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
馬蹄聲陣陣,借著微弱的月光穿行而過。
宛若八月伏夏的風,來去無蹤。
白天行軍!
目標太大,且容易受到阻擋。
一旦被敵人發(fā)現(xiàn),特一縱的兩大騎兵團就很難以最快的速度,穿過豫南等地。
而輕步兵穿行于兩地之間行軍速度緩慢,難以在短時間內抵達目標區(qū)域。
如此一來!
戰(zhàn)馬和自行車就成了選擇。
自行車穿行,且不說速度。
對于戰(zhàn)士的體能考驗極大,也不符合蘇長青快速穿插至豫皖蘇邊區(qū)的目的。
而且自行車所能夠攜帶的武器裝備數(shù)量,也不如騎兵。
在一些條件惡劣的區(qū)域行軍,戰(zhàn)馬也顯然更為適合一些。
所以!
蘇長青很快就做出決定,動用騎兵一團與騎兵二團。
星夜趕往豫皖蘇邊區(qū)。
而這也意味著,一些重武器火力。
像重炮!
無法跟隨騎兵部隊迅速轉移,進入豫皖蘇邊區(qū)。
這其實也意味著,即便蘇長青抵達豫皖蘇邊區(qū)。
以其手中的兵力!
豫皖蘇邊區(qū)新四軍之裝備,以及特一縱兩大騎兵團的武器裝備。
很難對局勢產生更大的影響。
不過蘇長青!
似乎也不志在于與青天黨的軍隊,進行大規(guī)模硬碰硬的交戰(zhàn)。
牽制!
引誘??!
為新四軍北渡,爭取時間、空間。
便成為了蘇長青的首要目標。
或者說!
蘇長青此舉,其實行的是一招險棋。
……
“駕!”
“駕!”
“駕?。。 ?/p>
蘇長青策馬前行,連日的前行。
對于包括蘇長青在內的特一縱兩大騎兵團而言,考驗極大。
更不要說。
由于此次任務的特殊性,在重武器無法攜帶的情況下。
特一縱兩大騎兵團只能在輕步兵火力上,保證手頭的裝備火力足夠強。
為了最大程度的加強兩大騎兵團的火力。
蘇長青下令兩大騎兵團,淘汰了被視為制式武器的莫辛甘納步槍。
取而代之的。
自然是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同時!
每名士兵所攜帶的彈藥量也是極為驚人的。
蘇長青按照二戰(zhàn)時期,燈塔帝國陸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的步兵的攜彈量。
規(guī)定了此行!
特一縱兩大騎兵團每名士兵的攜帶量。
在二戰(zhàn)期間,燈塔帝國士兵通常會攜帶M1加蘭德步槍,其標準攜彈量為80發(fā)子彈,通過M1923彈藥腰帶攜帶,每個腰帶包含10個子彈袋,每個袋子裝一個8發(fā)的M1步槍彈夾。
此外,士兵還可能攜帶額外的子彈帶,每條可裝48發(fā)或60發(fā)子彈,總計攜彈量可達176發(fā)。
這也是特一縱每一名擁有加蘭德半自動步槍騎兵士兵,所攜帶的彈藥數(shù)量。
同時,兩大騎兵團的機槍手,其標準攜彈量為260發(fā),通過M1937彈藥腰帶攜帶,每個腰帶包含6個口袋,每個口袋裝兩個20發(fā)的彈匣。
機槍手的副手和彈藥手也會攜帶額外的彈匣,以確?;鹆Φ某掷m(xù)性。
同時,按照平時的標準。
特一縱的沖鋒槍手通常會攜帶兩個彈鼓,每個彈鼓容量為71發(fā),共計142發(fā)子彈。
一個彈鼓預先裝在槍上,另一個放在隨身攜帶的帆布袋中。
但在大規(guī)模戰(zhàn)斗前,沖鋒槍手的攜彈量會增加。
一般會額外攜帶兩個彈鼓,總共可攜帶四個彈鼓,總計284發(fā)子彈。
不過由于彈鼓不便攜帶,有時也會采用一個彈鼓袋加三聯(lián)裝35發(fā)彈匣包的組合,加上槍上的35發(fā)彈匣,總攜彈量為211發(fā)。
因此!
兩大騎兵團的沖鋒槍手,其所攜帶的彈藥量也達到了兩百發(fā)之上。
在輕步兵火力上。
別說是青天黨軍,就是小鬼子也望塵莫及。
這自然也是緣自于五臺山根據(jù)地中,銅覆鋼子彈技術的越發(fā)成熟。
就子彈這一塊上。
五臺山根據(jù)地生產出來的子彈數(shù)量,絕對驚人。
當然!
除了槍械、子彈之外,像手榴彈、擲彈筒、輕型迫擊炮、火箭筒以及拆解的92式步兵炮、107火箭筒。
蘇長青所率領的這兩個騎兵團,雖說沒有重炮這種武器裝備。
但說是輕步兵,其火力絕不遜色于目前青天黨軍的絕大多數(shù)部隊。
……
“司令!”
“前面就是豫皖蘇邊區(qū)了,終于到了!”
一名身著八路軍軍裝的軍官,揮動馬鞭對蘇長青說道。
此人是西北軍出身,原為西北軍少校連長,后加入了虹軍。
作為西北軍出身,其騎術了得。
后來成為129師師長的得力助手,極為擅長地形勘察和情報收集。
蘇長青用八門92式步兵炮,兩門榴彈炮,以及兩門107火箭炮,以及數(shù)量不詳?shù)哪良{甘步槍、手榴彈、擲彈筒、迫擊炮。
才從師長和政委的手里換過來的一員大將。
目前!
騎兵部隊的事務,由其統(tǒng)籌處理。
“李參謀!”
“傳令下去,令騎一團和騎二團不要停,立刻進入豫皖蘇邊區(qū)。”
“同時!”
“與豫皖蘇邊區(qū)那邊的同志取得聯(lián)系,我想第一支隊的司令應該抵達了豫皖蘇邊區(qū)。”
“目前!”
“我們對新四軍的現(xiàn)在情況,還不是很了解。”
“時不我待,再拖下去,同志們的危險就更多了一分?!?/p>
蘇長青勒住馬韁,對李參謀說道。
“是!”
“我這就去傳達指令!”
很快,騎一團的劉團長,騎二團梁團長。
都得到了指令。
天色漸漸變亮,特一縱的兩大騎兵團沒有做任何的休整。
朝著豫皖蘇邊區(qū)根據(jù)地前進,而根據(jù)與豫皖蘇邊區(qū)的同志們取得的聯(lián)系。
很快確定了豫皖蘇邊區(qū)的指揮部位置所在。
“長青同志!”
“長青同志??!”
早就得知蘇長青即將抵達的消息,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早就焦急的在王家莊外等待。
看著蘇長青幾人,策馬朝著王家莊而來。
第一支隊司令立刻向前跨出一步,焦急的對蘇長青說道。
“首長好?。 ?/p>
蘇長青翻身下馬,對著前來迎接自己的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啪”的一聲。
敬了個軍禮。
“你這家伙,許久未見!”
“還是如此!”
“走走走,往里面走,目前情況比較緊急喲?!?/p>
“我們得拿出個啥子辦法來,否則皖南那邊的情況就難辦了?!?/p>
“青天黨軍下手實在是太狠了,據(jù)說這一次。”
“姓白的那個家伙坐鎮(zhèn)指揮,調集了十幾萬大軍,進攻我們才七八千人的皖南總部?!?/p>
“要不是情況緊急的話,我肯定會拉著你小子,好好敘敘舊才對?!?/p>
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焦急的對蘇長青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