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信息,用一百萬,差不多斷絕了宋家人報警的想法。
肯定不是松本子青發的,而是兇手殺人后,用這種方法,避免宋家人那邊出問題。
這樣的話,第三個疑點,為什么二十年來,沒人報警,也能解釋得通了。"
沈庭沉吟:
"那這案子,剩下的疑問,就只剩那三分之一尸體的去向,以及案發過程等小細節了。"
這時,卓巖找到沈庭,笑道:
"沈組長,我看這案子,也差不多了。
這里就交給其他人,您回警局休息吧!"
沈庭思索著尚未解決的那些小疑點,搖搖頭:
"先不急。
這案子,兇手動機、作案過程等等,都還比較模糊。
我在這邊,再研究研究。"
卓巖很意外:
"沈組長,你是說,這案子還可能節外生枝?"
"卓局,別擔心。
這案子,總體上應該不會再有變化。
我就是閑著沒事,再研究一下細節。"
沈庭沒理依舊驚疑的卓巖,在房屋內踱步,重點觀察了房屋內的血跡。
只不過,他不是血跡鑒定方面的專家,實在看不出疑點。
連漢尼拔所說的,血跡分布不順眼,都感覺不到。
他有些遲疑,要不要兌換血跡形態分析。
"這么多涉案疑點,都處于模糊狀態,這種情況下結束案子,太危險了,可能會損害咱的一世威名啊!
而且也不是我的查案風格。"
之前刑罰者案,最終也遺留了兩個疑點。
而且,其中之一,也是尸體去向不明。
再一個是,刑罰者為什么殺飯館老板。
前者是案件之外的因素導致。
后者刑罰者也給出了解釋。
這兩個疑點,在刑罰者案里,對兇手作案過程,兇手的確定等等,影響其實并不大。
所以并不影響案件的偵結。
但這次的萬佛山藏尸案不一樣。
案件太過久遠,導致很多關鍵案情,靠常規偵查,得不到答案。
根據兇器以及犯罪現場,兇手的確指向張黎。
而余慶偉有沒有參與,不能確定。
如果參與了,他和張黎,誰主導了兇殺過程,也不能確定。
還有,假設兇手是張黎和余慶偉,他們為什么殺松本子青?
是單純感情糾紛,還是有經濟因素在,或者二者兼有,現在也沒有答案。
這案子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
就這么結案,沈庭實在有點不放心。
現場的其他警員,仔細想了想,差不多也明白了沈庭的顧慮。
熊貝貝撓撓頭:
"可當年的涉案人都死了,這些疑點,也沒辦法尋找答案了吧?"
許心一也疑惑道:
"這些疑點,如果能找到解釋,自然更好。
但現在要結案,也是無奈之舉吧!
目前也找不到別的調查依據了,也只能這樣了吧!"
旁邊的卓巖,也陷入沉思:
"我們大致調查了松本子青,在衡市這邊的交際圈。
但時間太長了,并沒有找到太多信息。
他02年回國后,沒再返回島國,公司也被收購了。
用著弟弟宋子朋的身份,基本處于躺平狀態。
沒有注冊新企業,企圖東山再起。
騙保得到的那些錢,也沒有用于投資。
基本都成了賭資,在網絡上散完了。
據張黎父母說,松本子青來衡市后,和張黎的接觸,其實都非常少。
一年可能都見不了一面。
應該只有缺錢的時候,會找張黎。
就算他和其他人有仇怨,一般也會趁著他一個人的時候,殺死他。
不可能跑到張黎的家里來,明目張膽的殺他,事后張黎還不報警,反而要搬離這里。
綜合這些信息的話,張黎估計就是兇手,這一點問題應該不大。
不過......"
卓巖眉頭越皺越緊:
"沈組長所說的那些疑點,也的確是問題。
案卷如果這么上交檢察院,那邊估計也會因為案情不清晰,有可能打回來讓我們補充偵查。
如果能將所有疑點解釋清楚,自然更好。
沈組長,你有辦法嗎?"
辦法嗎?
沈庭現在能想到的,也就只有之前漢尼拔提出的血跡疑點。
他再看向那些發現血跡的地方,藍色熒光早已經消失。
魯米諾試劑接觸血跡后,發出藍色熒光的時間,其實很短。
通常發現熒光后,會有警員立刻用相機,拍下高清照片,以供后續調查。
實在不行,還可以二次噴灑魯米諾試劑。
因為血跡中的鐵離子,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并不會被反應掉,所以不影響二次鑒定。
沈庭找出警員拍攝的熒光照片,再次查看。
"墻上和地面的血跡,明顯被擦拭清理過。
不過,在地板縫隙、墻角等位置,還是有血跡殘留。
或許,真的可以用血跡形態分析試試?”
血跡形態分析,融合了生物學、物理學等眾多學科,是刑偵調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術。
它的研究對象,自然是犯罪現場的血跡。
通過對血跡的形態、大小、分布等進行測驗,分析出血跡形成的具體機制。
比較厲害的血跡形態專家,不但能通過現場血跡,確定血跡對應的出血部位、出血量、行兇工具等等。
甚至能確認行兇者的數量、體貌特征,兇手具體的行兇過程,以及受害者的運動軌跡等等。
“血濺形態分析,倒是專業對口。
對這次埋尸案的諸多疑點,都能給出答案。”
沈庭沉吟片刻,沒有多猶豫,直接兌換了血跡形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