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
大京去往衡市的高速上,幾輛警車疾馳。
車上坐的,正是沈庭帶領的專案組。
調查部的協查文件,已經下發,且工作人員已經聯系了衡市調查局。
沈庭坐在當先警車的后排,默默總結群成員討論出的案件疑點。
“這萬佛洞藏尸案,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殺人埋尸案,但疑點卻是不少。”
目前確定的,就有四個——
首先,也是最關鍵的,自然是尸源不確定。
再就是,兇手為什么能在萬佛洞拋尸,而不被人發現?
還有,為什么受害者失蹤二十多年,沒有人報警?
以及,兇手的藏尸手法,事倍功半的原因,還有剩余三分之一尸體的去向……
當然,疑點多,從確定調查思路的角度來說,倒也是好事。
因為疑點越多,意味著調查方向,也越多!
“第一個疑點,尸源的話,我倒是有辦法。
或許,可以通過顱相復原,修復受害者破碎的顱骨,恢復他生前的面容。”
有了受害者的面貌,不管是發懸賞令,還是在人臉系統里比對。
要確認尸源,就簡單多了。
當然!
顱相復原,不是什么冷門技術,衡市調查局自然也能想到。
之所以他們沒有做,應該是遇到了難題。
“我之前復原的顱骨,是洞中女尸案里,面顱骨破碎的尸體。
而本案的顱骨,復原難度,比那起案子都高。”
因為本案里的受害者顱骨,不但同樣破碎,而且有缺失。
整個顱骨少了三分之一還多。
破碎可以復原,雖說難度非常高。
但缺失的部分,就沒辦法了。
普通人可能會想,人臉是對稱的,缺失的部分,通過鏡像復原的方法修復,就可以。
但其實不行。
因為顱骨其實并不是完全對稱。
尤其是添加表面組織后,不對稱會更加明顯。
因此,如果單純只會顱相復原這項技術,就算沈庭的技術,已經達到頂級,也會出現比較大的誤差。
但這一點,可以靠人體計測,進行完善。
通過受害者軀體骨骼的特征,沈庭可以計算出缺失部分顱骨的大致數據。
兩項技術結合,連顱面部的不對稱性,都能完美復現。
“到時候,確認尸源,應該不難。”
“第二個疑點的話,對應的調查方向,倒是簡單一點。
可以查當年的景區經營者、佛像建造者、還有這萬佛洞的施工隊等等。
就算當時萬佛山不封閉,但也處于施工狀態。
要神不知鬼不覺,將尸體藏到萬佛洞佛像下,并不簡單。
這些人,都有作案的嫌疑。”
“第三個疑點,為什么沒人報警,就不好說了。
可能性太多了!
可能受害者是流浪漢,沒有父母,也沒有朋友、同事。
可能他有家人,也報了警,但由于某些原因,沒有搜集受害者或者他親屬的DNA。”
“第四個疑點,也差不多。
兇手拋尸思路蹩腳,很難說,是他故意為之,還是他比較蠢笨。”
很多時候,旁觀者會下意識將兇手想得智商超群,思維縝密。
可能的確是這樣!
但也有可能,兇手的操作,單純是因為沒想那么多。
或者殺人后,心緒劇烈起伏,腦子抽了。
“至于剩余三分之一尸體消失,可能性也太多了。
人為或者其他原因,都有可能。
這種情況,很難給出明確的調查思路。”
“調查方向,就暫定顱相復原,和調查景區相關人員這兩個吧!”
沈庭將自己確認的兩個思路,和群成員一交流,大家全都同意。
他共享了當年景區相關人員的資料,供大家查看。
……
衡市和大京相鄰,頂多也就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
下了高速,進入衡市地界后,沈庭直接打電話給卓巖。
卓巖是衡市調查局局長。
“卓局長,我是專案組的沈庭啊!
我們現在已經到衡市了……”
雙方簡單交流后,沈庭決定先去案發地,萬佛山景區,簡單查看一下現場情況。
不管什么案子,現場勘察自然都至關重要。
掛斷電話后,沈庭讓開車的熊貝貝,直接導航去萬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