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長槍回院。
秦起心里想的,自然不只是練兵的事。
一國,呸。
一縣之計,不能只在窮兵黷武,征伐天下。
教育,也得跟上。
剛才那幾個小學徒的反應,也是給了秦起一記警鐘。
新河縣建立一路,可謂都是血雨腥風。
雖然很少波及縣內,可口口相傳,各種事跡神乎其神。
自然是會有點影響村民的心態的。
固然,自己在他們眼里建立了一個能謀善戰的威武形象,不是壞事兒。
可當年輕的一代,每天睜眼閉眼就是要出去打仗的時候。
那這個國家也就快完蛋了。
眼下秦起手里,文員的缺口就很大。
素質教育稱不上,這個數術和軍學的教育,必須開始遴選人才了。
搞學堂,沒必要。
但搞軍校,很有必要。
眼下能符合這個條件,能教人的。
其實也就北庭鶴、白啟倆人。
北庭鶴太忙,白啟雖然只有紙上談兵的經驗,但貴在這貨閑啊!
只要選出合適的人才,到時候學業有成,往北庭鶴手下一送,那不就完事兒了么!
就這樣,直接開搞。
秦起扭頭就把白啟找了過來,一同商定開軍校的事兒。
以武立縣,正好也能吸引這群愣頭青小伙子。
白啟多少也是個讀書人,一聽秦起要開軍學堂,那自然是興奮不已。
這不到他的舒適區了么!
于是,二人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始商議課程。
第一步,大頭,也就是識字和算數。
這一塊,白啟可以全權負責,偶爾叫幾個商行的掌柜過來,搞一下經驗分享。
第二步,軍學的教育,是一方面,可以請北庭風作為客座教授。
論謀略,論帶兵,北庭風的能力,不比他兩個兒子差。
這不,下崗再就業之老丈人版,又搞起來了。
第三步,武術,張凌岳必須掛名,皇宮步兵教頭可不是白蓋的。
第四步,醫術,雖然老丈人林益源就是直接可用的人才,但眼下新河縣人口越來越多,他那兒早就忙得分不開手腳了。
這個,到時候只能請老丈人另外推舉人選。
第五步,行軍社會常識,這也是秦起提起需要加的。大家不能一門心思就想著打仗,了解各地各族風土人情,對制定戰略也是很重要了。
負責這塊的人選,那自然是不用說,趙明河當之無愧,尹正也跟著一塊。
其中識字和數術,算一門,軍學教育算一門,這是兩門主課。
這兩門的成績如何,基本上也就決定了日后的發展方向。
武術,醫術,社常,這三門,算是副科,三選其二。
至于上課的地方。
秦起并不準備放在縣內,而是準備放在黑水堡。
其一呢,是縣內眼下實在是抽不出人手建造校舍了。
其二呢,黑水堡是渡口,往來便利之地,更利于這群學生接觸官商人脈,而不是被縣內的什么尋仙齋,什么賭坊給迷了眼。
其上呢,這批人畢竟是祖國的花朵,日后的根基,還是要好好保護的,黑水堡的安全級別,目前可以碾壓縣內的。
一下敲定,白啟就已經想好了地址。
規劃著讓手下的人,順便再建幾個校舍出來。
你看,這就叫靠譜。
只需要安排下去,白啟就全自動執行了。
主要是白啟手下那幫人,也需要有這樣的教育。
一直以來,那批人都留在黑水堡。
美其名曰是照料黑水堡,甚至還有一部分吃上了渡口的官家飯。
但實際上呢,眼看著大小河村合并成了新河縣。
商街建成。
一切都在迅猛發展。
而黑水堡的居民卻是原地踏步,多少都有種被隔離在外的感覺。
但是他們也沒辦法。
畢竟,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就被劃分給了白啟管理。
說白了,那就不是秦起手下的人。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此等魔幻之事,開始上演。
黑水堡那批齊民,自然不甘于守著個水泊天天打魚。
他們也想來商業街狠狠消費,乘上新河縣這一股東風。
眼下軍學堂成立,他們的子代能進入軍學堂,那不就是最好的捷徑嗎?
因此,白啟那邊一把消息帶回去,頓時就得到了空前的熱烈響應。
第二天立刻就開始全員投入校舍建造。
就這樣,又過了兩天。
村子的外圍溝渠全部挖完,人手全部轉戰內部建造圍墻。
而第二座橋那邊也傳來竣工的消息。
寧泰商會那邊的消息,也被帶了回來。
如同秦起所料,寧泰商行已經從各地調集了無數糧食,以興安城周圍幾個縣城為基點,向外擴散送糧。
運送糧食的時間節點,主要集中在五天之內。
這也就意味著,五天左右的時間,光明會和真遼人的軍隊也就該準備完畢了。
而武安關那邊,之前秦起要的五千兵馬,也已經集結在了北庭家宅之中,就等著秦起過去指揮了。
看著這一切,好像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實際上,秦起知道,風雨欲來,大戰在即!
所有消息到手,秦起就把所有人都叫了過來,進行最后一波指示。
“一會吃了午飯,我就會動身前往興安城。”
“去斷糧草的事,就只能你們去弄了。”
“李蛋,此事你跟張凌岳兩人,全權負責。”
“是!”
二人齊聲回答。
“村內防務,北庭鶴,你計劃好了么?”
總不能每次都讓秦起教,跟了這么久,也該讓他們動動腦子了。
“首先布設弓弩手在第一道防線之上,進行遠程打擊。”
“等他們靠近之后,迅速撤離到第二道防線。”
“依仗城墻,再進行第二次阻擊。”
“在最開始地方發動進攻之時,就燃起狼煙,通知興安城。”
“我們最少也要撐住一個時辰,等到興安城的援軍來到。”
北庭鶴干脆說道。
秦起點點頭。
“袁煥,你呢?”
袁煥眨巴了一下雙眼,等會,怎么還有我的事兒呢?
基本上只要是在縣內打響的戰役,袁煥都會參與這種商議大會。
這回可不比往日,又是挖壕溝,又是建城墻的,還有興安城的援兵。
自己手下就那百十個民兵,哪兒能派得上用場啊!
“大人,您之前好像,沒給我安排過事兒吧?”
袁煥想了想,其實他們幾個人各自手上的事兒,那都是有跡可循的。
都是秦起提前給安排好了,他們只要接活兒就完了。
可明顯到現在,活接完了。
怎么忽然一下點到自己,還需要我憑空捏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