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揉了下臉,總算清醒了些。
“讓倭國使臣安倍也一起過來,將割讓島根縣的國書一并蓋上金印。”
“這些事你們處理就行,我進去睡一會兒,誰都別來打擾我,老朱也不行。”
說完他就打著哈欠走向里邊的休息室,看都不看朱元璋這個皇帝一眼。
李順眼睛都直了,這位外交部長大人這么豪橫的嗎,連皇帝陛下都不放在眼里!
朱元璋有點尷尬,好在這時候屁股開花的安倍被抬了進來。
朱元璋就坡下驢,大手一揮,跟著離開了。
至于國書的簽訂,沒必要他這個皇帝親自執行,皇帝該有的矜持還是得有的。
可他現在能去哪,閑著沒事,那就去看親愛的陳林睡覺,給他唱搖籃曲。
可當他來到休息室外,卻被門外看守的錦衣衛給攔下了。
“陛下,大人交代過,任何人不得打擾。”
朱元璋也不生氣,只是有些尷尬:“這樣啊,那咱在外邊等他.....”
這一等,就是一個下午,直到陳林肚子被餓醒,這才慢悠悠走出休息室。
看了下天色,已然夕陽西下。
“該下衙了,走,回家!”
“喲,老朱怎么還在這?!”
朱元璋沒好氣道:“還能為什么,等你啊!”
“等我干嘛,你一個皇帝這么閑嗎?”
朱元璋丟掉手里的煙頭:“走,路上再說。”
“你不會又想去我家蹭飯吧!”
朱元璋拉著他邊走邊說:“吃你一頓飯是給你面子......”
回去的路上,陳林不想開車,朱元璋也不想再給人當司機,最后只能便宜朱棣。
兩人坐在后座,副駕駛是楊士奇.....
“新鈔發行,具體怎么實施?”朱元璋突然問道。
“咱的意思是趁著藩國使臣陸續到來,能不能先發行一批推廣到海外,搜刮一批財富?”
陳林雙手枕著腦后:“你要是實在著急的話,可以下旨正式發行新鈔,開始取代市面上的舊鈔,但現在還不能公布新鈔可以自由兌換金銀的政策。”
朱元璋點點頭:“咱也是這么想的,等倭國運回來的白銀,有足夠的儲備后再公布自由兌換政策,到時候新鈔或許還能升值。”
陳林看向朱元璋:“看來最近你沒少學習新知識啊!”
“那是當然,你給了那么多資料,咱總不能不看吧!”
陳林琢磨了一下:“那就這樣推行,你下道旨意,凡是藩國使臣,想要在大明采購商品的,都必須使用新鈔,賣貨也只能給他們新鈔。”
“這樣,他們所攜帶貨物和商品,咱們就可以用幾張紙片全部換到手,他們帶回去的只能是大明商品,和沒花完的大明新鈔,銀子什么的,一分都別想帶回去。”
“再配合你發行新鈔的圣旨,加上這批藩國朝貢團的購買力,市面上的商家見到圖案精美,且難以仿造的新鈔,接受度肯定比舊鈔好許多。
這一來二去,第一波新鈔的推廣,基本就穩了。”
“但是,第一批新鈔發行不能太多,大概估算下各藩國朝貢團的交易量,以此為基準,該發行多少就是多少,絕不能多發。”
“這樣就能造成物以稀為貴的現象,甚至一些人還會選擇收藏造型精美的新鈔也說不定。”
朱元璋不住的點頭,隨即又問道:“那后續發行推廣呢?”
陳林換了個姿勢繼續說道:“你不是要開海嗎?”
“只要海禁一開,你再下道圣旨規定,不管是大明商人還是境外商人,都必須使用新鈔交易。”
“還有一點很重要,海關收稅時,咱們也只收新鈔,以朝廷信用為新鈔強行背書,促進新鈔流通性。”
“這樣,境內外商人想要做外貿生意,就必須將自己的錢財換成新鈔。”
“隨著這些商人的交易擴散,新鈔就能迅速占領市場,快速被市面所接受。”
“大明中央銀行這時候也要開通舊鈔兌換新鈔的業務,1:1兌換,不論舊鈔購買力還剩多少,新鈔購買力升值多少,都必須堅持1:1兌換。”
朱元璋皺眉道:“那朝廷豈不是虧了!?”
陳林呵呵一笑:“紙片換紙片,虧哪了?”
朱元璋又說道:“可舊鈔現在只剩七成多購買力,這一進一出,朝廷不就損失了兩成多。”
陳林搖搖手指:“你可是皇帝,麻煩你能不能把目光放的長遠點。”
“只要新鈔能順利通行全國,并穩定幣值購買力,獲得百姓認可,到時候什么損失收不回來?”
“你啊,還得多學習......”
朱元璋沉默了,這時候開車的朱棣卻突然問道:“剛剛你說的那個海關是什么新衙門嗎?”
陳林卻是說道:“你比你爹還不愛學習,你爹都沒問海關,很明顯你是沒看我給的那些資料。”
朱元璋主動解釋道:“海關就是收取外貿商稅的機構。”
說到這,朱元璋再次看向陳林:“這個海關該設置在哪里,或者說該設置幾個?”
陳林點點頭:“總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首先,龍江驛必須設置一個,大多數海外商人都是沖著京城來的。”
“但像登州府、松江府、泉州府、廣州府這些沿海州府,也要設置海關分支機構。”
“比如高麗商人,他們大概率會在登州府登陸,琉球商人會選擇寧波府或泉州府,南洋那些土邦則會選擇廣州府。”
“除此之外,陸地邊境也要設置海關機構,比如嘉峪關、寧夏、大同、宣府,北平等,這些與蒙元接壤的陸地邊境,負責收取與蒙元交易的商稅。”
“遼東收回后,那邊也要擇地設置海關機構,反正就是有可能出現外國商人,或者大明商人可能出境的地方,都要設置海關分支機構。”
“配套的還要加強邊境巡邏,打擊走私貿易,一經發現抓捕,并順藤摸瓜,沒收家產。”
朱元璋捋著胡須:“那這個海關可就是個龐大的系統機構了,是要從屬于六部中哪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