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仁幾步就跟了上來,高大的身影護在她身側,“夜里風大雨急,小姐一個人不妥,我陪著您。”
陳瑤知道他的擔憂,也不堅持,點了點頭。
廟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一股裹挾著冰冷雨絲的強風猛地灌了進來,吹得人一個激靈。
破廟左手邊,緊靠著殘墻,用幾塊大油布臨時搭起了一個簡陋的雨棚。
陳家的三輛馬車和鏢局的幾輛鏢車都擠在里面,車輪和車轅上還滴著水。其他沒有推進棚子的馬車,也被油布遮蓋的嚴實。
看到他們出來,守在火堆邊的胡老大立刻警覺地站起身,“陳小姐,吳兄?你們怎么出來了?放心,有兄弟們在,這廟里廟外都安穩!”
吳東仁擺手,“有你們在,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家小姐要去車上取些物件。”
“哦哦,好,好!”胡老大松了口氣,重新坐下。
借著雨棚角落里掛著一盞氣死風燈的光線,陳瑤踩著泥濘,走到自家那輛青帷馬車旁。
打開車門,探身進去摸索了一陣,很快拿出一個用油紙包得嚴嚴實實的小包裹。
想了想,她又從車廂深處拖出一個布袋,從里面舀出幾斤白花花的大米,同樣用一塊干凈的布裹好。
把小布包塞進大布包里。
兩人又回到破廟里,濕冷的空氣被隔絕在外,廟內的暖意重新包裹上來。
陳瑤沒有立刻去角落,她先回到自家的火堆邊坐下,接過胡禾遞來的熱水喝了兩口,暖了暖被風吹得冰涼的手。
等感覺到左邊那幾個漢子的目光收回去了,她才拿起那個油紙小包裹,挪到角落。
那個丫鬟正拿著一塊濕布附在那女子的額頭上,兩名男子低頭商量著,似乎準備派一個人去鎮上找郎中。
陳瑤剛靠近那簇火堆,那兩人立刻彈了起來,高大的身軀帶著警惕擋在了她面前,眼神銳利地審視著她。
陳瑤心頭一跳,面上卻盡量維持平靜,她舉起手中的油紙包,壓低聲音說道:“兩位大哥莫急。
我見那位夫人似乎病得厲害,這里有些尋常的退熱散和治風寒的丸藥,都是家中常備的,不知……能否用得上?”
她將包裹朝其中一位看起來年長些的侍衛面前遞了遞。
那侍衛的目光落在油紙包上,又飛快地掃了一眼陳瑤平靜的臉,最后看向雪蓮。
雪蓮見狀連忙點頭。
侍衛緊繃的神色稍緩,伸手接過包裹,入手微沉,他對著陳瑤微微頷首,“多謝!”
陳瑤也不多言,只輕輕點了點頭,轉身回到了自家火堆旁。
一坐下,就對上了幾雙寫滿好奇和詢問的眼睛。
只有吳東仁,依舊沉默地撥弄著火堆,仿佛并不在意,但陳瑤知道,他耳朵一定豎著呢。
陳瑤往火堆里添了兩根干柴,看著跳躍的火苗,只淡淡說了兩個字:“口音。”
眾人先是一愣,隨即恍然。
是的,口音。
從雪蓮第一次開口,陳瑤就聽出來了。
雖然她的口音帶著一絲沙啞,但那語調的尾音,某些字詞的咬字方式,都透著一種奇異的熟悉感,與她自幼聽慣的鄉音,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想雪蓮在廟里幾撥人中,會找上她求助,應該也是因為這點。
相逢即是有緣。
力所能及之處,搭把手,結個善緣,總不是壞事。
至于那些藥對方會不會用,敢不敢用,那就不在她的考慮范圍了。
不過很快她就知道了,深夜的米粥格外的誘人,硬生生將她從淺眠中勾醒了。
“唔……阿姐……餓……”
懷里的小家伙動了動,小鼻子翕動著,閉著眼睛就開始哼哼唧唧,小嘴還吧嗒了幾下。
餓?晚飯吃了肉夾饃喝了粥,這才多久?陳瑤無奈地揉了揉額角。
這小祖宗,分明是被那米粥的香氣給“饞哭”的。
雪蓮正小心翼翼地用樹枝撥弄著火,火上架著一個竹筒,濃郁的米香正是從那里散發出來的。
她顯然也聽到了陳峰哼哼唧唧的聲音,猶豫了片刻,她側身與那位裹著披風、似乎因為吃了藥而安靜許多的夫人低語了幾句。
得到夫人同意,雪蓮站起身走過來。
“小姐,”
她的聲音比之前放松了些,帶著真誠的感激,“小兄弟是餓了吧?這粥剛熬好,若……若不嫌棄,給小兄弟盛一些墊墊?”
陳瑤沒有推辭,坦然地笑了笑:“那就多謝你了。”
她示意胡禾,“胡禾,把阿峰的小碗拿來。”
胡禾立刻找出陳峰專用的小木碗跟過去盛了一小碗米粥。
陳瑤接過米粥,用勺子攪了攪散熱氣,正要喂給眼巴巴的陳峰,目光卻瞥見火堆上那個被火烤得有些發黑的竹筒,以及旁邊地上另外幾個同樣用作碗具的竹節。
她心頭一動,對胡禾道:“胡禾,我記得咱們還帶好些個小碗?找幾個干凈送過去。”
胡禾應聲,很快從外面馬車上拿過來幾個小碗,還有一口砂鍋。
徑直送到那個火堆旁,“我們多帶了一些碗和砂鍋,你們要是不嫌棄,先拿去用。”
雪蓮忙不迭地接過來,“不嫌棄!不嫌棄!幫我謝謝你家小姐!”
自家車隊遭遇劫匪,他們幾個護住夫人殺出重圍,哪里還顧得上帶其他東西?
原本想著盡快找個客棧安頓下來,再設法聯系府里,誰承想又倒霉催地遇上了這場大暴雨。
沒有吃的,自家主子又淋雨生病了,雪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直到看到了陳瑤一行人。
相似口音,聽著親切,可轉念一想,此地距樂天府千里之遙,又未免太過蹊蹺。
她攥緊了袖口,一時不敢貿然上前。
直到主子咳的越來越厲害。雪蓮心一橫,再顧不得許多。
先換一塊生姜,她想著一塊生姜總不會被人做手腳,大不了她先喝,沒問題了再喂給主子。
見對方這么爽快,她心頭一熱,就又開口要了幾個饅頭。
奈何主子燒得昏沉,只勉強啜了幾口生姜水。
他們幾人正商量著要不要冒雨去鎮上,沒想到這小老鄉好心,不但給他們拿了退熱藥,還給他們送了一些精米。
藥,還是自己先吃了一顆,確定沒問題,才喂給主子。
藥效似乎起了作用,主子緊蹙的眉頭微微舒展。
陳峰喝了幾口粥解了饞就搖頭不要了,剩下的粥被陳偉端走喝了,又就這粥碗喝了一碗開水,碗都不用洗了。
翌日,肆虐一夜的大雨終于停歇,天色卻依舊陰沉如鉛。吳東仁與胡老大商議片刻,決定再停留一日。
陳偉,“吳叔說,這天色,走不到下個落腳地雨就會落下來。咱們隊伍里有老人孩子,若淋雨病倒,更是麻煩。”
“吳叔說得在理。”陳瑤點頭應和:“安全為上,左右咱們也不急這一兩日。”
反正其他人都離開了,如今破廟只有他們一隊人馬,住的也更加自在,難得不趕路,陳峰高興地跑來跑去。
精神也比昨日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