你中了毒,這位神醫(yī)救了你。”
李弘感激地看著老者:“多謝神醫(yī)救命之恩。不知神醫(yī)從何而來?”
老者微微一笑:“我乃世外之人,聽聞太子殿下遭遇危險,特來相助。太子日后要多加小心,武后不會輕易放過你。”
說完,老者便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中。李弘心中十分感激,也更加堅定了與武后對抗的決心。
六、追查真兇,線索初現(xiàn)
李弘清醒后,決定追查下毒之人。他安排裴元慶和一些東宮的護衛(wèi)展開調查。
裴元慶經(jīng)過一番明察暗訪,終于找到了一些線索。他發(fā)現(xiàn),在李弘中毒的那天,有一個陌生的宮女進入了東宮的廚房。
“這個宮女十分可疑,我們一定要找到她。”裴元慶說道。
經(jīng)過進一步的調查,他們得知這個宮女是武后宮中的人。李弘心中更加確定,這是武后的陰謀。
“武后,你如此狠毒,我定不會放過你。”李弘握緊拳頭說道。
但要直接指認武后下毒并非易事,他們還需要更多的證據(jù)。
七、武后反擊,謠言漫天
武后得知李弘中毒未死,并且開始追查下毒之人后,決定進行反擊。她指使許敬宗在朝堂上散布謠言,說李弘是自己中毒,目的是為了誣陷武后。
“各位大人,太子自己中毒,卻說是武后所為,這分明是想陷害武后。”許敬宗在朝堂上說道。
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開始相信了許敬宗的話。“是啊,太子這樣做太不地道了。”一位大臣說道。
武后在一旁裝作無辜的樣子:“陛下,臣妾對太子一向關愛有加,怎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這分明是太子的陰謀。”
李治也開始有些動搖,他看著李弘說道:“太子,你可有確鑿的證據(jù)證明是武后所為?”
李弘心中十分憤怒,但他知道目前證據(jù)不足,只能說道:“父皇,兒臣一定會找到證據(jù),證明自己的清白。”
八、同盟困境,齊心協(xié)力
同盟的大臣們看到這種情況,都十分焦急。他們知道,如果不能及時澄清謠言,同盟將會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我們必須盡快找到證據(jù),證明太子的清白。”張柬之說道。
裴元慶也說道:“我們可以從那個宮女入手,找到她,或許就能找到更多的證據(jù)。”
于是,同盟的大臣們齊心協(xié)力,開始四處尋找那個宮女。他們派人在京城的各個角落進行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
經(jīng)過幾天的努力,他們終于找到了那個宮女。原來,這個宮女是被武后宮中的一個太監(jiān)威脅,才去下毒的。
宮女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且愿意出庭作證。李弘和同盟的大臣們終于松了一口氣。
九、朝堂對峙,真相大白
有了宮女的證詞,李弘決定在朝堂上與武后對峙。
“陛下,兒臣已經(jīng)找到了下毒之人,她可以證明這是武后的陰謀。”李弘在朝堂上說道。
武后心中一驚,但她還是故作鎮(zhèn)定:“太子,你不要信口雌黃。一個宮女的話怎能作為證據(jù)?”
李弘讓宮女出庭作證。宮女將事情的經(jīng)過詳細地說了一遍。朝堂上的大臣們聽了,都十分震驚。
“沒想到武后竟然如此狠毒,為了陷害太子,不擇手段。”一位大臣說道。
李治也十分生氣,他看著武后:“武后,你還有何話說?”
武后見事情敗露,只好跪地求饒:“陛下,臣妾一時糊涂,望陛下恕罪。”
李治念在夫妻情分上,沒有嚴懲武后,但對她的信任已經(jīng)大打折扣。
十、新的挑戰(zhàn),前路漫漫
雖然在這次朝堂對峙中,李弘取得了勝利,但他知道,武后不會就此罷休。新的挑戰(zhàn)還在等著他。
“殿下,如今武后雖然暫時受挫,但她的勢力依然不容小覷。我們必須加強同盟的力量,應對未來的挑戰(zhàn)。”張柬之說道。
李弘點點頭:“張相說得對。我們要繼續(xù)團結同盟的大臣,同時也要發(fā)展自己的勢力。”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弘和他的同盟開始積極籌備。他們加強了與各地官員的聯(lián)系,爭取更多的支持。同時,他們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為未來的斗爭做好準備。
而武后在經(jīng)歷了這次失敗后,也在暗暗積蓄力量。她心中發(fā)誓,一定要奪回失去的權力,讓李弘付出代價。
一場更加激烈的較量即將來臨,李弘和武后之間的皇權暗戰(zhàn)還遠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