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裝配細節
周振華的辦公室,不是杜宇澤想象中的任何一個地方。
他沒有把他們帶去行政樓,更沒有去會議室。他領著三人,穿過主干道,拐進了一條雜草叢生的岔路。路越走越偏,空氣里彌漫著一股鐵銹和塵土混合的味道。
最終,他們停在了一扇緊鎖的鐵門前。門上掛著一塊褪色的牌子:207車間。
李國棟和龐清泉的臉色都變了。
這里是303廠的禁地,一個被遺忘的角落。曾經是負責殲5戰機維修和改裝的地方,但隨著機型老舊,任務減少,這里早就被封存,所有人都默認它將在下一次精簡中被徹底裁撤。
周振華拿出鑰匙,打開了那把銹跡斑斑的大鎖。
“吱呀——”
鐵門發出刺耳的抗議聲,一股陳腐的空氣撲面而來。
車間內部,巨大而空曠,只有幾縷陽光從高窗的縫隙里擠進來,照亮了空氣中飛舞的塵埃。正中央,一個龐大的輪廓被一塊巨大的帆布覆蓋著,隱約能看出是一架飛機的形狀。
周振華沒有理會那架飛機,他轉過身,指著杜宇澤他們費盡心力推過來的那臺渦噴5改發動機。
“把它推到中間去。”
他的命令不帶任何情緒。
李國棟和龐清泉不敢怠慢,立刻和杜宇澤一起,將沉重的發動機推到了車間中央的空地上。
周振華走了過去,他沒有再問那些宏觀的設計理念,而是蹲了下來,像個最挑剔的質檢員,開始檢查每一個細節。
“葉片是誰加工的?”
“我。”李國棟站了出來,他的聲音不大,但很穩。
“鉆孔精度?”
“孔徑0.5毫米,位置公差正負0.01毫米。我用的是廠里那臺瑞士坐標鏜床,手動找的正。”李國棟回答得很快,這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數據。
周振華伸出手指,他的指甲修剪得非常干凈,卻毫不猶豫地探入了渦輪盤和葉片根部的縫隙。他摸索著,感受著那里的裝配細節。
“很好。”他吐出兩個字,站起身,又走向燃燒室。
“燃燒室的焊接,誰做的?”
“也是我。”李國棟再次回答。
“用的什么焊法?”
“脈沖氬弧焊,局部用了真空電子束焊。”
周振華的動作停頓了一下。電子束焊是廠里的寶貝疙瘩,專門用來處理最精密的部件,申請使用一次的手續繁瑣得能讓人脫層皮。
他沒有追問李國棟是怎么用上這臺設備的,只是繼續問:“焊縫的探傷報告呢?”
“沒有報告。”李國棟的回答讓龐清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我可以用我的手藝保證,每一條焊縫都滲透均勻,絕無夾渣和氣孔。”
他拍了拍胸脯,這不是吹牛,這是一個頂級技工的自信。整個303廠,他說自己的手藝第二,沒人敢認第一。人稱“李鬼手”,說的就是他的活兒,精細得不像是人能干出來的。
周振華沉默地檢查著,每一個螺絲的扭矩,每一根管線的走向,他都看得極細。
車間里死一般的寂靜,只有他偶爾移動時,鞋底和地面摩擦發出的沙沙聲。
李國棟和龐清泉緊張得手心冒汗。他們感覺自己不像是在接受審查,更像是在被解剖。廠長的每一個問題,都精準地打在最關鍵的工藝節點上。
杜宇澤反而最平靜。他知道,這些對于周振華這種級別的人物來說,只是開胃菜。真正的考驗,還沒來。
果然,周振華檢查完發動機,直起了身子。他沒有做出任何評價,而是緩緩走向那個被帆布覆蓋的龐然大物。
他抓住帆布的一角,猛地一扯。
“嘩啦——”
帆布滑落,露出了下面一架銀灰色的殲5戰斗機。機身上的八一軍徽在昏暗的光線里,依然鮮艷。
這架飛機,是207車間留下的最后遺產。一架因為故障而停飛,等待維修判定的飛機。
周振華的手掌,輕輕撫摸著冰冷的機身。他繞著飛機走了一圈,最后停在了左側機翼下方。
他突然回頭,看向杜宇澤。
“我聽說,你說它左翼大梁有內部裂紋?”
龐清泉的大腦“嗡”的一聲。他想起來了,杜宇澤之前確實提過一嘴,但他當時只當是年輕人的胡言亂語。這種內部結構損傷,不用大型探傷設備,誰能看得出來?
李國棟也皺起了眉。他也不信。
周振華的語氣很平淡,但杜宇澤能聽出里面的陷阱。這不是疑問,是質問。
“證據呢?”周振華繼續說,“空口無憑。在工程領域,沒有證據的斷言,就是臆測,是最大的不負責任。”
“有證據。”
杜宇澤的回答,讓李國棟和龐清泉都愣住了。
他走向車間的角落,那里堆放著一堆廢棄的零件和工具。他彎下腰,從一堆油布下,拖出來一個看起來笨重無比的金屬箱子,還有一個配套的支架。
“這是……”龐清泉認出來了,“五十年代的便攜式X光機?這東西還能用?”
這玩意兒就是個老古董,輻射劑量大,成像模糊,早就被淘汰了。
杜宇澤沒有回答,他熟練地接上電源,將機器推到殲5的機翼下方。
【系統輔助:裂紋坐標(11.3, 45.7, 8.9),建議曝光參數:75kV, 5mA, 120s】
杜宇澤的腦中閃過一行數據。他調整著機器上的旋鈕,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得像是重復了千百遍。
“龐哥,幫我把暗盒放到機翼上面,對準這個位置。”杜宇澤指著機翼上方的一個點。
龐清泉雖然滿心疑慮,但還是爬上梯子,按照杜宇澤的指示放好了X光底片暗盒。
“廠長,李哥,退后一點。”杜宇澤提醒道。
他按下了啟動按鈕。
老舊的機器發出了“嗡嗡”的電流聲,在空曠的車間里回蕩。
兩分鐘后,曝光結束。
杜宇澤取下暗盒,走進了旁邊一間掛著黑布簾的小隔間。那是過去臨時沖洗照片用的簡易暗室。
等待的時間,每一秒都無比漫長。
李國棟和龐清泉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周振華則背著手,看著那架殲5,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幾分鐘后,杜宇澤從暗室里走了出來。他的手上,拿著一張還在滴水的X光底片。
他沒有說話,徑直走到車間墻邊,打開了一個積滿灰塵的觀片燈箱。
他將濕潤的底片掛了上去。
啪嗒。
燈光亮起。
李國棟和龐清泉立刻湊了過去。
底片上,金屬的晶格結構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灰色。而在底片中央,就在主梁承力最大的那個位置,一道極細,卻無比清晰的黑色發絲狀線條,像一道猙獰的傷疤,刺入了所有人的視網膜。
是裂紋!
龐清泉倒抽一口涼氣,他感覺自己的后背都濕透了。這種隱藏在結構內部的疲勞裂紋,是飛行中最致命的殺手。如果不是今天被照出來,這架飛機遲早會在某個高過載機動中,空中解體!
周振華緩緩走了過來。
他站在觀片燈箱前,一言不發。
車間里,落針可聞。
時間仿佛凝固了。
他沒有去看杜宇澤,也沒有去看那張底片。他只是看著那道裂紋,那道本不該被任何人發現的裂紋。
許久,他才終于開口。
“發動機,不錯。”
他的評價,輕飄飄的,仿佛只是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李國棟和龐清泉的心,卻猛地沉了下去。這種語氣,不是認可。
周振華轉過身,重新面對他們三人。
“但是,關于裁撤207車間和封存殲5生產線的決定,是廠黨委會上通過的。文件已經下發了。”
他說的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重錘,砸碎了李國棟和龐清泉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廠黨委的決定,那就是板上釘釘,誰也無法更改。
完了。
一切都完了。
龐清泉的臉上一片死灰。
然而,周振華的話并沒有說完。
他看著杜宇澤,一字一句地說道:
“除非,你能讓它飛起來。”
他伸出手指,指向了那架有著致命裂紋的殲5。